同是技术会议,Google 如何办得让人过瘾

不解风情的 Google,“双11”期间把11家中国媒体带到东京,与其他10个亚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位科技记者一起,听工程师们讲解 Google 产品背后的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

讲者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听者津津有味、意犹未尽。一场本该枯燥的技术会议,竟然热闹得很。正所谓功夫在诗外,想知道顶级公司是怎么办会的?跟随雷锋网记者去趟东京吧。

会前吃大餐

会议前一晚,Google 包下一家日本餐厅,宴请来自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国大陆、香港、台湾、韩国的媒体。鉴于 Google 在中国大陆的“小尴尬”境地,拥有 11 家媒体的中国代表团规模能排进前三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成绩了。

作为世界级的土豪公司,Google 请记者们吃的大餐也必须对得起它的身份。毛豆加蔬菜沙拉的搭配,充分体现出 Google 不作恶的价值观——大晚上的,少吃点儿,吃得健康点。

吃过饭,大巴集体送回酒店。房间非常紧凑、紧凑、紧凑,特别适合小户型的朋友学习如何利用空间。已经风靡中国的马桶垫,确实“用过都说好”。

会中不瞌睡

如果一个会议提供了桌子,但几个小时下来没有人趴过,那这个会一定是成功的。可能是由于这么多国家和地区的媒体一起开会的缘故,Google 的APAC(亚太区年度媒体会议)会场每个人都很精神。

今年是第三届 Google APAC,会议主题是 The Magic In The Machine。会场不大,总共可以容纳不到200人的样子。现场提供 4 种语言的同声传译:中英日韩。

首先出场的是 Google 亚太区负责PR的副总裁 Mike Nelson,他致欢迎词,并且播放了一段视频,引出活动主题“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雷锋网将这段油管上的视频转移到了马云家的视频网站上,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听听。

然后,第一个主题演讲者 Greg Corrado 登场,他是 Google Brain 项目联合创始人。简单科普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概念后,他通过实例介绍 Google 如何通过机器学习技术改进现有产品(例如:搜索)以及驱动未来的产品(例如:Gmail自动回复)。据 Greg Corrado 介绍,Google 把机器学习编程工具 TensorFlow 开源,是为了收到更多研究者的反馈,从而改进这个工具。

第二个主题演讲者,是 Google Photos 负责人 Chris Perry。他全程用自己的 iPhone 和照片做演示,老婆、儿子、老丈人、丈母娘纷纷亮相。作为一个帮助人们整理照片的产品,Google Photos 大量运用了最先进的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自动识别出照片的拍摄地和内容,并且加以分类。用过的人都感慨,虽然也会犯错,但基本上牛X得一塌糊涂,有如神助。

下一位以特殊形式出场的,是位大咖——Alphabet 董事长 Eric Schmidt,他人在华盛顿特区出席一场政治活动(所以盛装并非为此活动准备),抽出时间回答记者们提出的问题。

Eric Schmidt 说他前段时间在中国的主要工作是拜会了很多政府部门,但没有更多关于 Google 在中国动态的暗示。Eric Schmidt 对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理解,远远超出雷锋网记者的预期。针对很多记者提出的机器智能超过人类之后的道德问题,Eric Schmidt 解释到让机器模仿人脑是理解人工智能的最大误区,而人们对道德问题的担忧大部分是因为科幻电影总是把机器拍成坏人,有些事情机器来做比人类更有优势,研究者的精力在于找到这些事情。

第三个主题演讲者,是 Google 虚拟现实项目 Jump 负责人 Steven Seitz。他说,Jump 的意思就是“跳到另一个真实空间”,而 Google 要做的就是让人们更便捷地,在另一个真实空间“身临其境”。Steven Seitz 介绍了 Jump 项目的发展历程,通过实例告诉我们虚拟现实技术的核心是3D计算机视觉,是重建视觉空间的机器学习算法。当我们探索这样一个新世界时,最简单的工具加上大规模的图像数据“训练”才是 Google 眼中真正的通向未来之路。

演讲就此结束了,接下来是QA时间。三位主题演讲者接受亚洲媒体提问,中国同行向 Google Photos 负责人提出的双胞胎识别问题赢得一片掌声,答案也在预料之中:现在确实很难,但我们已经有一些想法,期待吧。

时间接近中午,到了午餐和写稿时间。现场 Wi-Fi 不太好,急坏了不少同行。

会后参观体验

Google 提供了30分钟的产品体验时间。由于媒体众多,所以被分成了4个组。中国大陆记者在C组,先去另一栋楼的 YouTube Space 参观,然后再回到会场体验产品。

YouTube Space的主要任务是为网剧创作者提供帮助。Google 请来日本的“万万没想到”团队,介绍他们在 YouTube 上大热的网剧是如何炼成的,一个典型的屌丝团队逆袭成大咖的故事。但看起来,不如搜狐视频的大鹏和优酷的叫兽易小星团队商业化。

还有一个拍网络视频出名的日本姑娘,正在 YouTube Space 提供的场地拍摄,内容没看出来主题是什么。

回到刚才会场的产品体验间。这里有Nexus 5X和6P手机、Android Wear 手表、Cardboard盒子、Google Photos、Google 翻译以及 Cardboard 教育项目的体验。

刚才忘了说,这里是 Roppongi Hills 大厦的 51 层,从窗户望出去,东京的建筑和街道密密麻麻,犹如一块复杂的电路板。

产品体验结束后,我们又去参观了位于43层的 Google 日本办公室,前台是3位妹子。

在公司内部的餐厅,还见到一位在此实习的中国姑娘。我们自觉地拿了两瓶免费饮料后,打开电脑,接上速度不错又没密码的的 Google Guest 网络,开始码字。

从东京到北京

作为一个没什么追求的人,别人逛街扫货的时候,雷锋网记者在酒店里把自己电脑和手机上所有的照片都上传到了 Google Photos。睡觉的时候,好像都能听到上万张照片在 Google 服务器车间里被运上流水线的声音。经过智能机器的深度学习,Google 已经全自动地为我创立了 4 个照片集,那个瞬间差点儿老泪纵横。

但愿回到北京后,这样的好日子可以继续——期待东京之行的照片集早日出现。

照例,最后一句话呼应一下文章标题《同是技术会议,如何办得让人过瘾》,不正经的答案:首先你得是 Google 啊;正经的答案:把深不可测的技术和真实的产品结合起来讲,而不是把记者们绕到云里雾里去。

本文文字及图片出自 雷锋网

余下全文(1/3)
分享这篇文章:

请关注我们: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