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了一百万行代码是什么体验?
刚学C语言的时候有种上下求索,欲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结果老师的冷水当头泼下:刚开始写代码会觉得很有意思,等写了一百万行后,个中滋味自己体会吧!
当时在想,搞程序的累计写到一百万行代码到底是什么体验呢?

如 果一百万是标量的话,来和大家研究一下这个数据,假设最好的情况,一天100行高质量代码,一年36500,100/3.65=27年多。即便从20岁开 始编码,要到50岁左右方可完成。但实际上关于平均代码量的问题,即便把所有工作日都算上,大概也就是20-30行的样子;如果仅讨论集中的开发期,高峰 也不会超过200行。
一百万代码就像找女朋友一样不靠谱。。。。

当然,老师口中的100万行老师并不是技术指标,只是说明了自己的经历而已,告诉我们多练,练多了总有收获。
关于代码的量,有一种说法是要从初学者成长为程序员,需要10万行代码的积累。入门阶段确实需要多敲代码,才能积累经验。不过到一定程度后,就不是代码量的问题了,数学功底和编程思维的深化更加重要。
曾经的一位老师这么对我说:“写十万行代码没什么,我手头这个东西(一个开源的可信计算平台,我不是信安方向的,搞不太懂),第一遍写的时候也差不多十万行代码,后来每一次优化,总代码量都会减小,现在也就三四万行代码了。”
至于一百万行代码,也许需要十年从业经验才能达到,如果都是高质量的代码,那你肯定已经成为小有名气的专家了。
当然了,码代码的过程中,追求量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通常,越核心的部分代码量越小,越容易写大量代码的,大概是没什么技术含量的 UI、业务逻辑。而一些部分,用脚本或DSL实现可以更精简。
追求代码量就好像写小说凑字数。我们要做的是追求代码品质,追求技术,写有价值的代码。
毕竟,写代码和高考一样,做题最多的不一定是成绩最好的。
你也许感兴趣的:
- Win1到Win11历届Windows图形界面:优劣与丑陋(排名)
- 你抽屉里断电的固态硬盘里的数据正在悄然丢失
- 台积电亚利桑那工厂停电 苹果芯片晶圆报废
- 编程语言 Rust 的几个核心问题
- 充气式空间站
- 由于视频编码算法H.265专利费上涨,戴尔和惠普部分机型暂停对其支持
- JavaScript中的错误链:借助Error.cause实现更清晰的调试
- PHP 8.5 新特性
- 说真的,我这次要装Linux了
- 对比安卓替代系统:Lineage OS、∕e∕OS 与 Graphene OS
你对本文的反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