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CEO 辞职后,GitHub在微软的独立性进一步削弱
GitHub首席执行官托马斯·多姆克(Thomas Dohmke)已辞职,GitHub将进一步融入微软的CoreAI团队。
在GitHub首席执行官托马斯·多姆克今日辞职后,微软正将GitHub进一步融入其CoreAI团队。在担任首席执行官近四年后,多姆克将离开 GitHub,重新成为初创公司创始人,并追求微软和 GitHub 之外的机遇。
自 2018 年微软以 75 亿美元收购 GitHub 以来,GitHub 一直作为独立公司运营,但多姆克的离职是 GitHub 运营方式重大调整的一部分。微软不会替换多姆克的首席执行官职位,GitHub的其他领导团队将直接向微软的CoreAI团队汇报。
“GitHub及其领导团队将继续作为微软CoreAI组织的一部分履行其使命,更多细节将很快公布,”多姆克今日在致GitHub员工的备忘录中表示。“ 我将留任至2025年底以协助完成过渡,并以作为一家全球远程优先组织所取得的成就为荣。”

微软的CoreAI团队是由前Meta高管Jay Parikh领导的新工程团队。该团队涵盖微软的平台与工具部门及开发者部门,专注于为微软及其客户构建人工智能平台与工具。
此次变动意味着GitHub不再设单一领导者或CEO,其管理职责将与CoreAI领导团队更加紧密地对齐。GitHub的汇报结构于2021年随前CEO纳特·弗里德曼(Nat Friedman)离职而首次调整,当时多姆克向微软开发者部门负责人朱莉娅·刘森(Julia Liu)汇报。今年早些时候CoreAI团队成立后,刘森开始向帕里克汇报。
CoreAI负责人Jay Parikh在今年早些时候接受《Notepad》采访时,描述了他对人工智能代理工厂的愿景,以及如何说服微软开发者部门采用人工智能。“就像比尔·盖茨(Bill Gates)曾设想微软由一群软件开发者构建大量软件一样,我希望我们的平台能成为任何企业或组织打造自有智能代理工厂的工具,”帕里克说道。
多姆克上周刚在《解码器》(Decoder)节目中亮相,讨论了Copilot、氛围编程以及人工智能的未来方向。多姆克一直在思考竞争格局以及GitHub在未来软件开发中的角色,而如今他即将离职,可能为微软的人工智能努力带来更多竞争。
更正,8月11日:GitHub早已是CoreAI的一部分,但其领导层将不再由单一CEO领导。
我认为,就像苹果在摆脱破产后所经历的那样,微软作为“酷公司”的时代正在逐渐结束。
Xamarin已不复存在,在完成对MAUI的重写且不兼容Xamarin.Forms后,微软关闭了VS4Mac,而此前他们刚将基于Xamarin的IDE重写为Mac版本。如今仅剩下Xamarin技术在移动和WebAssembly工作负载中的子集。
.NET 现已实现跨平台,但前提是不会影响 VS 的销售。图形界面工作负载、性能分析器等仍主要限于 Windows 平台,部分支持 VSCode,后者也采用相同的 VS 许可证。
要获得真正的跨平台 IDE 体验,必须使用 Rider。
此外,他们似乎在多个方向上同时尝试,包括图形界面框架、Web、Blazor、Aspire 等,以观察哪些能取得成效。
GitHub 即使在前任 CEO 时期,就已经成为 Azure 和 AI 努力的交付机制,现在将全力推进,正如新的组织结构图所示。
VC++ 在 C++20 支持方面押注其他编译器后,似乎在交付 C++23 时失去了资源,也可能受到“安全未来计划”和对更安全语言的决策影响。
但嘿,4 万亿美元的估值,所以从股东的角度来看,一切都很好。
微软是“酷炫”的公司?“酷炫”的公司?哈哈哈。
这让我笑得前仰后合。
过去25年,微软以以下形象闻名:
– 自由软件的头号敌人
– 尽管拥有80%以上的市场份额,仍推出史上最差的网页浏览器
– 与全球政府达成腐败交易,迫使他们使用其办公软件套件
– 创建供应商锁定的专有扩展以扼杀开放技术(ActiveX插件、Silverlight、C++/CLI、MSJVM等)
– 推出令人尴尬的硬件产品,几乎无人问津(Zune、Windows Phone)
他们上一次被视为“酷公司”可能是在90年代。
这条评论来得有点晚。微软是GitHub上最大的组织,并且已将大量自有代码以宽松许可证开源。
IE早已被淘汰。Edge的市场份额远不及IE,且基于Chromium。
他们越来越多地使用Electron构建自己的用户界面。
我实在想不起来他们何时试图诱使他人使用专有扩展来支持开源项目。可能我错过了几个案例。
简而言之:微软并非圣人。他们是一家企业。而且他们长期以来表现得相对友好,以至于一些年轻人现在不知道微软的另一面。
我不知道,我能列出一长串微软推出的糟糕东西。他们在操作系统中植入广告,还有其他许多恶行。
我在邪恶程度上把他们排在Meta之后,但我认为谷歌更不邪恶,这说明了很多问题。
我唯一对微软有好感的是Xbox,但随着他们收购了这么多工作室,这种好感也在减弱。
阿门。强迫我们将本地操作系统与他们的云服务绑定,这简直是场灾难。听说他们即将禁止那些不屈服于其云账户勒索的用户更新系统,这促使我正式开始摆脱Windows的努力。我宁愿失去大多数游戏,也不愿注册云账户。
你只对工作室收购感到困扰,说明你甚至没有注意到工作室的关闭……
微软在过去几周解雇了数千名游戏开发者,取消了大量游戏项目,包括高管们喜欢玩原型的游戏,取消了发行协议,甚至关闭了整个工作室,其中一些工作室刚刚发布了盈利产品。
在盈利的情况下(或许只是公开报价),为什么不直接将这些工作室卖回给员工或前所有者?
保留已关闭游戏的知识产权毫无意义。
也许提议已经提出,但很多人没有接受?
> 保留已关闭游戏的知识产权毫无意义。
任何在沉寂十几年后重启系列的电影工作室都会持不同意见
> 为什么不直接把它们卖回给员工/前所有者?_
维护公司形象
Excel单枪匹马地挽救了微软,使其不再成为人类存在的纯粹负担,但我看不出来这家公司的存在意义是什么,除了企业什么什么的。而 declining literacy 使得PowerPoint不幸地不可或缺。
微软正将整个办公套件作为武器对抗免费且兼容的格式……
这是阻碍开放计算的最大障碍。
如果微软像另一位网友所言,真的重视开源,他们就会允许我们在所有平台上运行它。
这对于开源办公套件的用户体验来说,已经是很宽容的评价了。
有些伤口是自己造成的,开源软件有一个众所周知的“最后20%打磨”问题,尤其在办公软件等大规模用户场景中尤为痛苦。
OOo在21世纪初使用90年代的用户界面(而甲骨文公司行为不端)同样导致了微软办公软件在企业中的持续流行。
这并非界面问题,而是刻意使办公格式与其他软件不兼容的策略。
个人而言,我更偏好90年代的软件设计,而非当今臃肿的垃圾。
正如iOS/Android与网络终结了微软对操作系统的垄断,Google Docs与Markdown也终结了微软Office对办公软件的垄断。如今,许多企业都使用Google文档,绝大多数学校都使用Google文档,绝大多数日常文档使用都依赖Google文档,且Google文档的导出格式足够开放。
Excel此时已沦为专业软件,如同Adobe Photoshop。其他软件则“足够好用”。
我从未在企业环境中见过谷歌文档的实际应用。
在我看来,微软办公软件仍占据主导地位。
这只是个人观察,但我自2010年以来在工作中从未见过微软办公软件。过去四家公司中,谷歌文档一直是唯一选择。
微软Office可能仍是最大玩家,但我之前供职的一家大型公司95%的场景都使用谷歌。我甚至没有微软Office许可证。这种情况很常见。如果需要与不使用谷歌的人交换文档,我们会以某种方式导出格式,通常包括PDF。
> Excel单枪匹马地挽救了微软,使其不再是人类存在的纯粹负担
有待商榷。Excel甚至无法正确打开CSV文件。你需要运行导入向导。但很多人并不这样做。他们看到桌面上的文件就双击打开。为什么双击CSV文件不能直接打开导入向导!?(因为他们希望人们以xlsx格式共享数据。)
我猜大多数美国人不会遇到其他国家用户遇到的 CSV 地狱。在我目前所在的国家,CSV 文件是作为逗号分隔还是分号分隔的文档打开,取决于操作系统是否设置为使用逗号或分号作为小数点。这简直令人抓狂。
我实在无法理解为什么他们不能让我们独立于地区设置选择小数分隔符。或者说,至少要聪明点。我的桌面用于枯燥的行政任务,当然希望使用我的语言。不,我不想为每个创建的文档手动更改Word设置,因为~它们都不是英文的。但是为什么我必须搜索并替换 . 到 ,,或者点击12次通过一个无聊的垃圾向导,只是为了在Excel中粘贴一些数据?
美国人不使用CSV?
根据你的操作系统使用 , 还是 . 作为小数点,Excel解析CSV文件的方式会有所不同。美国人使用“.”作为小数点,因此Excel会将其解析为CSV格式。其他国家使用“,”作为小数点,因此Excel会将其解析为SSV(分号分隔)格式,所有数据都会显示在同一列中。
更糟糕的是,员工的操作系统可能会随机使用美国或英国地区设置,因此如果你分发一个CSV文件,它对部分员工有效,但对其他员工无效。
Excel 的行为几乎同样令人烦恼。在英文操作系统上几乎不可能生成格式正确的德文文档,反之亦然。
这似乎更像是数据集未正确转义的问题,而非 Excel 的问题?
不。Excel 在解析时会根据区域设置更改分隔符。这意味着使用小数点 . 生成的 CSV 文件无法被使用逗号 , 的系统打开,反之亦然。这是 Excel 的问题,因为它甚至不会尝试确定或询问应使用哪种分隔符。因此,上面的评论提到你需要使用导入向导而不是双击。
我不知道这些问题。我使用的是支持 CSV 的现代操作系统和办公套件,而非其特定子集和语法。
MS Office读写CSV文件时使用的语法由电脑的区域设置定义。
打开控制面板的区域设置,点击底部控制面板中的“高级设置”按钮。exe intl.cpl
如果你对这些问题一无所知,那么你所合作的系统和人员都使用“.”作为小数点和“,”作为分隔符,你将免受MS Office无法覆盖这些操作系统设置时处理CSV文件的困扰
1.01在美国 === 1,01在欧盟
现在看到问题了吗?
你的操作系统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CSV 已经通过引号解决了这个问题。虽然这可能不是对所有用户都最方便的解决方案,但这不能成为 Excel 根据地区设置随意更改格式行为的借口。
不过欧盟并非全部如此。我是欧洲人,我从未在任何地方使用过逗号,但人们都能理解。
我不明白为什么会被点赞,但随你便吧,哈哈。有人真的讨厌点。
CSV 只包含数据。Excel 处理的内容远不止这些。XLSX 是首选文件格式,因为它是压缩的 XML,可以存储各种内容。
此外,CSV文件在我Excel中打开似乎没问题。如果未使用标准分隔符格式化,或未正确处理带引号的字符串,可能需要使用数据导入向导。
Excel在很多方面都很糟糕,但根据我的经验,CSV文件似乎是它处理得最好的格式之一。
> Excel 甚至无法正确打开 CSV 文件。你需要运行导入向导。
当然需要。实际上,CSV 文件可以选择使用 `|` 作为逗号,以及 `<>` 代替引号。
没错,Excel的做法是,它会根据你的区域设置假设逗号和分隔符,不管是否失败。
> 实际上,一个CSV文件可以决定使用`|`作为逗号,并使用`<>`代替引号。
当然可以。现在尝试用Excel编辑那个CSV文件并以该格式保存。
我只希望 Mac 版本不要这么痛苦
有趣。我认为 Excel 是微软最糟糕的罪行。虽然可供选择的糟糕产品不胜枚举,但 Excel 可能稳居榜首。
它或许是世界上最糟糕的数据库;没有类型控制,没有关系管理,几乎没有任何数据安全可言(它甚至会主动破坏你的数据),其界面简直是疯狂的,然而——它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数据库。
它或许是世界上最糟糕的_开发和运行时环境_,代码难以理解,几乎无法推断代码及其之间的关系,使用一种非常晦涩的宏语言_甚至在不同计算机之间会发生变异_,然而——它却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开发和运行时环境。
它可能是世界上最糟糕的_协议/数据交换格式_,拥有数十个故意模糊、未文档化的版本,格式疯狂且限制惊人(我之前提到过它会主动篡改你的数据吗?——这值得重复),效率极低,然而——它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协议/数据交换格式。
我实在想不出计算领域中有什么东西能像Excel一样造成如此大的破坏。
你没有意识到的是,你认为的几乎所有缺陷都是关键功能。
Excel允许普通用户从底部开始攀登“不可能之山”,他们不在乎类型或关系,也不想在乎(因为太抽象了)。他们只想解决问题。所以他们从物理空间赋予意义的简单数据开始,然后逐步扩展。
这是天才之作。这是为那些永远不会关心指针的人设计的计算方式。
> 这是为那些永远不会关心指针的人设计的计算工具。
这说得对,虽然我更愿意用更积极的措辞表达为:“它让人们能够解决许多常见的计算问题,而无需了解指针。”
你说的没错。但尽管如此糟糕,商业世界仍然依赖Excel。财务、承保、会计、工程工具、幻想足球联赛……Excel是一款高度使用的工具,可能是最常用的工具,它使许多不认为自己是程序员的用户能够高效地使用他们的电脑。它经久不衰,因正当理由而被许多人憎恨,但其影响是巨大的。
但这只是路径依赖。如果Excel不存在,一切都会运行在其他工具上。而且,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条时间线是否比平均时间线更好或更差,尚不明确。
毫无疑问,如果Excel不存在,有人会创造它。
它是门槛最低的可编程逻辑,一个坐标系统,其中算术运算可应用于任意坐标的内容。
它很可能也会演变成与Excel相同的混乱局面,随着算术部分的持续扩展,人们不断达到其极限却不会回过头来在数据库中重新创建一切……
我需要一个非常有力的论据才能相信没有电子表格程序的世界会更好。
我的出发点是,如果没有电子表格程序,很多问题就无法用计算机解决,因为缺乏程序员。
据说过去有更好的电子表格软件,但Excel基本上通过允许自己成为共享软件(即实际上免费)在会计/财务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与微软有时对其他产品(如Windows)的盗版行为视而不见的方式类似。
其实不然。一旦Windows问世,Excel几乎就是市场上最好的选择。Lotus在Windows上的表现并不出色。虽然有过尝试推出更集成化的办公套件,但并未取得成功。也有过尝试不同的电子表格模型,但人们可能已经习惯了最初的Visicalc模型。我不确定Excel的共享软件模式比其竞争对手更有效。
90年代学校操场上的盗版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巩固了家庭中使用MSFT Office的习惯
作为一名偶尔使用Excel的用户(用于从CSV文件中提取数据、删除某些行、移动一些内容等),它甚至不算出色。你无法同时打开两个同名文件,因为Excel似乎在不同窗口之间存在某种“全局状态”;甚至可能在按下Control+Z撤销某些更改时,它会在另一个电子表格中撤销操作而你并未察觉。
进行像“左连接”数据这样“简单”的操作,需要打开两个独立的文档(或一个文档,但需保存在本地系统中),在Power Query编辑器中打开它们(如果是一个文档,则需分别对每个表格操作两次),这会生成两个“查询”,然后你可以使用其中一个查询与另一个查询进行连接,或者创建第三个查询来“连接”它们。最终,你的文档中会生成三个新工作表:原始表格和合并后的表格。
还有一些烦人的问题:如果你使用英文版 Excel(至少是美国版),似乎会得到以实际逗号“,”(ASCII 0x2C)分隔的 CSV 文件,但在西班牙语版(西班牙)中,你会得到以分号“;”分隔的 CSV 文件,因为逗号实际上用于分隔数字的小数部分。这意味着每次我编写解析/写入 CSV 的程序时,都需要考虑它可能使用分号和逗号而非逗号和点的情况。这并非非标准:CSV 并未指定分隔符,但你可以始终使用同一格式,或提供自定义选项,或创建“制表符分隔值”(本质上是使用制表符分隔值的 CSV)。
另一个例子是公式,它们也会根据语言而变化,其参数分隔符也会随之改变。在 en_US 中,你会使用 `=SUBTOTAL(109,B2:B7)`,而在西班牙语中则是 `=SUBTOTALES(109;B2:B97`(复数形式而非单数,且使用分号而非逗号)。这意味着任何英文指南、文档或教程都需要我“猜测”函数的翻译方式,并手动将逗号改为分号。
总之,我想说:Excel对“普通用户”来说并不算特别出色。或许我只是个“高级用户”,懒得去研究这些细节,宁愿使用Python或R等“专业工具”。
我对本地化的函数名称也非常反感。在德语中,甚至有些函数名称使用了变音符。
我敢说,所有商业应用程序最初都是从 Excel 表格(或 Google 表格)开始的,而在数据收集和数据整理/展示的实用性得到验证后(通常是在实用性得到验证很久之后),它们最终会成为一个完整的商业网络应用程序。
如果普通人能理解它,那它肯定没有你说的那么糟糕。
不过我理解你的观点。我认为Python是编程世界中的另一种怪胎。然而它却蓬勃发展,甚至备受喜爱。
我们对自己的垃圾工具是否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别装作如果没有微软存在,就不会有数十个优质且实际使用的软件。
我更倾向于使用LibreOffice。
是的,如果使用英文设置和高级功能,Excel可能好得多。
对我来说,
– 无需使用挪威语公式 (我的工作电脑使用挪威语设置,而Excel坚持使用挪威语公式)
以及
– 它不会试图将某些内容误认为日期,尤其是列表中成千上万项中的某个随机位置
这使得它值得使用。
只需将Windows显示语言改为英语?
我是否也需要更改我母亲电脑的语言设置,她不会说英语?我们可以开始分发包含系统语言更改的.bat文件,与电子表格一起分发,供任何想打开它们的人使用。也许可以使用VBS脚本自动化,这样在打开电子表格时会自动更改语言。这就是解决方案。
> 随着识字率下降,PowerPoint不幸地变得不可或缺。
我认为恰恰相反:PowerPoint导致识字率下降。
“PowerPoint让我们变笨。”——美国海军陆战队将军詹姆斯·N·马蒂斯 [来源:https://paulgraham.com/quo.html ]
谁发明了电子表格?
胜利者确实有权书写历史,不是吗?
Excel 和扫雷游戏。我对他们对扫雷游戏所做的事仍然非常生气。
苹果和 Ubuntu 难道不在他们的操作系统中也广告产品吗?
苹果几乎不这么做,而且只为自己的产品。我同意你说的,这已经太过分了,但与微软相比,这只是九牛一毛。微软不仅积极推广自己的产品,还为那些给他们钱的人做广告。
我多年没用过Ubuntu了,现在有太多其他发行版我更喜欢,但上次我检查时,默认快捷方式中还有一个可移除的亚马逊链接。在我看来,将Ubuntu及其含义与亚马逊关联起来是一个糟糕的象征,但与苹果或微软(甚至谷歌)的行为相比,这算不了什么。
苹果几乎不这样做,而且只针对自己的产品。
最近的一个例外是F1电影广告,它作为钱包应用的通知出现。https://daringfireball.net/2025/06/more_on_apples_trust-erod…
我立即关闭了钱包通知 🙁
是的。这场闹剧之所以如此引人注目,正是因为这种情况并不常见(我得回溯到U2专辑事件才能找到类似的例子)。
他们对自己的服务唠叨得太多了。我他妈的不想用健身什么的或新闻功能,我希望系统停止在设置中显示红色点。不过,这比我在Windows上看到的情况要好得多。
我同意。
不断被所有人推送内容,这简直是一项永无止境的更新偏好设置、“取消订阅”、拒绝权限请求等操作。这感觉几乎是徒劳的。
更不用说“稍后再问”选项已经取代了直接说“不”的选项。
就连你以为会更理智的人(比如Proton)也会默认给你发一堆垃圾邮件。
所以当连操作系统都开始这么做时,就有点令人恼火了。
显然不是在为它辩护,但这部F1电影不是由苹果公司制作的吗?
是的。关于钱包应用程序广告电影的不当性,仍然有一整部戏剧。
>苹果公司几乎不这样做,而且只针对他们的产品
还有U2
11年过去了,我仍然拒绝听他们的音乐
没关系,他们会没事的,有你或没有你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ayyES2vO8Q <3
苹果经常在iOS上推广他们的产品,其中许多无法关闭或难以关闭。
因此,你只能通过与苹果广告互动来消除通知。
是的,最严重的是设置应用。
这是一个_操作系统设置应用_。它是操作系统中最基础的捆绑应用,仅次于文件管理器或包管理器。难道没有什么神圣不可侵犯的吗?
哈哈,我评论时其实就是在想设置应用。我同意,每次拿起手机都会被它烦到。
现在已经到了我不想看iPhone的地步,因为我不得不让大脑空间被这些不需要的通知占用。我不确定具体原因,但在Android上通知没那么烦人,而且我可以一键清除所有通知。所以大多数时候,我的新iPhone都放在抽屉里,我用旧的Android手机度过一天。
嗯,你从设置应用中收到哪些通知?我不记得自己曾收到过任何通知。而且在iOS上,你确实可以一键清除所有通知。
你还可以选择不显示特定应用的通知,我认为这样更好。
当你打开应用时,屏幕上半部分专门用于推销他们的订阅服务。如果你已经订阅了,就不会看到它。它看起来像一个设置应用。如果你没有订阅,就会进入广告地狱,而且你无法让这些通知消失,直到你至少查看了广告。
啊,我订阅了200GB的iCloud服务,难怪会这样。
新闻应用是操作系统的一部分,且充斥着广告。我刚刚在设置中看到了一条关于按月订阅AppleCare的广告,因为我的订阅即将到期。我尝试了几次拒绝后,设置中的徽章才消失。
我在Ubuntu的菜单或OSX中从未见过任何广告。你能详细说明一下你的意思吗?
多年来,Ubuntu曾多次在操作系统中包含亚马逊广告。据我所知,每次社区都会愤怒地反应,最终这些广告都没有持续下去。
Ubuntu 系统中还有几个地方会宣传其商业服务,包括在 apt 中(“通过 Ubuntu Pro 获取更多安全更新…”)以及默认登录信息中(通过 motd-news 推广 Ubuntu Landscape 以及其他各种产品和服务)。
仅此一次。默认搜索会返回来自亚马逊和本地文件的结果,这可能导致您搜索本地文件的意图被泄露给 Ubuntu,而 Ubuntu 则声称这没有问题,因为从查询中推断出的潜在高度个人隐私信息无法直接归因于您。
这显然是不妥的,而且此后再未发生过。如果我记得没错,这大约发生在 2012 年。
啊,谢谢。我在发帖前做了一个快速搜索,这篇文章被列为2019年的,但那是它最后一次更新的时间——它确实只在2012年发生过一次。
https://www.omgubuntu.co.uk/2012/09/mark-shuttleworth-explai…
> 苹果和Ubuntu难道不在其操作系统中也广告产品吗?
看起来Ubuntu就是为了能够将Linux描述为“也广告产品”而创建的。它只是数百个发行版中的一个,而且远非最佳,所以当然是完全错误的。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38300531.
与苹果不同,你几乎可以选择任何不带广告的 Linux 发行版。
你为什么认为Meta比谷歌更邪恶?
你的评论值得单独发一篇帖子:让我们按邪恶程度对FAANG/M进行排名。我个人一直更害怕谷歌,因为微软的邪恶只是老派资本主义,明目张胆、嚣张跋扈,更难忽视而非识别。谷歌感觉上是在悄悄地、偷偷地试图操纵在线经济以符合他们的利益,在幕后贪婪地吞噬着世界上的数据,向消费者展示的只是这头庞大的数字怪兽在引擎盖下隐藏的一小部分。他们总是比政策领先15年,因此他们得以逃脱盗窃、版权侵权、垄断等行为,其规模之大,我认为我们甚至尚未完全理解。
我从最邪恶到最不邪恶的排名是:
Google
Meta
Microsoft
Amazon
Apple
Netflix
评判邪恶程度很难,但我认为亚马逊对全球供应链的控制比至少Meta更邪恶。虽然Meta收购了WhatsApp,这很重要。(逃离Facebook、Instagram等要简单得多)
仅凭使剑桥分析公司[0]得以存在,Meta的邪恶程度就远超亚马逊。据我所知,亚马逊从未做过任何需要放弃自有品牌的事情。
[0]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acebook%E2%80%93Cambridge_Ana…
Project Nimbus是亚马逊和谷歌的合作项目。Meta在种族灭绝问题上走得更早,例如在缅甸和埃塞俄比亚,以及与美国精英阶层对“政权更迭”的痴迷密切相关。
可以说,它们都因对环境和劳工权利的影响而令人发指。
能否将Palantir列在首位?
能否为Adobe授予荣誉提及?我认为Adobe应紧随苹果之后。
若Adobe的软件开发能力不那么糟糕,其恶劣程度将远超当前水平。我认为他们的意图和商业行为显然与苹果公司一样邪恶,甚至更甚,只是他们没有苹果公司那样的规模和市场影响力。
谷歌收集的信息比苹果、Meta、微软、OpenAI、Palantir等公司更多吗?
我不这么认为。收集数据是所有这些公司的基本操作,你需要评估他们利用这些数据所做的邪恶行为。
是的。是的,他们确实收集。收集数据是谷歌应用/服务/设备的核心目的。
谷歌会将所有数据汇总到云端,而即使苹果收集数据,也几乎从未将数据发送到云端进行跨平台分析,数据几乎总是存储在设备本地,因此是私密的。
> 他们逃脱了盗窃、版权侵权、垄断等行为
需要引用。你忘了谷歌拥有YouTube等其他平台吗?他们不需要通过种子文件获取训练数据,因为人们会自愿将海量数据上传到他们的平台。
我认为最令人震惊的是,谷歌最初看起来如此伟大。“不作恶”甚至像是内部行为准则的口号。
我从未在那里工作过,对发生的事情也没有内部了解。他们是否被MBA们接管并控制了公司?它一直都是邪恶的,而我们只是被误导了?还是其他原因?
他们与DoubleClick¹这家广告公司合并。合并后的公司规模大约是原谷歌的两倍,因此其员工队伍被大量最糟糕类型的MBA毕业生严重稀释:广告与营销高管。
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oubleClick
本质上没有什么变化。唯一真正的区别是,他们达到了任何企业都必须开始盈利的必然阶段。他们当时不是邪恶的,现在也不是。他们是一家企业,正在回应市场对免费消费产品的需求,这些产品由广告资助。HN上没有人愿意承认的是,绝大多数人更愿意这样,而不是用美元支付软件费用。人们喜欢抱怨谷歌的监控体系,却不愿意正视它也带来巨大益处的事实。
他们单方面摧毁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浏览器生态系统。他们推行实名制政策,利用谷歌+扼杀创新,最后通过关闭谷歌+彻底完成这一过程。
等等。
你正在犯我评论中指出的错误。在HN泡沫之外,没有人关心所谓的“繁荣的浏览器生态系统”。他们想要一个运行得如此顺畅以至于无需多想的浏览器,而Chrome正是提供了这一点。这就是谷歌主导地位的 tangible 益处。谷歌投入到Chrome开发中的资源量,与之前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下所能实现的相比,是巨大的。
你可以辩称,高度竞争的浏览器市场或许能带来更多创新,但我对此并不确定。一个高度碎片化的市场能否打造出与Chrome媲美的产品?我不知道,但我的(中等信心)猜测是不能。浏览器已是一个相当成熟的产品,我认为竞争产生的压力不足以抵消主导性近垄断地位所带来的巨大资源优势。
> 谷歌最初看起来很棒。
几乎就像他们擅长营销一样。
Netflix有什么不好?
他们使用Cassandra,并偶尔制作一些酷炫的系列,比如《爱、死亡与机器人》。 🙂
数字版权管理(DRM)可能是人们争议的焦点,而且购买实体媒体(你“拥有”的)可能比流媒体服务更难。
因为这样做能赚取微薄的利润,所以取消第二季的热门剧集
别忘了他们的军事和监控贡献
哈哈。美国自由™
啊,是的,谷歌,这家“较不邪恶”的公司通过操纵搜索结果来促进其期望的选举结果,真搞笑
> 他们在操作系统中植入广告,还有其他恶行。
Ubuntu也做过同样的事。
>我在邪恶程度上把他们排在Meta之后,但我认为谷歌更不邪恶,这说明了很多问题。
嗯?同一个谷歌被发现即使你选择退出,仍在追踪你的每一步?同一个谷歌似乎根据你的对话投放广告,只要房间里有人使用安卓手机?同一个谷歌积极试图杀死所有广告拦截器?
他们根本不在一个水平上…
自那以后,Ubuntu失去了作为新手默认推荐系统的地位。广告并非唯一原因,但这绝非微软行为的合理借口。
Windows让系统内置广告成为常态。
操作系统中的广告?这并非微软或苹果(他们也有类似做法)的创意。不,这是由一家广告公司开发的移动操作系统——Android——普及的。
奇怪的是,我在Android上没有看到任何广告……我的手机正是由那家广告公司生产的。
没有?试试安装一个应用,看看是否会看到其他10个无用应用的广告。
很久没安装过应用了,但在应用商店看到广告总比在应用启动器看到广告好。而且是的,Windows会在开始菜单中放置广告。
应用商店是操作系统的一部分……如果你说“不看广告”却只屏蔽广告……那责任在你。
我经常安装应用而不看广告,因为我使用的90%应用都来自F-Droid。
我从F-Droid安装的应用程序通常能帮助我在浏览器中屏蔽广告,因此在日常使用手机时几乎看不到广告。
与此同时,我了解到苹果的App Store中也有广告,但这是唯一被允许的应用商店。因此,似乎iOS才是“在操作系统中嵌入广告”的那一个。
我的意思是,从技术上讲是的,但实际上不是,这显然不是人们反对的重点。在任意界面中出现广告让我感到有些反乌托邦。而如果在应用商店(我获取软件的地方)有一个 discreet 的“推荐”或“推广”标签或括号,我并不介意。当然,他们可能会有搞砸的方式,但目前似乎还没有这样做。
此外,恰巧的是,我甚至看不到那些广告,因为我现在只使用FDroid。所以讽刺的是,我使用由广告公司设计和销售的设备时,多年来从未看到过广告。
在应用商店看到广告/推荐比发现你的新Windows预装了《糖果粉碎传奇》要好得多。
作为一名正在戒除《糖果粉碎传奇》瘾的人,这是我最不需要的东西。
三星会在每次系统更新时预装大量第三方游戏应用。至少他们会告诉你他们这么做了,并提供查看新增应用的选项。
三星不开发操作系统,但他们控制着你设备上的系统。
这是地区性问题吗?我从未见过这种情况。
在旧设备上,三星只是添加了一个带有广告的覆盖层。我不得不进行工厂重置并保持系统不更新。
2022年Ubuntu终端中出现了广告:https://linuxiac.com/ubuntu-once-again-angered-users-by-plac…
除非你认为告知用户可以免费使用OneDrive也算“广告”,否则微软直到2024年的Windows 11才采取行动。
https://www.pcmag.com/news/microsoft-pushes-start-menu-ads-t…
Windows 10在人们心中还太新鲜,无法让人们相信其中没有广告。
2012: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21004004109/http://community….
2015: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1015182852/http://betanews.c…
2015: https://www.pcgamer.com/windows-10-solitaire-requires-a-subs…
2016:https://www.howtogeek.com/243263/how-to-disable-ads-on-your-…
2016: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602204008/http://iskandar.m…
2017: https://web.archive.org/web/20250721092516/https://www.theve…
2018: https://www.thurrott.com/windows/windows-10/192251/microsoft…
2020: https://winaero.com/wordpad-is-gettings-ads-in-windows-10/
Ubuntu基本上是在为家庭用户提供一项免费福利。这似乎并不合理。
在厌倦了通过钓鱼活动诱骗 Windows 用户使用 Edge(以 Chrome 的名义)后,他们现在正转向淘汰所有未配备 TPM 的 Windows 设备,以便通过加密手段确保用户认证的必要性,从而将此作为向第三方出售用户数据的机会。
他们对用户的自主权毫无尊重。在他们眼中,我们与牲畜无异,只是待榨取的资产,直到再也榨不出钱为止。
并且他们已经将大量自有代码以宽松许可证开源。
这应该是一个很好的线索,表明这对他们来说已经不值一提,他们更愿意依赖“社区”的随机免费劳动力,而不是自己的开发人员。
他们越来越多地使用Electron构建自己的用户界面。
这是一个极其臃肿的系统,只会加速硬件的强制淘汰。微软本身似乎已经不知道如何编写原生代码了,尽管他们发明了Win32和Windows。
我同意Electron是一个怪物。
至于开源软件。他们是否有可能做一些你认为值得称赞的事情?在我看来,如果他们保持封闭,他们会受到批评,但如果他们至少开放一部分,他们也会受到批评?
就我而言,无论其他因素如何,源代码越开放,对 everyone 越有利。
> 他们越来越多地使用 Electron 构建自己的用户界面。
这可不是什么酷炫的事情
企业不应也不可能像慈善机构一样运营,但微软是唯一一家在各个方面都表现糟糕的大型科技公司。他们唯一创新的地方就是锁定用户。现在正在探索Windows可以有多糟糕而不会让用户离开的极限。
开源部分无所谓,只是整个画面中的一小部分。
不,IE 并未早已消亡。并非所有企业都是美国公司。
许多(主要是非美国)组织使用受限的受管 IT 和虚拟机,其中 IE 仍是唯一允许的浏览器,直到 2022 年 IE 11 停用,这还是最近的事。
为了公平起见,这里是《印度国防评论》(2025年5月)的报道:“这些人从未向前迈进:他们仍停留在24年前,不得不使用Windows XP”:“美国和欧洲各地仍有数千名工人依赖2001年的系统。从医院到铁路,整个运营都依赖于早已被视为过时的技术。”
https://indiandefencereview.com/these-people-never-moved-on-…
> 许多(主要是非美国)组织使用了受限管理的IT环境和虚拟机,其中IE仍是唯一允许的浏览器,直到2022年IE 11停用,这还是最近的事情。
这难道是微软的错吗?
我只是陈述了一个事实:IE并未早已被彻底淘汰。2022年的官方停用是最近才发生的事。
无论我们各自认为谁应承担责任(以及责任比例如何),这个事实就是事实。同意吗?
(我见过许多软件和硬件的生命周期终结,并以用户、客户和供应商的身份经历过这些过程)
他们实际上推广了那些糟糕的网络技术,导致企业不得不依赖这些技术,从而被迫继续使用旧操作系统或完全重写系统。
是的,如果你在大型微软企业环境中做过支持工作,使用过MEM等工具,那么你一定遇到过那些要求过时、质量低下的商业应用程序。
一方面,平台的长期稳定性是好事,而微软在IE上犯了太多错误。
另一方面,企业终究需要管理软件生命周期——包括淘汰旧系统——你不能怪微软。
问题在于微软技术人员的狂热,他们常常无中生有地制造问题,并像 cargo cult 一样反复宣扬这些问题。他们热衷于将 IE 作为默认浏览器。这与应用程序难以修复无关,因为实际上这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我已经修复了 10 个内部应用程序。
唯一有帮助的是微软承担责任并淘汰IE。我遇到的问题是IE正成为我们工具的支持负担,没有客户使用IE,但内部员工被迫使用。
> 必须使用Windows XP
他们很幸运,我必须使用Win11。
> IE早已被淘汰。Edge的市场份额远不及IE,且基于Chromium。
因为我们记得邪恶的微软。许多年轻人仍听从长辈的建议。
> 因为我们记得邪恶的微软。许多年轻人仍听从长辈的建议。
我明白你的意思,但似乎我们并没有真正记住。我们已经让自己重新陷入一个垄断大多数网络浏览器市场的巨头,然后集体对他们开始展现实力感到惊讶。我遇到只能在Chrome上运行的网站,就像我曾经遇到只能在IE 6上运行的网站一样。在我看来,只要这条路更容易或更有利可图,我们注定会重蹈覆辙。
> 我真的不记得他们何时试图诱使他人使用专有扩展来替代开源软件。
尝试合法使用VSCodium,其功能与VSCode完全相同:远程开发、Python语言服务器、C++调试等。
认为微软从事开源工作是出于善意的人,仍然需要接受EEE的教训。
https://github.com/VSCodium/vscodium/blob/master/docs/extens…
https://github.com/VSCodium/vscodium/blob/master/docs/extens…
https://github.com/microsoft/vscode-cpptools/wiki/Microsoft-…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mbrace,_extend,_and_extinguis…
这些是扩展。没有人阻止开源社区开发自己的远程开发、Python 和 C++ 扩展。VSCode 扩展 API 允许这样做。实际上,已经有了一些相关的努力。
你描述的是 EEE 中的 E
啊,但紧随其后的是拥抱和消亡!
我认为问题不在于扩展,而在于市场。
你无法在VS Codium中使用MS扩展,你被迫使用VS Code。
你在移动目标!我是在回应
> 我真的不记得他们何时试图诱使某人使用专有扩展来做开源的事情。
但……他们在这里确实这么做了?我认为此举并非恶意。事实上,我认为他们提供的工具确实有用,且使用起来没有明显缺点。
但我认为这符合条件。
就像马丁·路德·金被视为罪犯的例子一样。
哦,我真的不记得 VS Code 扩展的那些事了。谢谢你提起来。
正如 GP 所说:
> 简而言之:微软不是圣人。他们是一家企业。而且他们长期以来表现得相对友好,以至于一些年轻人现在不知道微软的另一面。
他们是一家企业。你似乎误解了企业不能像慈善机构一样行事。
作为一家企业意味着以盈利为目的。
没有人说开源必须像“免费啤酒”一样免费,它只需要像“自由”一样免费。
他们有权决定是否为替代编辑器创建插件市场。服务器需要成本。这是一家企业。
马特·穆伦维格(Matt Mullenweg)是否必须让WPEngine消耗服务器资源?或许不必;而这一观点来自一个强烈讨厌WordPress(以及由此延伸的马特和Automattic)的人(我)。
天啊,开源已经发展了二十多年,人们仍然不明白“自由”意味着什么。这令人沮丧。
我对此的回应是:
> 我真的不记得他们什么时候试图诱使别人使用专有扩展来做开源的事情。
马特·穆伦维格没有做错任何事
Visual Studio Code 处于一种奇怪的许可困境中,或者说它的部分微软插件是这样
不,这很清楚。有些扩展程序并非开源。这并不模糊,只要这些扩展程序没有特殊权限(即访问未公开的 VS Code API),就没有问题。
但它们确实有。微软扩展是 VS Code 市场中唯一被白名单允许在 manifests 中请求实验性(“提案”)API 的扩展。远程、笔记本和现在 Copilot 都一直在使用实验性 API,而其他扩展在这些 API 稳定之前是禁止使用的。
问题在于这些扩展无法与 VS Codium 兼容,因为 VS Codium 无法访问 VS Code 市场。为什么?
想象一下谷歌阻止 Edge 使用 Chrome 扩展。
> 我真的不记得他们何时试图诱使某人使用专有扩展来访问开源
VS Code?
https://underjord.io/the-best-parts-of-visual-studio-code-ar…
> 他们一直表现得相对友好,以至于一些年轻人现在不知道微软的另一面
Windows 已经对用户采取敌对态度超过十年了。
我还要补充一点,微软现在也生产不错的硬件——Surface 笔记本和 Xbox 都表现不错
据我所知,他们一直都生产不错的硬件。初代Xbox已面世23年,上世纪90年代他们为PC制造的摇杆和其他控制器也非常出色。他们的鼠标和键盘一直以来都表现良好。
Xbox表现如此出色,以至于他们削弱了负责该业务的部门。
他们的HID硬件通常也非常出色。可惜他们关闭了那个部门。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这样做的。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mbrace,_extend,_and_extinguis…
> 他们有很多自己的代码在宽松的许可证下。
仅仅将企业项目发布在宽松的许可证下,并不是很多人理解的“开源”的本质。
> 诱使某人使用专有扩展来使用开源软件
你认为他们的整个操作系统是什么?
其实并非如此。他们仍然沿用一贯的销售策略:生产一款勉强达标的劣质产品,然后通过各种手段诱使消费者放弃竞争对手,唯独不通过提升产品质量来竞争。这些操纵手段有时被视为合理,但大多数都缺乏道德底线,甚至部分行为已触犯法律。
你可以制作一款让用户满意的产品,或者仅仅迎合那些拥有购买决策权的人的利益。对于企业用户来说,这两者几乎从来都不是同一回事。微软,就像甲骨文一样,高度依赖第二种策略。他们的开发工具通常(并非总是)是这一原则的例外。我认为这就是微软作为一个品牌如此不受欢迎的真正原因。
我不明白你为何要为他们辩解。是因为广泛的系统遥测可能会追踪到你的评论吗?
IE及其嵌入式衍生版本仍在许多美国医疗机构中使用。所以说它已死透了,还远未到那一步。
> 他们长期以来表现得相对友好,以至于一些年轻人现在不知道微软的另一面。
除了他们的macOS软件与Windows仍不兼容,且没有正当理由,只是出于反竞争目的。他们也有机会开源Windows,但不会主动这样做,除了那些未经批准就这么做的。
> 他们长期以来表现得相对友好,以至于一些年轻人现在不知道微软的另一面。
除非你没有灵魂或道德
实际上,领导层包括在之前的不当行为期间担任高级领导职务的CEO。
他们并非更好的人,只是在一种更好行为有益的环境中运作的坏人。
这条评论再贴切不过。工具变了,方法也变了,但“拥抱、扩展、消灭”仍是微软的策略。
> 他们表现得相对不错
这简直是_该死的_微不足道的赞美,关于Windows 11,任何有经验的微软用户都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我本意是让那句话保持模糊。我的真正观点是,无论他们的真实动机如何,他们已经成功摆脱了“邪恶帝国”的形象,而年轻一代甚至没有经历过微软行为最恶劣的时期。因此,老一辈和年轻一代IT从业者对微软的认知存在巨大差异是可以理解的。
> 微软是GitHub上最大的组织,并且已经开源了大量自己的代码,采用的是宽松的许可证。
两件事可以同时成立。微软在某些方面进行开源,同时在其他许多方面仍然是邪恶的。为什么你需要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
天啊,我刚读到的内容。这就像告诉人们:黑手党成员其实没那么坏,他们保持街道清洁,城市秩序井然。他们只抢劫外国人……
> 他们越来越多地使用Electron构建自己的用户界面。
你是说像Teams这样经常崩溃的垃圾软件吗?
> 在过去的25年里,微软以以下成就闻名:
– 创建了一种语言(TypeScript),在前端网络社区中引起了轰动。
– 成为“渐进式网络应用”的真正采用者之一。苹果对他们持积极敌对态度,因为这会侵蚀他们通过应用商店分发应用所获得的30%分成;谷歌曾是倡导者,但如今态度转冷,因为它也从Google Play分发应用中抽成;而微软现在却表现得像个信徒。
– 推出了一款极受欢迎的文本编辑器Visual Studio Code。
此类言论让部分Linux用户难以忍受。(全盘披露:我也是Linux用户。)
我并非为微软辩护,他们未必合我口味,但这些说法仅适用于纳德拉时代之前(2014年及更早时期)。
欢迎表达观点,但请勿恶意攻击!
你确实是在为微软辩护。
https://github.com/VSCodium/vscodium/blob/master/docs/extens…
https://github.com/VSCodium/vscodium/blob/master/docs/extens…
https://github.com/microsoft/vscode-cpptools/wiki/Microsoft-…
我不是。
此外,我不是 VSCode 用户,也不是潜在的 VSCodium 用户。
我对 JetBrains IDE 非常满意。谢谢。
我不想在我的 ThinkPad 上安装 Electron 或 WebView2 这些臃肿的组件。
你实际上说
> 这些说法仅适用于Nadella时代之前(2014年及更早时期)的任何内容。
针对家长的
> – 创建供应商锁定的专有扩展以扼杀开源技术(ActiveX 插件、Silverlight、C++/CLI、MSJVM 等)
而 VSCode 就是当前正在发生这种情况的完美例证。
基于历史的怀疑并非出于仇恨
本身并非如此,但它确实可以被包装成一种情感化的表达方式。
这仍然不是仇恨
这位长辈也以一种带有讽刺意味的方式,指出了后纳德拉时代微软的公关宣传(你似乎相信这一点)与其实际行动之间的鸿沟。
尽管有“微软热爱开源”的口号,但他们从未改变,你只是在引用一个非常成功的营销时代。
而可怜的 Linux 用户则在外面捡拾残羹剩饭。你这样为他们辩护,真是“别对这家$1万亿的公司说三道四!!!”(作为“同为Linux用户”的你,也真是太友好了……)
那么你一定能列出一长串过去10年里微软展现出与90年代相同的反竞争行为的例子。
是的,人们总是提到VSCode,但粉丝就是粉丝。
还有Windows,微软那个被这里的人们不断遗忘的 obscure 产品。
我也不想盲目追随微软(毕竟他们未必合我胃口),但那些抱着“嘿!还记得史蒂夫·鲍尔默曾称Linux是癌症吗?微软垃圾!!”态度的人,简直让我精疲力尽。
微软的谁说开源是不美国的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who+at+microsoft+said+open+s…
其中一个结果:
每周新闻汇总:微软声称Linux是不美国的:
https://www.linux.com/news/weekly-news-wrapup-microsoft-clai…
来自2001年。
天啊,我为当时的美国Linux开发者感到遗憾。我想,根据Allchin的说法,他们确实不爱国。如果他们是现在的人,我想他们会被ICE驱逐出境。
现在为受害者感到抱歉……
https://m.youtube.com/watch?v=-48lNCrmqxA
首先,Linux起源于芬兰。
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今天可能是美国公民,但在Linux早期阶段,他显然没有考虑美国价值观,也没有想到有一天他的最大用户群会在美国。
> 每周新闻摘要:微软声称Linux不符合美国价值观:
是的,典型的鲍尔默时代。
> 他当时肯定没有考虑美国价值观
该死。我原本不确定你上面是不是在开玩笑,现在看来你确实是在开玩笑。
没错!
天啊。
他真是个自命不凡、虚伪的潮人。
我通过他的HN个人资料查了一下:
这是他博客主页底部的“关于我”部分 – https://www.ivanmontilla.com/ :
我发现这段话既可笑又虚伪,于是用斜体标出了其中一些_更荒谬_的表述:
————————- 关于我
伊万·蒙蒂拉
我自诩为现状的挑战者。
通常,我质疑潮流。正常是需要避免的。一些最大的机会在于别人没有注意的地方。我更倾向于小众市场。
我的兴趣不断变化,但目前我对金融市场技术感兴趣。我对软件性能也充满热情。
我确实_开发一些软件,但并非以专业身份_。我更像是一个_编程语言的资深用户_。我将其视为一门工艺,既是工程学,也是一种艺术形式。 ————————- —
如果真是这样,你一开始可能就没有多少精力。
酷乐仕和茶水会让你这样 🙂
微软继续生产绝对垃圾(现在还掺杂广告软件),并继续采用激进手段争夺市场份额。
他们确实值得被憎恨。
我同意反消费者行为仍深植于微软的部分领域,如同潜伏的野兽,等待被鲍尔默化以开启新一轮攻势。
但为何要基于仇恨提出毫无根据的论点?
你可以(例如)通过移除遥测数据和无人使用的烦人小工具(包括侵入性的Copilot)来精简Windows 11。
精简后,它本身就是一个不错的操作系统。
我应该有权获得一个干净的Windows系统,但精简仍然是一个可行的途径。
想到我必须费劲去阅读某个 Git 仓库来运行一个脚本,以精简我的操作系统,无论这个过程多么简单直观,都让我感到疲惫。我不想与我的操作系统对抗,我希望它能与我协作。在工作上搜索和学习相关知识,以及在个人发展或爱好上搜索和学习相关知识之间,花时间去折腾 Windows 系统,实在让我提不起兴趣。我宁愿切换到Mac,或者花时间折腾一个真正尊重我的Linux发行版。
你真的不需要。这只需要调整一些组策略和设置。我五到十年前就做过这件事,此后几乎不需要再去调整。我从未使用过一个不需要付出努力就能达到我喜欢状态的操作系统。
你的最后一句是正确的。
花时间将操作系统配置到自己喜欢的样子是一回事。而不得不主动对抗操作系统厂商强行塞入的各种垃圾则是完全不同的事情。
我认为两者并不等同,因为后者带有明显的对抗性。
> 你可以(例如)通过移除遥测功能和无人使用的烦人小工具(包括侵入性的Copilot)来精简Windows 11。 > 精简后,它本身就是一个不错的操作系统。
当然可以。作为一个懂技术的人,我可以精简Windows 11。如果我敢这么做。如果我知道如何操作。如果我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如果我知道如何搜索并按照指示操作。如果我按照所有步骤操作(并希望我的教程涵盖了所有内容)。如果微软没有推送更新再次膨胀它。
不过,我仍然不知道如何在没有微软账户的情况下安装它。它如此用户不友好,甚至连令人讨厌的苹果封闭花园也不会强迫你经历这一切。
你可以创建一个无人值守的答复文件来跳过微软账户。
https://schneegans.de/windows/unattend-generator/
当然可以。当这种方法不再可用时,我仍然可以反向工程Windows ISO来破解它。
(抱歉这么刻薄,我知道你想帮忙,我已经知道这些,但也许有人会读到你的评论并发现它,所以谢谢你)
> 令人难以忍受的苹果封闭生态系统不会强迫你接受这一切垃圾
不,但如果你在账户中绑定了已过期的借记卡且不记得卡号,或者无法访问大学收回的学校邮箱,他们会锁定你的账户。
我好奇有多少大学生在毕业后永久失去了iTunes账户的访问权限。
其实不然。你无法在不破坏Windows更新的情况下完全移除大量冗余组件,而某些功能的真正移除过程过于侵入性,必须离线操作。
当你仔细研究那些去冗余脚本或技术时,会发现它们仅能勉强解决Windows的问题,且始终在追赶一个不断变化的反用户垃圾目标。
如何去除Windows 11内置的完整浏览器副本?
诚实地说,安装某个GNU/Linux发行版会更省时。
安装或许可以,但配置可能不行。
Linux 往往会诱使人们花时间进行配置,但其中大部分是根据个人喜好进行的定制,而 Windows 用户很少会这样做。
你可以直接跳过配置,使用发行版的默认设置。甚至可能比 Windows 更省事,因为安装时默认安装的软件要多得多。
纳德拉在微软的高层领导岗位上工作了33年。他的时代始于1992年,而非他成为CEO之时。
> 制造令人尴尬的硬件,基本上没人购买
他们的键盘可以说是当时最好的。我正在用一台20年前的微软键盘打字。
我强烈反对,我的IBM键盘(包括我旧款的Model M以及使用过的ThinkPad系列)就是最好的证明。
抱歉,我听不到你在说什么,太吵了!
但实际上,在我切换到微软键盘之前,我最喜欢的键盘是随我第一台IBM PC附带的带点击键的键盘。最大的缺点是,我父母总是知道我什么时候在用电脑!
它们比你在Staples能买到的$20垃圾键盘要好
但绝对不是当时最好的键盘
同样,Intellimouse Pro是我最喜欢的鼠标。可惜它似乎已被停产,取而代之的是Surface鼠标,后者的人体工学设计糟糕透顶。
他们还停产了我正在使用的这款人体工学键盘。我非常担心当这把键盘坏掉后,我将没有其他选择。
市面上有一款克隆产品,我家里也在用,目前表现还不错,但我们得看看它是否能像这款一样持久耐用。
Kinesis 生产了一款键盘,基本上是微软人体工学布局,但采用机械结构且支持自定义按键映射。我有一款,觉得不错。https://kinesis-ergo.com/keyboards/mwave/
Glove80 在多个方面都更出色,如果你能接受 Chocs 的话
我觉得你过去 5-10 年可能一直与世隔绝
> – 制造令人尴尬的硬件,基本上没人购买(Zune、Windows Phone)
我个人不会对购买的设备过于执着,也不会嫉妒他人购买的东西,所以我很好奇,在你看来,是什么让它们成为“令人尴尬的硬件”?撇开采用率不谈,这些设备在我看来相当有吸引力。这是因为购买非苹果产品就不酷了吗?还是说其中有更深层的原因?
当公司对业务充满渴望时,情况总是更好的。我认为在2016年左右,微软涉足Linux、开发VS Code并推出Surface Studio等产品是非常酷的事情。
作为对比,我认为2008年的Mac OS也处于一个黄金时代:
– 系统原生支持_.iso_、_.zip_文件,无需安装如Winzip之类的垃圾软件。
– 甚至可以直接预览*.psd文件。
– 系统自带Image Capture等原生应用,无需额外安装软件即可扫描文档。
– 第三方应用生态系统极为丰富,包括Yojimbo、OnyX、Little Snitch、Quicksilver、Handbrake、Coda、Adium等。
这正是“我是Mac”广告活动时期,苹果公司正以一种“饥饿”的姿态试图从Windows手中抢夺市场份额。所有这些细微而精致的优势让我对Mac体验一见钟情。
如今的OS X依然优秀,但近期产品中已不再体现那种“弱者逆袭的饥饿感”。
总之,我只是想说,公司对业务的渴望会体现在其产品中,这对消费者来说更好。
这个“微软是好人”的评论在HN上已经出现了一段时间,非常奇怪
这就像假装人们必须在俄罗斯、朝鲜、南苏丹或中非共和国之间做出选择
谁是好人
这些公司都不是“好人”
这些“别管微软”的HN评论无疑会持续下去
或许有微软员工在HN上发表评论,他们对批评很敏感
认为微软是无害的观点真是可笑
要论证这家公司在今天造成的损害远比过去更严重,且未受到任何惩罚,并不困难
依我之见,微软非常像一个教派;员工们相信微软有解决任何问题的方案,且从未考虑过公司本身可能制造问题;这种心态不仅限于员工,还可能延伸到那些被“纳入”雷德蒙德生态系统的人
> 这种“微软是好人”的论调在HN上已经反复出现很久了
嗯,这叫代际更替。很多人从未经历过“坏旧微软”,只认识“酷炫微软”
> 推出令人尴尬的硬件,基本上没人购买(Zune、Windows Phone)
你选择的25年时间窗口,实际上与初代Xbox发布的时间几乎完全重合。这似乎是微软在该时间段内发布的硬件列表中一个奇怪的遗漏。
此外,IntelliMouse Explorer于1999年底发布,任何曾经清理过鼠标滚轮污垢的人都不会形容它为“令人尴尬”。
Windows Phone很不错。移动界面上的实际创新。
商业成功自Betamax以来就不再是技术优越性的论据。
与拥有3-5年经验的开发者交谈,他们确实认为微软是一家酷炫的公司。对他们而言,微软是创建TypeScript、支持开源、运营NPM、开发VSCode等项目的公司。他们不会联想到Internet Explorer、Zune或反竞争行为。你永远会将微软与这些失败联系在一起,但下一代人不会
> Zune
Zune完全不酷,但天啊,我真的很喜欢它的硬件和软件,比iPod/iTunes好太多了。我只是遗憾从未找到人来“喷射”。
Zune其实还不错——虽然我同意没人买它!
据报道,Windows Phone 7的情况也类似。“令人尴尬的硬件”似乎只是指那些质量不错但无法获得市场份额的硬件。
不幸的是,Zune HD正是他们终于将音乐播放器设计得恰到好处的作品。只是它发布时,iPhone已经面世两年了。
ActiveX 插件?MSJVM?过去 25 年?你可能需要更新你的脚本。
嘿!我喜欢我的 Windows Phone。原始 Xbox 和 Xbox 360 的前半部分也挺酷的。不过,好东西的列表到此为止。
>过去25年,微软以什么闻名:
那是10年前的事了
30年,不是25年。早期对Linux的许多贡献基本上都附带一句“附言:去他妈的微软”。
>发布了有史以来最糟糕的网页浏览器
哪个?IE6?IE6可是有史以来最好的网页浏览器啊。你把标准和好混为一谈了。
尽管这一切都是真的,而且我们很多人都在那里,但微软已经向前看了,开源也必须向前看。这些已经不是当年的鲍勃们了。
这是胡说八道,Zune很棒,而且表现非常出色,至少在这里是这样。
它是必备的设备,人们为它疯狂;需求积压到人们打破窗户、滑进汽车去获取它。
我仍然怀念那东西。
至少在德国,当各种Zune世代发布时,Zune既被潮人讨厌,因为它不够“时尚”(这些用户强烈偏好iPod),也被自由软件倡导者讨厌(当时他们非常活跃,而且当时对“普通用户”的情感和态度的影响力远大于今天),因为它内置了DRM系统。
> 在过去的25年里,微软以以下方面闻名:
这确实没错,但你的表述中有一个漏洞。在过去的15年里,微软:
– 采用开源/自由软件并为多个项目做出贡献(例如2012年的Linux https://www.phoronix.com/news/MTEwNzE)
– 放弃了有史以来最糟糕的网页浏览器。他们自己创建的 🙂
– 放弃了ActiveX(29年前)和Silverlight(4年前)
+ 将.NET开放到更多平台,而不仅仅是Windows。现在它可以在Linux、Mac等系统上运行得很好。
+ 将许多原本封闭的软件开源化——.NET、Z3,甚至几周前还开源了WinUI框架等。
+ 转向云计算领域,开源软件与他们的云服务形成协同效应。
他们是否与政府进行腐败交易?是的,但其他大型企业也一样。制造令人尴尬的硬件本身并非犯罪。
他们是否仍在做很多见不得人的勾当?当然,但他们只是在过去几年才变得更糟。你以为这不会以波浪式出现,而是始终邪恶。
嗯,他们在相对较近的历史上曾有过短暂的低谷,尤其是在2010年代中期与开发者相关的问题。
在.NET Core 1-3时代——这个开源跨平台的.NET项目,现代、新鲜,显然是由开发者为开发者打造的。再加上Visual Studio Code,看起来很不错。
但一旦到了5.0版本,如果你深入研究细节,他们又回到了老一套的胡闹,首先是将Windows Forms和WPF硬生生地拼接到一起。这个项目的调性从“开发者为开发者”转变为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
Visual Studio Code 也是个奇怪的案例——它看起来像是开源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你获得的构建版本并非来自同一代码库,且如果你自行构建或分叉代码,法律上无法访问扩展)。
25 年?试试 40 年。
虽然我基本上同意你的评估,但我觉得Xbox还是挺酷的。
到目前为止,另一个Xbox不会推出的消息已经不是秘密了。所以,他们确实做出了酷炫的东西,但最终搞砸了。
我认为这并非Xbox硬件的最后一代,但他们肯定不会大力推广下一代产品。我怀疑他们会开始授权操作系统,并制定一套广泛适用的硬件规格。就像Surface一样,它将与其他设备共存。
本质上,3DO的商业模式在30年后终于被证明是正确的。请记住,3DO团队的许多成员最终都加入了微软……也许他们一直在玩长线游戏……
为什么?有简短版本吗?我不是玩家,所以对主机不太了解。
基本上,PS5的销量最近达到了8000万。Xbox Series X/S 估计约为 3000 万台。他们在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那一代失去了市场,现在无法重新夺回。
最近有很多传言称 Xbox 将成为 Windows 上的一个壳,只运行普通的 Windows 游戏。Xbox ROG Ally 采用相同方法的宣布为这一说法增添了分量。
他们如何在恰当的时机搞砸Xbox One的发布,导致十年后出现这一系列问题,真是令人难以置信。更糟糕的是,微软很久没有推出过大型AAA级独占游戏。如今他们开始大幅裁减游戏开发团队,最终可能变得更像Xbox问世前的微软工作室。
微软从未泄露或提及过此类信息。
然而,他们的战略似乎正全面押注于Game Pass。如果你订阅了Game Pass,微软并不在意你是在Steam Deck、iPad还是Xbox上玩游戏。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提到可能会向其他平台(如Steam)开放Xbox,以及为什么他们一直在将第一方游戏发布到PS5[0]上的原因。
若将此信息与他们停产自有掌机、转而将Xbox品牌授权给华硕推出ROG Ally Xbox的举措结合,不难推测他们未来可能会将Xbox品牌授权给任何有意生产主机的OEM厂商。Xbox One和Series X/S已采用Windows核心内核,这使得扩展硬件支持变得相对容易,且当前硬件本身就是基于AMD的半成品方案。
[0] 这引发了一些回忆:https://images3.memedroid.com/images/UPLOADED187/67a6bce7291…
作为一名Windows玩家,这简直是噩梦。
问题不在于Xbox本身,如果它只是一个独立设备的话,而是他们选择修改Windows以支持Xbox兼容API的方式,这些API比之前的Windows API更糟糕。
Windows游戏体验的恶化始于Windows游戏API的移除或废弃。
苹果和Ubuntu难道不在其操作系统中也投放广告吗?
没错,这也是我不用它们的原因之一。
我从2015年开始使用Mac,从未在其中看到过广告。
> – 制造令人尴尬的硬件,基本上没人购买(Zune、Windows Phone)
Surface 看起来很酷,但既然它运行 Windows,我永远不会使用它。它只是看起来酷,还是实际上是一个酷炫的设备?
除了能够运行任何常规的Windows应用程序外,它还拥有历史上任何平板电脑中最出色且最直观的用户体验。在众多其他功能中,窗口管理支持手势控制,而Internet Explorer还提供了一个替代界面,将标签页移至屏幕底部,以便更轻松地访问。
遗憾的是,Windows 10 移除了 Windows 平板模式的所有优秀部分,但其理念如此出色,以至于苹果至今仍在逐步借鉴其界面设计元素应用于 iPad。
Linux 在大多数 Surface 设备上运行得非常流畅:
https://github.com/linux-surface/linux-surface/wiki/Supporte…
这里或那里有一些常见的限制,就像大多数笔记本电脑一样;但除了少数几款顶级设备外,它与大多数设备大致相当。
很好,但我也不打算运行 Linux。
你通过不回答实际问题来回答了我的问题。它真的是一款酷炫的设备吗?
你明确表示“既然它运行 Windows,我绝不会使用它”,而我正是针对这一点进行了回应。如果你以“运行MacOS/iOS”作为条件,那么你接下来的问题对所有非苹果设备来说都是多余的。
无论如何,没有人能回答你基于主观意见的问题。去西方国家任何城市的数十个自助终端机上亲自测试(或,如果不行,看看YouTube视频),自己判断吧。
[删除]
如果你不想得到回应,就不要提出或发布假设性的尖刻言论。
这不是Reddit。
> Linux在大多数Surface设备上运行得很好[…]这里或那里有一些常见的例外,
我们看的真的是同一张表格吗?最近几款型号在支持矩阵中充满了问号和叉号,许多新旧型号似乎都需要使用linux-surface内核分支才能实现关键功能,如触摸屏甚至部分触控板,你不能随意安装自己喜欢的发行版。
与我在家中运行 Linux 的令人失望的经历相比,我认为这更像是一个星号雷区,除了少数 Surface Laptop 型号。
你是否错过了 Surface Pro 最新版本之前的全部列?
或者其他硬件型号的表格,其中所有版本都能正常工作?
如果确实如此,那么看来我们看到的数据并不一致。
我承认笔记本型号的表现更好,我之前也提过这一点,但我觉得你对与Surface品牌关联最紧密的设备形态的支持描述有些夸大:
Surface Pro 10的5G版本(倒数第二个)完全无法使用,SP8-10需要一个内核分支仅用于键盘和触控板(!),SP4-10需要它用于触摸屏(SP4是2015年),而自SP7(2019年)以来,摄像头完全无法工作。
别误会,我仍然在我的设备上运行Linux,并且愿意为某些值得的硬件调试自定义内核。我只是无法认为这“运行得完美无缺”。
他们难道不值得原谅吗?他们把那个一团糟的JS变成了神奇的TS,难道不值得原谅吗?
我不知道你过去十年都去哪儿了,但很明显,他们一直被这样看待。他描述这种看法,却被你嘲笑,这真是太过分了。
微软还拥有领英、GitHub、TypeScript、NPM(NPM!你在哪里托管你的依赖项?)、游戏和OpenAI。
我喜欢他们投资的每个领域都是实际上的垄断。
>领英,[…] NPM […] 和OpenAI
尊敬的法官,我不再陈述了!
我同意你的观点
而如今他们甚至参与了种族灭绝,并热衷支持法西斯主义的美国独裁者特朗普,这简直不能再不酷了
微软长期以来只关注商业。任何美德的表态都只是营销手段。
几年前,他们得意洋洋地宣称自己的人工智能系统(大语言模型(LLM)之前的东西)能够实现巨大的石油产量,同时又宣传一个清洁、绿色的未来。
就像一半投票支持他的美国人一样……
每一家大型公司,无论他们愿意与否,因为如果他们不屈服……
这是典型的HN低智商评论。
苹果和微软似乎是截然不同的公司。苹果天生时尚酷炫,偶尔也会失误。即使在科技圈,他们也享有良好声誉,尽管他们对开源社区的态度最多只能算漠不关心。
微软是操作系统提供商中的沃尔玛,恰巧收购了一个流行的Git托管网站,并短暂地做出了一些看似不那么糟糕的表态。
在酷炫程度上,微软的巅峰期恰好是他们聘请《老友记》剧组来推广其操作系统的时候。
> 即使在科技圈,他们也享有良好声誉
等等,真的吗?
我主要记得:
– 一个被忽视的桌面操作系统,质量逐渐下降
– 像Vision Pro这样缺乏方向的产品,似乎未能实现作为“让开发者兴奋”的 premium SDK 发布所描述的目标
– Apple Intelligence 的艰难起步,Siri 被削弱等。
– 缺乏亮点的iPhone发布,以及对Liquid Glass的诸多嘲讽
这是计算和电池性能的最佳选择,这当然不是小事,但我认为最近很少有科技人士对苹果的产品或平台感到兴奋。
你忘了他们随操作系统捆绑分发数十年前的免费软件,因为苹果公司坚决反对用户拥有使用、查看、修改和分享该软件的自由。
有趣的是,我昨天才意识到我的macOS捆绑的bash版本是(曾是)2007年的,因为$BASH_ALIASES(在bash 4中引入)无法正常工作。
SIP显然是明显的反例。
如果你“基本上”只记得这些,你的记忆可真够挑剔的。你当然可以有偏见,但你忽略了数十年来无数成功的产品和服务。
我拥有过大量ThinkPad(Linux)、Dell(Windows和Linux)以及大量MacBook Pro,我可以肯定地说,苹果的硬件优势远超其他品牌。拥有一个类似BSD体验的操作系统也非常不错。我在工程领域工作了27年,在这段时间里,我经常听到有人说“Linux远远优于Windows”或“我更喜欢Windows”……但总体来说,是的,苹果的技术确实赢得了大量好评。
我不明白你的评论,你是指在哪个方面更优越?是在比较操作系统还是硬件?还是两者的综合体验?
如果两年前你问我关于Linux的看法,我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因为我现在使用的是不同的发行版和桌面环境,这完全改变了我的使用体验,尽管硬件基本相同。
我在苹果硬件上也运行Linux,这在你的比较中排名如何?
题外话: 你之前使用的是什么系统,现在使用的是什么系统?我们讨论的是笔记本电脑的使用吗?
当然,在美国科技泡沫中是这样,如果你和那些没有使用Mac长达30年的人交谈,你可能会听到不同的故事。虽然苹果制造了优秀的硬件,但他们也有很多失误,尤其是在最近几年,这与微软在其领域的情况非常相似。两者都靠过去的成功和熟悉度维持现状。我理解,我的许多同事会像观看游戏发布会一样关注他们的发布会。从我的角度来看,自iPhone/iPod Touch以来,他们就没有推出过令人兴奋的产品,但我没有钱购买像Mac Studio或他们的VR头显这样每件价值数千美元的玩具,所以也许我错过了什么。
Mac Mini对我来说很令人兴奋。一款低成本、低能耗的台式机,做到了它应该做的事情。
这款VR头显的失败程度如此之高,以至于我认为它可能反而没有损害苹果的声誉。因为没有人会说“天啊,这个苹果的VR设备真糟糕”,因为根本没人见过它。
> 但我认为,最近很少有科技人士对苹果的产品或平台感到兴奋。
而且可能更少有人考虑切换到其他替代品。苹果,不管好坏,通常都是最不坏的选择。
你得付钱让我用苹果、微软和谷歌的产品。这些组织都不好。
苹果和谷歌在主要产品上都使用不可变的锁定操作系统,这阻止了设备安全性的改进,例如IP和DNS过滤/阻止。
微软的用户体验一直在恶化。截至今日,Teams的最新版本显示我处于“日历”界面,但导航和内容界面均显示“聊天”。我已取消固定“日历”界面,因为我认为Teams更适合与内容互动。没有理由让它成为PDF查看器,毕竟桌面应用程序实际上可同时查看聊天和内容。
我理解为这些平台开发能赚钱或对其他产品必要。除非我必须开发支持这些公司的产品,否则我绝不会用个人收入支持这些组织。
所以你不使用智能手机吗?
直接使用苹果和谷歌,不。
我积极用个人收入投资于那些致力于提供可行替代方案的组织/企业。所有这些努力都在降低实现可行产品的障碍。从改进硬件设计到使软件处于稳定状态。目前正在等待一家公司从欧盟推出的手机。
选择了运行/e/OS/的Farirphone 4。是的,/e/OS/基于AOSP。这款手机有很高的可能性获得完整的后市场支持。这是我认为最接近与谷歌断开连接且稳定的手机。后市场支持将允许快速过渡。
与此同时,仍然投资于那些不想在智能手机市场帮助谷歌的公司和组织。这是一项长期投资。
我和许多人都不喜欢。
只有笔记本电脑就足够了。虽然目前出于大语言模型(LLM)、价格和便利性的原因,又切换回了苹果硅ATM,但一旦苹果硅上的linux达到一定成熟度,就会完全切换过来。
然而,如今不使用智能手机可能对身心健康有益。如果工作需要,理解这一点,但如果我没有得到报酬,为什么还要买智能手机?
在80年代,有投资人管理数十亿美元的交易,只用笔和纸以及座机电话!
我正好相反,从2015年到去年我才组装了一台新的游戏电脑。当然,我有一台工作用的MacBook Pro,但我的个人生活只靠手机/iPad就能应付。
在19世纪80年代,人们甚至不需要冰箱!
由于反垄断执法过于宽松,我们只剩下两种选择。
司法部/联邦贸易委员会/欧盟/东盟等机构需要强制拆分第一方应用商店、第一方支付系统、第一方网页浏览器和第一方即时通讯服务。他们还必须要求网页安装时不得隐藏菜单和弹出屏障。
如果这样做,我们将看到更多选择的涌现。
我们曾有三个选择,但人们对Windows Phone的喜爱程度不足以促使他们购买。(我曾拥有一部。)
还有WebOS、Symbian、BlackBerry和Tizen。打造一款人们愿意使用的操作系统非常困难。若想与如此庞大的成熟生态系统竞争,或许已到了难以实现的阶段。
仅限硬件
嗯,macOS 仍然是商业软件最丰富的 UNIX 系统。26 版本感觉有点失误*,当然,但我宁愿选择 macOS 而不是 Windows 环境。
* Xcode 26 其实挺不错的
Mac 可以(合法地)运行比其他任何计算机更多的软件。显然,macOS 应用程序可以运行,但你也可以在虚拟机中运行大多数 Windows 和 Linux 应用程序。还有一些 iOS/iPadOS 应用程序可以运行,一些 Android 应用程序可以通过 BlueStacks 运行。
> 但你也可以在虚拟机中运行大多数 Windows 和 Linux 应用程序。
这其实只是一个廉价的修辞技巧。如果算上虚拟机,Linux [0] 也能运行同样多的软件,但你无法合法地虚拟化 macOS,因此购买一台 Mac 是唯一合法运行其软件的方式,除此之外还能运行其他所有软件。从技术上讲你是正确的,但人们对
> 嗯,macOS 仍然是商业软件最多的 UNIX 系统。
并不是说你可以简单地在MacOS上通过虚拟机(或多层虚拟机)运行所有不可用的软件。这就像说PowerPoint是你唯一需要的软件,因为它是图灵完备的。
[0] 同样,Windows 也可以做到,只要你在 Linux 虚拟机中运行这些虚拟机。
不。
Linux 更好。
那条蠕虫已经转变了,至少五年前就发生了
当有人为桌面/游戏打造一个像SteamOS那样“开箱即用”的发行版时,我可能会很乐意切换
对于X86架构肯定没问题,但其他芯片组(如Apple Silicon,可能是ARM架构)在桌面使用上的体验还比较粗糙。
除了苹果联合设计的芯片外,我从未遇到过其他ARM芯片的问题。
哦,如果你在Mac上运行Linux遇到问题……那不是Linux的错。
但目前苹果ARM芯片占据了ARM处理器在笔记本和台式机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当然,Linux在嵌入式和半嵌入式场景下与几乎所有ARM(甚至RISC-V)处理器都能完美兼容,但我怀疑这里大多数人短期内不会将树莓派作为日常主力设备。
希望未来Asahi支持能有所改善,或Linux对骁龙X Elite的支持能稍作优化。
Linux在ARM设备上运行良好。问题在于缺乏优质(非苹果)ARM设备,而非Linux本身。
“苹果硅?”老兄,OS X在树莓派上运行得有多好?显然它是劣质操作系统。/s
> > 等等,他们真的这样做吗?
回音室仍在回响。人们说MacOS很好,因为其他人告诉他们如此。那些声称它更好的,没有在生态系统外做出真诚的努力来支持他们的说法。我被迫在工作中使用MacOS直到大约1.5年前,我对两者都有了解,它在开发方面是完全不合格的。它无法与Linux上的开发相提并论。
至于Windows?Windows 7/11可能仍优于MacOS(正如你评论中提到的“忽视”问题),但它可能与Win 11一样糟糕或稍好一些。
在我的业务领域(部分涉及家庭工作室支持),很难为新用户提供MacOS支持。
如果操作系统较旧,像FFMPEG这样的工具将无法与Audacity等软件兼容。要使用旧版本的FFMPEG,你必须猜测具体版本,然后安装各种开发工具进行编译,这远超普通“我只想录制播客”用户的操作能力。Audacity本身针对Mac平台的这一问题专门撰写了详尽的帮助文档。
如果你使用新 Mac,你会发现许多公司已放弃为每个新 Mac OS 版本进行认证的成本和时间投入,例如早期垂直鼠标制造商 Evoluent,该公司在数个版本前就已放弃支持,且不再支持其产品在 Mac 上使用额外鼠标按钮。
如果你想使用多个音频插件,必须处理特殊权限问题,尤其是插件未通过应用商店分发的情况。如果你想使用Zoom让远程技术人员控制你的屏幕,你需要找到并设置两个安全权限。
对于这四个问题,在Windows上,它们只是正常工作。
更新:如下面评论者指出的,有经验的用户与新用户有不同的体验,这并不否定我提到的具体问题,而这些问题我每月都会遇到,有时甚至每周都会遇到。
我从Cool Edit Pro和Fruity Loops时代就是制作人。过去二十年我广泛使用Windows和Mac进行音频和视频制作。我完全不明白你在说什么。
我提供了四个具体例子,这些例子在帮助新手处理录音室相关事务时经常让我感到困扰。你忽略了我的例子,并指出你拥有数十年的经验。为什么你一开始就指出你不是我所指的用户,并忽略这些例子?
苹果近年来确实表现不佳,在某些领域(如Siri、人工智能、iPhone每年都变得乏味)明显落后。但在所有FAANG公司中,我认为它是唯一值得信赖的,仅仅因为他们没有试图出售我的数据,并且在安全问题上保持一致立场。
蒂姆·库克用镀金雕像换取关税优惠,这似乎是个非常不好的信号。
为什么?这是一种相对廉价的方式,可以规避一个疯子的任性妄为,而幸运的是,他很容易被闪亮的物件分散注意力。
确实如此。不过这并非苹果独有——所有大型科技(及非科技)公司都以各种形式献上了贡品。尽管这违法,但似乎已成为政府的新常态。
这是否会导致政府要求苹果破解加密,尚待观察。我猜苹果在这方面可能有点优势,因为iCloud据说采用了端到端加密?
除非库克开始让ICE在苹果园区自由活动,否则我很难责怪他或任何企业主试图避开疯狂国王的视线。
他没有给他一座雕像,而是给他了一根金条。一根实打实的金条。上面还附有一块铭牌。
看来他们收到了通知。要么亲自给特朗普付款,要么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生意被毁。
我作为美国公民,不太清楚这对我有什么好处,但看来大多数民众就是想要这样。一旦规则确定,你只能遵守,否则就会面临那些虚构的关税,让你血本无归。对。
为什么?无论你对特朗普的看法如何,难道你不期望库克先生会玩这个游戏吗?他的唯一工作就是字面意义上和比喻意义上地克服一切困难,为股东创造价值。
> 因为他们没有试图出售我的数据
你确定吗?
他们内部使用这些数据进行营销和销售。
他们还利用这些数据发展自己的广告平台。
不能让用户免费找到你的应用。你需要付费来保护你的商标并在特定应用类别中保持领先地位。
此外,他们已经切断了与客户的直接联系,并插入自己作为中间商。他们也会将这些数据卖给公司。
苹果在人工智能领域落后,因为他们优先将私人数据保存在设备上,而非云端,但当今最佳(甚至较好的)推理模型仍需云规模计算,即无法在手机上运行。
我认为我们基本达成一致——这里只是澄清一下。
> 一个被忽视的桌面操作系统,质量正缓慢恶化
有趣的是,这句话在1998年完全可以用来描述苹果。
Mac OS 8于1997年发布,其面向用户的特性相当创新,尽管底层操作系统并非如此。在用户体验方面,它远超Windows 98。
我当时就在那里。
Mac OS 8 没有预emptive 多任务处理或有意义的地址空间保护。用户模式下的一次错误指针解引用就会导致整个系统崩溃,而一个没有 yield 的忙循环也会让整个系统卡死。
这两点都被技术人员普遍认为是过时且不好的。
到1997年,他们已经考虑用 BeOS 或 NEXTSTEP 取代它,并最终收购了后者,目标是取代 Mac OS。Rhapsody OS(一款基于NeXT的OS 8风格界面系统)已启动开发。此前,他们还曾尝试但未能成功开发下一代经典Mac OS(Copland)。
Windows 9x虽存在诸多问题,但具备抢占式多任务处理和更优的地址空间隔离机制。当时的Windows NT 4 Workstation也已问世,且性能远优于前者。他们确实又经历了两次版本更新才将其推向消费级市场。
> 他们确实又经历了两次版本更新才将其推向消费级市场。
更准确地说:他们又经历了两次版本更新,才推出一个带有价格标签(定价是微软的刻意决策)的版本,使Windows NT衍生产品也对非专业用户变得负担得起。
我认为事情没那么简单。NT的硬件支持不佳,且与大量9x软件兼容性差。这些都是微软当时认为的障碍。
如果只是从表面上看,确实如此。OS 8 内部是一团糟,拥有一个陈旧且设计糟糕的内核。Windows 98 在多任务处理、系统恢复、进程隔离等方面要好得多。而对于那个充满蓝屏死机的混乱系统来说,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然后是 NT,它让前两者看起来就像是儿童玩具。
这只是微软与苹果阵营的对比。若扩展到其他系统,Unix、BSD、BeOS等也远胜于此。
MacOS 8虽然界面漂亮,但绝非一个“优秀”的操作系统。
不记得98有蓝屏问题。我认为这是从NT4开始才出现的现象。
98只是崩溃,或者在重启前显示一些类似DOS的黑白界面。
编辑:嗯。根据维基百科,确实有。不过我还是记不起来了。
忏悔吧!忏悔吧!
1997年的标准来看,MacOS 8并不创新。我曾在PowerMac 6100/60上运行过它。它容易崩溃,Netscape 浏览器甚至能让整个系统崩溃,采用合作式多任务处理,作为最终用户,你仍需手动分配应用程序的内存大小。
这些问题在 Windows 98 上都不存在。
如果我们讨论的是 Liquid Glass、Siri 和 Vision Pro,那么我们对“技术人员”的定义可能不同。
依我之见,“消费电子爱好者”≠“技术人员”
他们做得并不算出色,但对于不想使用命令行的人,有什么值得推荐的呢?SteamOS,也许吧,哈哈。
> 我认为最近很少有技术人员对苹果的产品或平台感到兴奋。
也许你是在为自己说话?我绝对喜欢我的MacBook,M系列是我拥有过的最好的设备。
> – 一个被忽视的桌面操作系统,质量正在缓慢下降
真的吗?我没有注意到。
苹果智能的艰难开端正是让我兴奋的地方
….他们的工具非常炫酷,色彩鲜艳,按钮众多…而且大部分都能正常工作
“大部分”是不够的。苹果的用户体验依然不错,但开发者体验却糟糕透顶
令人惊讶的是,他们说服开发者相信,通过经过优化的Rosetta层运行非标准CPU指令集,在电池寿命或计算效率上与AMD处理器(甚至英特尔)相比,每磅重量的效率更高。但事实上,AMD处理器(甚至英特尔)已经足够高效且散热良好。
你的Mac上是否有应用程序正在使用Rosetta?你最好希望没有,因为ARM带来的那一点点效率提升会迅速消失。
这是个不切实际的观点。Rosetta的作用是在过渡期间维护兼容性。使用Rosetta时效率没问题。但这无关紧要,因为ARM过渡基本上已经完成。不幸的是,Windows并非如此。
除了性能和电池寿命更优(甚至比ARM版Windows更优)外,M系列设备通常更可靠,不像运行Intel(或较少AMD)的Windows笔记本。
再加上我们很多人都在云端,而云端使用的是ARM处理器,且价格通常具有竞争力,尤其是m7i和m7a。因此,在开发机器上使用arm64架构并非世界末日。
根据我的经验,云端是否采用ARM架构其实影响不大。即使在ARM架构的Mac上,当目标是ARM架构的AWS运行时环境时,我仍然需要在Amazon Linux的Docker容器中构建代码。
具体效率损失是什么?你是否了解,还是只是在断言?
>这无关紧要,因为 ARM 过渡基本上已经完成
“基本上”在这里承担了大量工作,但暂且不提这一点,A. 你错了,我最近遇到了 Rosetta 限速问题,B. 这根本不是开始项目的理由,只有在项目已经完成时才算理由。你基本上是在承认“是的,我错了,过去x年这都是徒劳无功,直到现在项目完成才算数”。但项目并未完成,这只是一个站不住脚的论点。
>除了性能和电池寿命更优(甚至优于ARM版Windows设备)外,M系列设备通常更可靠,不像运行Intel(或较少运行的AMD)的Windows笔记本。
具体数据是什么?因为我手头有性能/TDP数据,M系列表现不错,但并非压倒性优势。事实上,两者差异不大,M系列表现尚可,但目前AMD处于领先地位。可惜。
当M1过渡开始时,英特尔和AMD设备根本无法竞争,即使考虑了Rosetta的性能损失(https://www.macrumors.com/2020/11/15/m1-chip-emulating-x86-b…)。那才是与Rosetta相关的比较;自过渡开始已过去5年,如今如其他人所言,完全不使用Rosetta已成常态。MacOS即将停止对Rosetta的支持。
真正的差异在于效率。MacBook用户无需担心是否连接电源;性能不会因电源状态而变化,电池续航时间可达数小时,即使在高负载任务下亦是如此。偶尔可以找到AMD在某些基准测试中表现出竞争力的案例,但其功耗始终远高于苹果芯片。
AMD和Intel用户可能并不真正理解这种质的差异。在性能上甚至接近的同时,提供远优于对手的可靠性和电池续航,这让苹果硅处理器独树一帜。
请分享你的数据。我很难找到可靠的来源,除了YouTube视频或论坛帖子,但目前我找到的任何信息都没有与我的观点相矛盾。
几周前我从2019款MBP切换到新款M4 Pro,甚至不知道Rosetta未被安装(我以为它是默认开启并安装的),直到需要运行一个自2020年以来未更新的Go二进制文件。
我使用大量非标准软件(不仅限于浏览器),其中没有一个需要Rosetta。
我同意近期AMD芯片的能效与M系列相当(尽管我没有实物可对比),但据我所知,2020年的同类芯片并非如此?
苹果在这方面的营销努力非常令人印象深刻,证据如下:
>…我以为大家都同意2020年的可比芯片并不高效?
可能吧,但实际差距可能远小于项目辩护所声称的(例如AMD Ryzen 7 4800U)。
无论如何,由于添加了Rosetta翻译层,苹果M1芯片的效率不可能与锐龙相媲美。
> A. 你错了,我最近遇到了Rosetta的性能限制[…]
您能请定义并解释“Rosetta 限速”的含义吗?Rosetta 2 是一种静态二进制翻译技术,同时在运行时进行即时编译(JIT)优化。Rosetta 是否会在翻译后的代码中插入延迟槽或延迟循环?还是说它会插入那些会导致分支预测器持续失败的分支指令?还是其他情况?既然您似乎已经分析了特定的代码路径,这里备受尊敬的社区成员都迫不及待地想对反汇编后的代码进行详细分析。
在没有直接证据的情况下,此类主张的可信度与当地农贸市场蔬菜摊贩声称其出售的菠菜能治愈癌症的言论无异。
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公布数据?你只是在这里重复同样的论调,声称效率低下,只是用了更多文字。
对我来说,性能和效率一直很好。我从未遇到过 Rosetta 限速的问题。我手头有数据——相信我,兄弟。
零假设是苹果芯片并不更好。你只是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假设它们更好。你需要提供数据来证明这一点。
当然,它们确实不好,这很明显。苹果没有自己的指令集或代工厂,却随意发明某种全新的CPU技术,这毫无意义,他们只是在编造某种供应商锁定供应链方案。
> 因为我拥有性能/TDP数据
听起来你已经做了相关工作……为何不直接分享数据?我只是想看看你所声称拥有的内容。除非……你根本没有这些数据,只是在编造。
> 即使在科技圈,他们也有好感
真的吗?从我看到其他人意见来看,这似乎是两极分化的——要么是令人惊叹的、你永远都会使用的,要么就是有史以来最糟糕的公司。
作为开发者,我一直把Mac视为必要的恶——它们曾是唯一一款开箱即用的、经过打磨的类Unix系统,但你不得不忍受封闭的软件、荒谬的高价和散热问题。
如今随着Mx系列的推出,硬件确实出色,如果避开价格曲线中那些对内存收取天价的怪异点,性价比也相当不错。但你仍然必须使用他们的封闭软件堆栈和生态系统。
> 苹果天生时尚酷炫,偶尔也会犯错。即使在科技圈,他们也享有良好声誉,尽管他们似乎对开源社区持完全无所谓的态度。
这种对苹果的热爱似乎是典型的美国现象。
我不知道,我没去过欧洲。他们更喜欢Linux吗?听起来像天堂。
苹果电脑通常主要被媒体和音频制作领域的人士(以及一些潮人)使用。GNU/Linux有其非常活跃的用户群体,但事实上,它在非极客圈子中仍属于小众。
因此,我更倾向于说许多欧洲国家更倾向于微软,尽管至少在德国,我认为人们对微软软件中日益增加的监控功能深恶痛绝。因此,我认为微软生态系统的当前主导地位是脆弱的。
令人惊讶的是,至少在德国,我观察到微软计划停止为Windows 10提供更新(并迫使用户购买新电脑)的举措,已促使大量主流用户至少考虑转向GNU/Linux生态系统:
对于习惯于美国思维模式的人来说,这可能难以理解,但微软宣布Windows 10将是最后一个Windows版本,随后又打破这一承诺(特别是:尽管有此承诺,仍停止为Windows 10提供进一步更新),这一行为被许多PC用户视为近乎“叛国罪”——几乎不可原谅的罪行。特别是美国公司应该真正理解这一点(在德国用户眼中,此类承诺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如果你做出承诺却又违背承诺,这(我只是稍微夸张了一下)是该公司CEO(甚至董事会)应该因给公司带来的耻辱而自杀的事情。
在美国,很多人对微软也感到不满,不过我猜我们得看看这是否会转化为用户流失。
> 苹果电脑通常主要被媒体和音频制作领域的人士(以及一些潮人)使用。
说句公道话,这就是我所说的“时尚酷炫”的东西,这些才是时尚人士,对吧?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决策是正确的(我故意选择了“时尚酷炫”的描述,而不是“良好且技术扎实”)。
> 苹果和微软似乎是截然不同的公司。
它们是从事截然不同业务的两家截然不同的公司。苹果是一家硬件公司,微软是一家软件公司。这影响了方方面面(这也是为何两者并非本质上的竞争对手)。
不过我认为,两者在行为表现上从未有一方比另一方更优越。主要区别在于,在大部分时间里,微软所处的地位使其能够造成比苹果更大的负面影响。
苹果每天都在通过强制要求iOS系统仅使用Safari作为唯一网页浏览器引擎来造成伤害。
我们确实陷入了困境,不是吗?
我算是典型的“全斯托曼派”自由软件倡导者,但当我被《商业内幕》采访,解释为何微软不应放弃基于Chromium的浏览器引擎时,我的心情复杂。尽管Safari这类专有软件是垃圾,但它们至少能遏制Chrome的垄断地位。唉,我认为拥有几个专有系统比拥有一个单一的垄断系统更好。一旦苹果放弃了这个系统,谷歌几乎单方面控制互联网框架只是时间问题。
拯救我们吧,Ladybird,你是我们的唯一希望!
“Chrome的垄断地位”不是我的担忧,也不是苹果的问题。
问题在于苹果故意削弱其网络浏览器,并迫使其他浏览器制造商使用它,这阻止了任何使用硬件API的网络应用在iOS上运行——唯一的替代方案是为iOS制作原生应用,而苹果可以对通过原生应用进行的任何购买收取大量费用。网络应用威胁到苹果的贪婪,因此他们禁止其他浏览器制造商在其平台上使用除Safari以外的任何浏览器。
微软因将IE与Windows捆绑而被起诉并败诉,但苹果却因禁止其他浏览器在平台上运行而面临更严重的指控,我认为这要糟糕得多。这也是司法部起诉苹果滥用商业行为的原因之一。
嗯,这很烦人,因为我原则上同意你的观点,但有几件事你显然是错的。
我先从最严重的一点说起,这样你可以直接跳过:微软并非因捆绑浏览器而被起诉,而是因利用一个垄断地位来助长另一个垄断地位。苹果移动设备在美国市场的份额为57%(据我所知,这是全球最高的份额),与1997年Windows在美国桌面操作系统市场中高达96%以上的份额相去甚远。_那_才是垄断,而这种垄断在美国并非明确禁止,除非你利用它来进一步巩固在其他领域的支配地位:网络浏览器被视为另一个领域。
不过,虽然我原则上同意你的观点,但在实践中我真的不喜欢浏览器单一文化的想法。我们已经看到了WebUSB(这是真的)和Manifestv3的影响,没有人真的想要这些,但它们基本上是被强加给我们的。
有两种人:认为网络是应用程序交付平台的人,和认为网络是获取信息窗口的人。
沙箱越不严密,安全问题会随着时间推移越发严重(即使我们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系统也会越发臃肿。但第一类人因渴望“更好的”应用程序交付系统,无法看到更远的未来。任何能阻止他们的人或事物我都欢迎,即使我本人也不同意。
较小的恶魔。
这更复杂,因为所谓的危害相当有限(毕竟安卓或桌面用户使用PWA并不多),而最大的直接影响是“网络”的纯粹好处不再与谷歌Chrome的路线图画等号。所有人都从那些具有显著负面隐私和安全影响的提案未被采纳中受益,因此我们必须问,这里的负面影响是否超过了正面影响。
还记得微软因将IE捆绑在Windows中而被集体起诉吗?苹果的做法比这糟糕得多。司法部终于注意到了这一点,并正在起诉苹果,这是完全合理的。
对吧?他们通过要求部分网站迎合非Chrome浏览器引擎,实际上在限制谷歌对互联网平台的开发。
不,他们正在使某些类型的网络应用程序在整个iOS平台上无法实现,以便迫使开发者制作原生应用程序,从而能够从通过应用程序赚取的任何资金中收取相当大的比例。
美国司法部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并因此起诉苹果公司。
这种比较要复杂得多,因为它与微软对当时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个人电脑操作系统的控制密切相关,而且是在浏览器还是需要付费的商业产品、开源软件尚未兴起的时代。
这或许正是为何美国司法部(DOJ)并未以“苹果公司从事此类行为”为由提起诉讼。浏览器并未出现在指控清单中,我认为这是因为在随后的30年间,我们经历了若干关键变革:所有主流浏览器引擎均已开源,几乎无人质疑在桌面应用中使用标准库渲染网页内容的必要性,且统计数据显示几乎无人为网页浏览器付费。微软诉讼案的大部分内容是讨论他们如何串通阻止PC厂商捆绑其他公司的软件,但在此案中,苹果并未试图限制其他厂商在硬件上预装软件的决策,且用户似乎并未因缺乏PWA而感到困扰,因为PWA在任何平台上的使用率都微乎其微。如果有人在安卓系统上通过PWA赚取大量利润,却必须在iOS系统上支付苹果的应用内费用,那这将是一个更强大的市场扭曲论据。
实际的诉讼聚焦于苹果行为更明显地类似于90年代微软的行为:限制对NFC API的访问、限制游戏流媒体平台,以及限制WearOS手表与iOS手机或苹果手表与安卓手机的兼容性。与PWA不同,其他移动支付公司希望实现更紧密的集成,用户希望有更多游戏选择,或希望像Garmin设备那样与Apple Watch实现同样紧密的集成。我不知道司法部(DOJ)的案件有多大胜诉可能性,但至少在这些案例中,很容易证明存在一个受影响的真实市场,而要论证PWA市场会突然出现,或谷歌因在iOS上使用WebKit而被剥夺Chrome收入,则困难得多。我了解技术层面的论点,但从法律角度而言,要论证司法部应因苹果滥用市场份额五分之一的主导地位而允许谷歌将市场份额提升至90%以上,似乎颇具挑战性。网络环境唯一可能因此受益的情形,是存在某种协调一致的同步行动。
>浏览器并未出现在指控清单中
错误。
_"60. 多年来,苹果公司拒绝向用户提供超级应用,因为它认为这些应用会对‘现有应用分发和开发模式’以及最终的苹果垄断地位构成‘根本性破坏’。苹果公司担心超级应用,因为它意识到,随着这些应用变得流行,‘对iPhone的需求会减少’。因此,苹果利用其对应用分发和应用开发的控制权,有效禁止开发者提供超级应用,而非通过自身优势进行竞争。
_61. 超级应用是一种可作为平台的应用,支持使用HTML5和JavaScript等编程语言开发的较小“迷你”程序。由于采用大多数网页通用的编程语言,迷你程序具有跨平台特性,即在任何网页浏览器和任何设备上均可正常运行。因此,开发者可以编写一个通用的迷你程序,无论用户使用的是iPhone还是其他智能手机,该程序均可正常运行。
https://www.justice.gov/archives/opa/media/1344546/dl
由苹果公司以外的公司开发的浏览器引擎被视为“超级应用”。这与苹果公司在欧洲被起诉并败诉的案件相同,如今欧洲的iOS系统必须允许其他浏览器引擎。
>微软诉讼案的大部分内容讨论了他们如何串通阻止PC厂商捆绑其他公司的软件
这基本上就是苹果公司正在做的事情。
你可以试图否认这一切,但苹果公司正因多项指控被美国司法部起诉,其中之一便是其强制在iOS系统上所有网页浏览器中使用Safari。
我真的不在乎苹果公司如何限制Safari的功能,只要他们允许其他更现代、更强大的浏览器引擎在该平台上运行即可。
是的,但这种行为的危害至少仅限于苹果用户。
不,并非如此。苹果公司迫使开发者编写原生应用而非网络应用,这使得苹果公司能够从通过应用产生的销售额中抽取相当大的比例。这就是为什么苹果公司因这一行为以及其他许多滥用商业行为而被司法部起诉。
我不想为开发原生应用的“特权”向苹果付费,也不想被迫不仅购买他们的移动设备,还必须购买一台完整的电脑来开发该原生应用,而这本可以作为网页应用实现。这正在伤害我,一个非苹果用户。
这就是为什么有这么多优秀的PWA应用程序适用于Android,而大多数公司都避免开发Android应用程序,只是告诉Android用户使用网页应用程序。
哦,等等,情况完全不是这样。
我的网页应用程序在Android上运行得很好,但永远无法在iOS上运行,因为他们拒绝实现我需要的API,而且他们也不允许其他人实现带有这些API的浏览器。
我拒绝向苹果支付费用并购买他们的硬件,只为在他们的封闭平台上开发原生应用,然后他们还能通过我创建的应用中用户的花费进一步榨取我的利润。
而美国司法部(DOJ)也认同我的观点,这就是他们起诉苹果滥用商业行为的原因。
你的网络应用在统计上无关紧要。如果PWA在Android上真的那么好,为什么公司还要开发Android应用和网络应用?
其中一个原因是,目前销售的大多数Android手机性能太差,你必须开发原生应用才能获得良好的性能。Facebook就是一个例子,他们很早就发现,由于低端Android设备的问题,他们不能仅仅开发一个基于网络的应用。
那么,所有那些伟大、开创性且受欢迎的网页应用都去哪儿了?
而说当前美国政府在任何问题上都与你意见一致,这并非你所暗示的积极意义……
人们使用手机的大部分功能在廉价硬件上作为PWA运行得完全没问题。
苹果基本上要为React Native、Flutter和其他所有跨平台垃圾负责。让我们用基本支持原生体验的方式为网页开发。在每个平台上都运行良好,除了iOS和iPadOS。
作为一家小型企业,我不想写三个单独的该死应用程序。我不想向客户收取更多费用来覆盖这一点。这是对每个人时间和金钱的浪费。
>你的网页应用在统计上无关紧要。
所以你认为我是唯一遇到这个问题的人?司法部显然不认同你的观点。
>嗯,其中一个原因是,目前销售的大多数安卓手机性能太差,必须开发原生应用才能获得良好的性能。
胡说八道。这与性能无关,完全是因为苹果公司滥用商业行为,不允许其他网页视图在其平台上运行,并故意削弱其浏览器以实现反竞争的贪婪商业目的。
>那么,所有那些伟大、开创性且受欢迎的网页应用都去哪儿了?
那么,你的目标接下来会移动到哪里?
>而说当前美国政府与你在任何问题上达成一致,并不是你所暗示的积极事情……
我没有说当前美国政府,而是前任政府下的司法部对苹果提出了指控。但我知道你不是在善意地辩论,所以也许我们应该同意分歧。
这些一直都是我的立场——当微软试图用Windows CE做这件事时,网络应用很糟糕,RIM也尝试过,Palm甚至苹果也一样。它们在移动设备上很糟糕,电子应用也很糟糕,等等
如果网络应用不在iPhone上的唯一原因是Safari,而Android上有其他浏览器引擎可用,且Chrome要好得多,难道你不期待在Android上看到优秀的PWA吗?尤其是考虑到它占据了全球市场70%的份额?
> 胡说八道。这与性能无关,完全是因为苹果的垄断性商业行为不允许其他网页视图出现在其平台上,并且故意削弱其浏览器性能以实现反竞争的贪婪商业目的。
这与iOS设备的性能无关,这是事实——因为苹果不会生产硬件性能低劣的设备。但Android设备中确实存在大量硬件性能糟糕的机型(其中大部分是销量较高的机型)。
但原生应用的性能确实优于基于网页的应用和网页封装应用。你否认这一点吗?
> 我没有说当前的美国政府,而是前一届政府下的司法部对苹果提出了指控。但我知道你不是在善意地辩论,所以也许我们应该同意意见不一。
我们中的一方没有查看司法部的投诉内容——其中没有涉及替代浏览器引擎……
>当微软尝试在Windows CE上实现网页应用时,RIM也尝试过,Palm也尝试过
哇,这可真是牵强附会。再次,缺乏诚意。
>难道你不期待在Android上看到优秀的PWA吗?
我期待,但结果可能因人而异。我甚至自己创建过一个。但你再次缺乏诚意。
>因为苹果不生产硬件性能低劣的设备
“你拿错了”证明你错了。
>那些硬件性能确实不佳的设备。
这与硬件性能比拼无关,但你显然在试图转移话题。再次,这是你的恶意。
>但原生应用的性能优于基于网页的应用和网页封装应用。你否认这一点吗?
这是另一个逻辑谬误。我对你已经失去耐心,你的评论毫无依据,除了对非苹果产品的憎恨。
>我们中有人没有查阅过司法部投诉的具体内容——其中没有任何涉及替代浏览器引擎的内容…
再次,你只是在胡说八道。
“投诉还指控苹果公司的行为超出了这些例子,影响了网页浏览器、视频通信、新闻订阅、娱乐、汽车服务、广告、位置服务等。苹果公司有充分的动机扩大其行为范围,以获取并维持对下一代设备和技术的控制权。”
https://www.justice.gov/archives/opa/pr/justice-department-s…
“影响网络浏览器”的部分正是我所描述的内容。
苹果已经在欧洲失去了这一点,因为欧洲也因同样原因起诉了他们,现在在欧洲的iOS设备上可以使用替代浏览器引擎。苹果在美国也会失去这一点。
你真的不需要回复。从现在起,我只会给你标准回复,因为我不想再浪费时间和苹果的吹捧者打交道。
所以你神奇地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创建出与原生应用性能相当的网页应用的人,该应用使用本地资源,采用编译为汇编语言并以这种形式交付的语言(iOS),甚至在当今的Android原生应用中也接近这一水平(是的,我知道Java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但这就是重点)?
你应该去Facebook或Google工作,他们都得出结论,他们的应用应该使用原生框架以提升性能……
这确实与硬件有关。大多数Android手机的性能统计上都很差(是的,我知道有些性能不错的。但那不是大多数人购买的手机),你的网页应用在这些设备上不会有好的性能。
顺便问一下,你的网页应用的ARR是多少?月活跃用户数?你是否在低端免费手机上测试过?
这并不是我在为苹果站台,你的网页应用很可能和历史上所有移动端的网页应用一样糟糕。我不会对原生安卓应用说同样的话。
我甚至不会读你的回复。
你真的不需要回复。从现在起,我只会给你标准回复,因为我不想再浪费时间和苹果吹捧者打交道。
他们都不尊重用户,他们的主要产品都是黑盒子,你不被允许修改、检查、理解等。
他们都是“技术友好”的对立面。
但我还没遇到过有人说:“哦,Friends里的Rachel和Chandler……也许Windows确实很酷!”它不酷,它什么都不是。苹果在设计师和创意人士中很流行,而Windows是你可能在无聊的工作中使用的系统。微软唯一“酷”的地方是在游戏玩家中。我认为你的“沃尔玛”类比非常贴切。
这个笑话本意是说“酷的巅峰”其实非常无聊。哈哈。
> 苹果天生时尚酷炫,偶尔也会失误。即使在科技圈,他们也享有良好声誉
天啊。有时候提醒自己还有人这么想,也不错。
在我的办公室里,只有像我这样也做Windows开发的同事,才会使用搭载Windows的ThinkPad。
其他人全都使用苹果设备。
GNU/Linux只存在于本地虚拟机中的容器,或云服务器实例上。
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苹果设备就意味着我们对苹果有好感?
我整天在Mac上开发,家里还有两台Mac。为什么?
* 我不想让全家都改用Mac,而且我想让各种家庭和iMessage功能都能正常工作
* 公司所有开发人员都使用Mac,我不想为一切使用WSL等工具设置自己的独特配置。
* 在美国,许多企业强制用户使用Android版本的“应用”(而非通常可正常工作的网页版本),这些应用常被外包给海外团队开发,且高管们不使用Android,因此当这些应用表现糟糕时无人负责。
* Windows 近期也屡屡令人失望(开始菜单中的广告、越来越笨拙且糟糕的设置界面),因此他们未能成功吸引像我这样的人,这削弱了我切换系统的热情。
* Linux 确实很酷,但我太忙了,不想把一个项目当作日常使用的电脑。
我对蒂姆·库克的苹果公司只有鄙视,对他们毫无好感。除了可能的“快捷指令”(他们收购的)之外,他们从未在任何平台上推出过真正有创意的智能功能,而即使是“快捷指令”,他们也花了三年时间才允许我实现无人值守的自动化操作。
> 在美国,许多企业会强制用户使用其开发的Android版本应用(而非通常可正常运行的网页版本),而这些应用往往由海外团队开发
我尚未见过这种情况。
此外,我推测这些企业对iOS开发也会采取相同做法?你为何会认为他们不会这么做?
> 你会认为他们不会这样做,这很奇怪。
关键是,无论一个或两个都外包,如果 iOS 应用程序出现崩溃或布局错误,副总裁或首席执行官会立即找你麻烦,因为他们都亲自使用 iOS。而公司中拥有 Android 设备的最有影响力的人通常是某个 IT 经理。
因人而异,但这正是我前两份工作中发生的情况。例如,在一家公司,我们外包了两个平台,但Android应用完全在印度开发,而iOS团队则由一家美国承包商监督和领导,我们可以(而且经常)与他们沟通。
当然,此类“商业”应用中只有极少数是原生应用,90%都基于某种跨平台框架。但当粗心大意和缺乏技能导致延迟、竞争条件、漏洞等问题时,iOS版本往往会受到更多关注。
附言:我完全相信,在Android更占主导地位的国家,这种动态要么不存在,要么实际上是相反的。在美国,除了谷歌之外,几乎每家公司的组织结构图中,iOS用户都占据了前80%的位置。
尽管很少外包,但十多年的科技行业经验表明,Android几乎普遍被视为二等公民。有些公司根本不屑于支持它,大多数公司Android团队的规模仅为iOS团队的1/5到1/3。
我像许多开发者一样,在入职第一天就领到了一台MacBook Pro。我尝试使用MacOS(我曾是一家设计公司的Mac系统管理员),但当我能在上面安装Windows时,我感到更开心。Finder是个笑话,MacOS的许多其他方面也同样愚蠢。当然,Windows也有一些垃圾,但它缺乏我讨厌的苹果产品那种自命不凡和荒谬之处。我还在笔记本屏幕上的白色发光苹果标志上贴了一个红色圆圈划掉的贴纸,因为我对苹果非常反感,作为系统管理员,我对他们的产品和操作系统太过熟悉了。
这在不同地区有很大差异。在美国的一些地区,苹果无处不在。而在其他地方,它足够罕见,以至于在野外看到它时值得一提。
啊,还有什么比公司分配的工作设备更时尚和酷炫的呢?
是的,当我读到那句话时,我忍不住笑出声来…
> 即使在科技圈,他们也有好感
只有那些不需要为苹果生态系统开发的人才会这样。
我以前也这么认为,我不会急着申请微软,但我确实注意到各种部门、工作室、股价增长以及可比的RSU套餐,这些都让我完全忘记了它过时的品牌和关联。
哈哈
[删除]
微软与政府关系如此密切,贿赂根本不需要。
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硬件对微软来说并不是核心业务。
你忘了提游戏部门。
微软收购了大量游戏开发商,搁置几年后关闭子公司并裁员。
我猜通过收购制造噱头、提升估值比开发真实产品更赚钱。
我开始认为使用微软服务(包括GitHub)目前是道德上可疑的行为。我无法支持微软目前随意裁员的行为。
是的,整个Xbox部门一直混乱不堪,尤其是在ABK之后。
然而,Xbox加上微软游戏工作室,仍然是最大的AAA游戏发行商之一,他们占据了足够大的市场份额。
因此,他们现在凭借跨平台游戏主导了PlayStation排行榜。
许多微软的反对者并不清楚他们在游戏行业中已经变得多么强大,无论裁员与否。
SteamOS会一直存在,直到微软决定像处理上网本那样,将所有游戏从Steam中移除,或者微软想到其他什么办法。
因此,我经常抱怨Valve应该继续努力让开发者直接针对GNU/Linux进行开发,而不是将Windows游戏进行移植。
我不会对Steam登陆Xbox感到惊讶
微软唯一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的前提是他们能从每笔销售中分得一部分利润。
他们已经在其Xbox PC应用中添加了对Steam的支持。
https://www.theverge.com/news/690967/microsoft-xbox-app-wind…
认为他们会在下一代Xbox中添加Steam支持并不牵强。他们在主机战争中一直垫底,这种状况已持续了大约两代产品。我认为他们并非出于善意,而是处于“乱枪打鸟,看什么能成功”的阶段,最终可能会放弃并退出市场。
> 微软正在收购大量游戏开发商,随后关闭子公司并裁员。
更正:微软甚至在关闭拥有成功游戏的工作室,比如Tango。
微软正在收购大量游戏开发商,暂停运营几年后,关闭子公司并裁员。
听起来他们只是收购了知识产权。
这不禁让人怀疑,这只是老掉牙的EEE吗?
我很高兴Gitlab仍然是一个选项,它就坐在那里等待吸收市场转变,如果微软走错了方向。
我看到越来越多的人转向Codeberg。
或者更好,再次宣称完全主权,并在自己的硬件上安装Forgejo(https://forgejo.org/)。
你将获得与 Codeberg 相同的体验,因为 Codeberg 实际上运行在 Forgejo 上
人们使用这些托管平台不仅仅是为了 Git 体验,还为了社交功能和可发现性。
Forgejo正在努力定义和实现联邦功能,添加跨Forge互动、社交功能和发现功能:https://forgejo.org/faq/#is-there-a-roadmap-for-forgejo
还可查看 ActivityPub 协议扩展以支持锻造联合,详见 https://forgefed.org,该扩展可能已被纳入 Forgejo 联合支持的路线图 [0],待其完成基本 ActivityPub 协议支持后实施。目前 ForgeFed 仍需进一步完善,同时也需要开发者社区的协助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0] https://codeberg.org/forgejo-contrib/federation/src/branch/m…
用于托管和发布代码或许可行。
但 GitHub 的真正优势在于其作为全球社交平台和协作工具的地位。
从这个角度看,我所知的唯一成熟替代方案是 Radicle
– https://radicle.xyz/
这是人们忘记的关于 GitHub 的事情。它的流行并非因为它拥有市场上最好的工具。它流行是因为网络效应。它是开发工具的社交网络。
我并不真的想使用微软的产品,但我使用 GitHub 的原因与使用 LinkedIn 相同:因为在这些社交网络上保持可见性对我的职业发展有益。
没错,这就是为什么大家仍然留在Sourceforge。我也会定期查看Freshmeat以获取更新。
是时候离开GitHub、LinkedIn,甚至理想情况下离开NPM了。微软正在污染地下水。
> 是的,这就是为什么大家仍然使用Sourceforge。我也会定期查看Freshmeat以获取更新。
Sourceforge和Freshmeat并不是社交网络。而且,其他社交网络尽管很受欢迎,但也曾崩溃过,比如MySpace。
> 是时候离开Github、LinkedIn,甚至理想情况下也离开NPM了。微软正在污染地下水。
正如我所说,我不想使用微软的产品,但为了职业发展,我需要在这些社交网络上保持可见度。
这也是为什么使用LinkedIn、GitHub(和Discord)几乎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原因。
这种理念在原则上很棒,但如果你因为在雇主市场中缺乏存在感而难以找到工作,那么你就是在没有职业的情况下实践职业道德。
我是一个坚定的微软反对者,就像我那些经历过90年代微软的同行们一样。但我也有家庭要养活,账单要支付。有时现实主义会胜过理念。
目前我在五个不同的开源项目中都有待处理的PR。我的工作效率受到限制,因为我需要记住三到六周前提交的PR的所有细节。
我不得不承认,尽管我并不喜欢GitHub垄断所有项目,但如果我不得不跨六个不同的托管平台跟踪收件箱,我的效率会更低。
如果你创建了类似Mastodon的系统,让通知能在不同实例间传播,我或许能接受。但没有这个功能?不,我还是算了。
联邦系统(如Mastodon/ActivityPub)的问题在于,依赖传播机制会损害可用性和可发现性。[tangled.sh](https://tangled.sh/)之于联邦化代码仓库,就像Bluesky之于Mastodon,它通过AtProto协议实现去中心化,同时不牺牲用户体验。
有一个专门针对代码仓库联邦化的 ActivityPub 协议扩展,名为 ForgeFed。这是一个由 NLnet 资助的项目,通过欧盟下一代互联网计划获得资金。但该项目正面临困境,因为缺乏社区支持和实现者提供反馈以帮助完善和成熟规范。
https://forgefed.org
这是一个很棒的软件。我将其部署在 Docker 容器中,并在自己拥有的几台机器上运行了他们的 CI 运行器。到目前为止,使用体验非常不错。
OneDev (https://onedev.io/) 同样支持自托管,且运行良好。
对于许多人来说,自托管一个流行 Git 仓库的托管成本过于高昂。
界面看起来与Gitea非常相似。它们有关系吗?两者如何比较?
Forgejo是Gitea的分支。
我喜欢Codeberg,但他们正面临增长和扩展的挑战——如果大家希望Codeberg成功,就需要慷慨解囊。
那里对私有仓库有很大限制。
在我合作的企业中,我看到越来越多的人迁移到自托管的 Gitlab,而不是几年前。即使是依赖 Azure 的组织也是如此。
不过我认为这其中也存在一些风险——越来越多的功能被限制在企业版中。人们试图通过各种方式绕过这些限制,但体验并不理想。例如,尝试通过管道阶段强制合并请求审批。
Gitlab对我来说并不是一个可行的选择。他们的定价简直离谱。
此外还有Codeburg/Forgejo,对于atproto爱好者来说,tangled.sh是一个新面孔,感觉可能不错。
还有Gitea(最初是Forgejo的分支)。
你是说 Gitea 最初是 Gogs 的分支吗?
这些项目的传承关系是 Gogs => Gitea => Forgejo
> 以及 Gitea(最初是 Forgejo 的分支)。
我认为这不正确。请参阅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itea#Forgejo_fork。
相反,Forgejo 是 Gitea 的分支。
作为 Deno 用户,这条消息也让我更看重 JSR 的价值。(相较于 npm 的所有权而言。)
在 GitLab 几乎每月更改界面后,我离开了那里,使用起来仍然非常繁琐。
是的,只要你不看他们的定价 :/
https://www.opencode.net/
我认为 Gitlab 未来也会处于相同境地。只是时间问题…
这很有趣。没有人抱怨缺乏免费的跨平台桌面图形用户界面(GUI)性能分析工具,适用于Go、Python、Ruby、Elixir等语言。不知为何,我们只是接受这些语言仅用于网络服务、网络应用和命令行工具。
微软将“锦上添花”的桌面图形界面功能保留在其专有生态系统中,而其他一切都已开源,这有什么问题吗?包括社区构建自有图形界面和开发工具所需的底层组件,就像JetBrains通过Rider所做的那样。
> .NET 现已实现跨平台,但前提是不会影响 VS 的销售。图形界面工作负载和性能分析工具仍主要限于 Windows 平台,仅在 VSCode 上部分支持,且 VSCode 同样采用与 VS 相同的许可证。
在 HN 上,我经常听到有人认为将 .NET 与 Windows 关联是过时的观念。
编写JVM语言时,我感觉开发体验在任何操作系统上都差不多。但似乎这不能适用于.NET?
如果你在编写服务器或网页应用,那么它运行良好。
Visual Studio尚未移植到Linux或Mac,你需要使用Rider或VSCode。如果你使用JetBrains开发Java,那么无论在哪里使用Rider都会感觉良好。
图形用户界面库的情况相当棘手。在许多方面,它比其他语言的库先进得多,但他们最新的尝试并不如旧版的Windows专用API出色。但又有哪门语言会因其出色的原生图形用户界面库而受到赞誉呢?
我不是说微软很酷,但同时我认为评判标准不同。
我不明白为什么对Visual Studio有如此执着。
我们对Java、Rust或C等语言并没有同样的要求,每种语言都有优秀的IDE,而这些IDE并非由语言维护者开发。
Java的IDE历史上一直由语言维护者开发。
NetBeans 是 Sun 公司收购的产品,Sun Forte 是其在 Solaris 系统中的“专业版”,而 Oracle 仍在 Solaris 和 Oracle Linux 环境中维护该产品。
Eclipse 是 IBM 基于 Visual Age 产品重新编写而成的,最初使用 Smalltalk 语言开发,IBM 至今仍是 Java 供应商,并拥有自己的实现版本。
我多少能理解这种情绪。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微软作为操作系统供应商存在利益冲突。他们需要证明自己不会滥用这种地位。这使得他们处于必须超越常规标准以通过考验的境地。
关于 GUI 库的情况,你是指他们终于开发出跨平台的解决方案了吗?具体是什么?
他们尝试过,通过将Xamarin Forms分支为MAUI,但即使如此,他们也忽略了Linux。不过,它确实很粗糙,以至于许多项目只是将其作为Blazor的增强型网页视图使用。我预计它最终会与WinUI 3一起进入静默维护模式。
Avalonia是目前.NET中跨平台UI的首选库。但微软自己的应用程序正在转向Web技术栈,这显然是“说一套做一套”的典型案例。
.NET中实际上存在一个更好但知名度较低的开源库:Avalonia。查看其应用程序库。Avalonia 是 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WPF)库的跨平台版本。它非常适合桌面应用程序,许多商业软件都使用它。
MAUI 似乎支持 Windows、Mac 和移动设备,但不支持 Linux 发行版(除非算上 Wine)。你可以使用 Web 堆栈实现真正的跨平台支持。
可以。DX 在后端和命令行工具方面,使用 VS Code 在 Mac、Linux 和 Windows 上的体验基本一致。我每天都在 Mac 上使用 C# 进行后端和命令行工具开发(这些是雇主提供的开发机器)。DX 与 Go 和 Rust 处于同一水平(至少在 dotnet CLI、LSP、调试器方面,我无法评论 profiler,因为我从未使用过它)。我最喜欢 Rust 的工具链,但 dotnet CLI 也不遑多让。
从语言和标准库的角度来看,C# 处于最佳位置。
嗯,我并不是最熟悉.NET的人。
我们在Linux主机上的基础设施中运行着几个.NET应用程序,这和其他事情没什么两样。
但在某些情况下,例如PowerBI,它会引入一个依赖项,然后就变成了Windows专属,甚至连Wine或Proton都无能为力。对于某些应用,比如PowerBI嵌入式网关这样的“傻瓜式”SQL代理,本应是这样。
我认为Proton和Wine在游戏领域的成功模糊了Linux社区的视线。贡献者们在这些项目上做了出色工作。然而,Windows的游戏API只是其庞大API体系中的一小部分。
游戏基本上是独立程序,它们并不依赖深度集成的Win32组件。它们甚至不使用Win32的标准UI组件。借助Vulkan,将DirectX移植变得非常可行,而这正是艰巨的工作。游戏中没有DCOM服务器或OLE组件,而这些正是Windows API变得庞大且有时复杂的地方。然而,商业应用程序却高度依赖这些组件。
.NET在Windows或Linux上的服务器部署体验基本相同。开发工具体验在Windows上拥有更多选项。
基本上不能这么说,对于.NET而言。
它目前支持Linux作为服务器运行的目标平台。但它对运行桌面软件和开发的支持非常糟糕。
它支持 Linux 作为控制台应用程序的运行目标,这些应用程序可以是服务器、后台应用程序、systemd 应用程序等。因此,除了 UI 应用程序之外,其他应用程序均支持。
在 Linux 上使用 Rider 进行开发体验也非常出色。我认为你需要更具体地说明投诉内容,因为我对微软在许多方面的做法也有很多不满,但未能理解你的具体意思。
你可以使用Avalonia来开发跨平台的.NET应用程序。
Windows的GUI组件高度依赖于Win32以及Windows核心API的工作方式。因此,期望微软将.Net Windows Forms等内容移植到其他平台是没有意义的。不过这些组件是开源的。也许通过一些完善努力,Wine可以运行它们。
我本人是Avalonia UI的用户,但不想提及它,因为微软本身并未对它的存在做出任何贡献。Avalonia在Linux上的UI渲染并非微软技术,因此我认为赞誉应归于Avalonia团队以及开发Skia(谷歌?)的人。
可以在Linux和macOS上正常运行SDL,通过X或Wayland将视觉效果渲染到屏幕上。
我喜欢C#,.NET在某些特定用例(如REST API)中非常出色,但有太多东西根本无法正常工作,或者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实现。
MAUI一团糟。
Blazor 绝不会成为全栈 web 应用的通用解决方案。即使一个小型应用无需下载 10MB 的 WASM 代码,其开发体验也糟糕透顶,性能同样令人失望。Elixir Phoenix 仅凭一小部分预算开发,却已遥遥领先。
C# 热重载功能多年来一直存在问题。我怀疑它永远无法达到 JS 搭配 Vite 时的水平。
最小化 API 是个好主意,但四年过去了,基本功能如验证仍缺失(将在 .NET 10 中实现)。
他们投入了大量精力开发 Aspire。虽然很酷,但它比核心功能更重要吗?
如今随着 AI 的发展,微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分散注意力,我开始后悔当初选择 .NET。
MAUI现在只是Blazor项目的简单封装吗?
.NET现在是跨平台的,但只要不影响VS的销售——我认为微软并不在意,就像他们不在意GUI工作负载一样,因为他们现在唯一关心的是让开发者在Azure上运行他们的应用。你不需要VS来开发这些云端.NET应用,也不需要前端框架如Forms、Xamarin或MAUI。看来C++也不是他们感兴趣的投资方向,因为用C#更容易让开发者转向云端。
为什么人们需要为公司编造拟人化的叙述?不要成为任何公司的啦啦队,使用对你(和环境)最好的东西。
我是在微软技术栈上建立我的职业生涯的,我将成为他们的啦啦队,不希望他们衰落或停滞,因为我将不得不切换技术栈。
我不明白那些只是消费者却没有实际业务需要支持微软、苹果或其他公司的群体。
同意,但显然公司吹捧行为永远不会消失。
就像吹捧美国总统的行为不会消失,但如果你环顾四周,你会看到像瑞士这样的直接民主国家,它们在没有这种行为的情况下也能正常运作。
他是创造观点还是只是转述他人想法?我看不出来他在辩论,更多是在报道。
微软不再糟糕只是零利率现象。今天的消息比GitHub不再独立要糟糕得多。听起来整个开发部门都被并入这个“核心AI”业务单元。
当纳德拉宣布计划到2030年将公司收入翻倍时,很明显“AI化”将大幅加速,但现在他们不得不挤出更多自由现金流来覆盖所有AI资本支出,似乎这种趋势不会停止。Windows几乎成了恶意软件,他们对.NET工程团队的人员进行了极大幅度的裁员,情况只会越来越糟。
十五年前我就预测过,如果我们真的迎来一场血腥的人工智能革命,最可能的原因将是微软的过失,因为他们是“意外后果之王”。
第二种可能性是某个人工智能找到破解AWS的方法,窃取计算时间,很可能通过获取账单信息实现。
目前微软似乎正在缓慢领先。
> 微软作为“酷公司”的时代正在慢慢结束。
那是在三十年前。
萨蒂亚接任后曾带来一股新风,但显然现在这股风已经慢慢消散。
对我来说,这从来没有区别。他们曾努力给猪涂口红,但它终究还是猪。
更像是给蝎子涂口红。
这是他们的本性。要从组织中根除不良做法需要大量工作,而清除责任人只是第一步。一切仍会按不良分子希望的方式运转很长时间。
盖茨很糟糕。鲍尔默更糟。11年前他仍在掌权,而这家公司是他40年前帮助建立的。他们的性格就是这家组织的骨架。
给猪的错误一端涂口红 🙂
这对我来说是个谜:微软有足够的资金来纠正错误.. 却做不到。Windows生态系统就像东欧的农舍,动物们在破旧的拖拉机和生锈的拉达汽车之间出生、死亡。
这是公司戴上的面具,试图吸引那些不记得微软过去所有阴谋诡计的年轻一代。但他们根本没有改变。
让我最惊讶的是,如果萨蒂亚真的与前任管理层不同,他如何能在微软生存这么久。
我认为Jetbrians Rider和VSCode“足够好”,足以让微软停止为Mac投资另一款IDE。
我记得关于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让公司变得酷炫、现代、用户友好且开源友好的所有公关宣传。心想,哇,他一定也是个催眠师。
我简直不敢相信有这么多人说“微软现在是好人”或“微软现在热爱开源”。
微软在开源明显占上风时停止了对开源的公开攻击:
– 大多数服务器运行的是Linux
– 大多数手机和平板电脑运行的是Android
– 人们开始购买平板电脑而不是台式机
– 谷歌通过GSOC公开推广开源
– 大型企业定期将他们的工具开源
最重要的是,开发者公开讨厌微软阻碍行业进步(还记得IE6吗?)
因此,他们做了任何优秀企业都会做的事——他们顺应了胜利的一方。
如今,他们在开发者心中已拥有积极的情感联想,或至少重新获得了组织层面的认可,他们可以做企业最擅长的事——利用其垄断地位牟利,几乎没有竞争对手。
—
这里的核心教训是:- 企业本不应拥有如此大的权力。- 企业是无道德的,它们没有价值观、观点或信仰。它们是为优化目标而设计的系统。你永远不能信任一家企业——不是因为它们不可信,而是因为信任是人际关系中的概念,在人与系统互动中毫无意义。
我认为大型企业并非无道德,而是不道德。没有财富是通过遵守道德或展现同理心积累起来的。一旦这两者成为利润的障碍,它们就会被抛弃。
企业中的决策者确实常常缺乏道德。
我认为将道德归因于一个由许多人组成的系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这些人都可以随时被替换。
但我也认为,自上而下的等级权力结构本质上是有害的、虐待性的和剥削性的,所以你的观点是有道理的。合作社是一种更健康的结构。
如果Github/Copilot在编码助手战争中获胜并成为微软的下一个增长点,故事将完全不同。
我们不应忽视趋势的影响,这就像移动时代中的Facebook。
这是一个奇怪的评论。Xamarin从未相关过。GitHub历来专注于开源软件。Xamarin只是Windows开发者中一个奇怪的利基产品。与GitHub的核心受众几乎没有重叠。我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微软那些杂乱无章的技术并不是看待此事的正确视角。
Xamarin 的那位不是曾担任过 GitHub 的 CEO 吗?
其中一位确实是。
Miguel 从未担任过,现在专注于 Swift 和苹果。
是的,那是一个极其奇怪的决定。
你在微软的开发部门工作吗?我从这条评论中看到了组织结构图,哈哈
不,但我从MS-DOS 3.3时代就开始为微软平台编程,所以通过阅读大量文档、MSJ文章、MSDN、PDC和BUILD会议资料、播客等,我对整个运作机制有了深入了解。
等一下,微软曾经很酷吗?
是的。Xbox、GitHub、Sataya早期拥抱开源的时期,以及Zune(虽然不算酷,但我很喜欢这个产品)。
Windows 7还挺酷的,而XP尽管有诸多缺陷,但几乎无可匹敌。
我总是对这些评价感到好奇。比如所有Windows版本都会出现蓝屏并运行Microsoft Excel。对我来说,没有哪个版本特别糟糕或出色,也许在Windows 98服务包之后有所改善。
Windows Vista 提供了更合理的权限支持,使操作系统能够在某些驱动程序崩溃时继续运行,但发布时许多现有软件和驱动程序尚未更新以支持这些变化,因此它获得了糟糕的声誉。直到 Windows 7 发布时,人们才开始认可这些进步,因为大多数软件和驱动程序已经更新以支持 Vista 的变化。
Win98 糟糕透顶。我每月都会重新安装一次,作为常规维护。
Win2k 则好得多,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XP 初期有些坎坷,但到 SP3 时已比 2k 好得多。
我跳过了其他 Windows 版本直到 10。它一直很稳定。
Windows 98在驱动程序方面糟糕透顶,哈哈。
它虽然支持即插即用标准,但实际效果仅有五成,而且如果在安装驱动程序前先连接外设,可能会在安装过程中导致蓝屏死机(BSOD),甚至需要恢复整个系统。这种情况发生过多次,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我妹妹还演示过如何在电脑操作不当的情况下删除回收站,那可真有趣。
我也在OSX上经历了几乎与在Windows上遇到蓝屏死机(BSOD)同样数量的内核 panic 或在Linux上遇到系统卡死的情况(当以使用时间比例绘制图表时)。
所有操作系统都存在缺陷和问题,以我们目前对计算机的理解,永远不会有完美的操作系统,这很正常。
不过,我的批评并不包括那些监视你的操作系统(当这个时代被写入历史时,这将被视为一个价值数万亿美元的犯罪集团),这本身就是一个单独的抱怨。
我一直使用Windows 95直到几年前 :D。对我来说,这是更酷的版本,因为与Windows 3.11相比,它在视觉效果上有了改进。
我认为XP很有怀旧感,当时到处都是XP,但在我使用XP的时候,Linux仍然是最酷的……甚至Mac也更酷
> Windows 7挺酷的,而XP几乎无可匹敌
这很令人费解……你和其它系统比较过吗?
你难道没注意到微软在萨蒂亚接任后对开源软件的热爱吗?
没人真的相信那点吧。还是说他们真的相信了?
我们这些记得 EEE 时代的人可不相信
有人相信吗?!
这里和Reddit上都被造假得一塌糊涂。我清楚这一点。
你可以看看2014年的反应: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7524082 。总体上还是挺积极的!
那些在Windows机器上使用Linux而不是直接安装一个合适的Linux发行版的人。
当提到TypeScript时,你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
Rider和VS相比如何?
这是我目前还不信任AI来回答的问题。
我过去8年一直是.NET开发者,现在已完全切换到Rider。我唯一怀念VS的是顶部工具栏中快速导航查看文件中所有属性和方法的功能。其他方面都明显更优:
– 自动完成功能更智能(即使是免费AI建议也更好) – 跨文件重构通常更快 – 包管理无疑是最新性能差异。使用VS的“管理解决方案包”功能需要1-2分钟,而在Rider中不到10秒即可完成。 – 在VS中,调试器遇到断点/异常时总会有明显的延迟,IDE需要几秒钟才能实际显示。而在Rider中,这一延迟大约减少了一半。 – 内置终端比VS的更好,尽管不如Windows Terminal
Gemini代码辅助功能在Rider中是否可用?既然它是JetBrains的IDE?我愿意放弃VS2022转用其他工具,但VSCode的表现不够理想。
该功能存在,但几个月前我尝试时并不满意。不过最近应该有所改进。
> Rider 和 VS 相比如何?
除了桌面 UI 应用和可能的 Blazor WASM 热重载(其用户体验远落后于 JS/Vite 热重载)外,Rider 在其他方面都远胜于 VS。因此我避免使用 Blazor 热重载,转而使用 Blazor 静态渲染。至于 Web 开发资产的创建工具,包括 TypeScript,VS 的工具链远落后于 IntelliJ/Rider。
我早在迁移到 Linux 之前就已切换到 Rider/VS Code,很高兴发现它们在 Linux 上同样运行良好。我不太喜欢 JetBrains 内置的 AI 集成(我认为他们在这方面已经拖延了多年),但对 Augment Code 的 IntelliJ 插件感到满意,我将其用于 Rider 和 VS Code。
Rider是我进行开发工作的主要工具。
如果你从事网页开发,与VS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它几乎包含了WebStorm的所有功能。
VS – 如果你是Windows开发环境且希望拥有所有高级功能,VS是不错的选择
Rider – 具备JetBrains一贯的优质特性,是Mac平台上需要高级重构功能的最佳选择;界面偶尔显得略微杂乱(不过他们已对此进行优化)。
VSC – 不知为何,我总是回到VSC进行.NET后端开发。足够好用、快速且轻量级。与Node和全栈单仓库配合良好。
我建议选择VSC并尝试让它适应需求。若需要高级重构支持,可尝试Rider。
Rider 非常出色,是一个功能完善的开发环境。它获得了一流的支持,并且经常能够测试 dotnet 即将推出的语言和运行时的新功能。
它最大的问题是它不是 Visual Studio,因此对于那些在 VS 中生活了十年的用户来说,转移过来非常困难。
它去掉了部分冗余功能,并原生提供了部分Resharper的功能,而非作为扩展。
你完全可以将它作为主要开发环境使用。
没有人想要跨平台。
我从事该行业已有30年,其中10年是以业余爱好者的身份投入其中,那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互联网尚未普及的时代,我对该行业的关注程度堪称极致,甚至包括在初三时谎称自己是大手笔消费者,以获得《MacWeek》和《PCWeek》的免费订阅。
微软从未是行业中的“酷炫玩家”。
他们正在Windows上推出一项功能,该功能会每隔几秒钟记录你的屏幕!
这些人简直是坏透了。
> 他们似乎在各个方向上都尝试,包括GUI框架、Web、Blazor、Aspire,看看哪些能成功。
你能详细说明你为什么这么认为吗?我的意思是,对于GUI框架,微软显然把所有赌注都押在了WinUI3上,尽管他们没有废弃任何旧框架。我的意思是,他们的Win32 API仍然健在,MFC、ATL等也是如此。WPF偶尔也会得到一些小更新。
我也不明白你所说的“Web”是什么意思。ASP.NET或许是目前维护得最好的Web框架之一。你具体指的是什么担忧?
Blazor是微软对JavaScript的替代方案,其核心价值在于能够使用微软技术独家开发WebAssembly应用。你认为什么会取代它?
提到Aspire就更奇怪了。它是一个容器化框架,用于提升可观察性并管理分布式应用。具体重叠在哪里?
我感觉你的评论中存在很大困惑。你到底想表达什么?
> 我的意思是,对于 GUI 框架,微软显然将所有赌注都押在了 WinUI3 上,尽管他们并未废弃任何旧框架。
WinUI3 已经死了,哈哈。我尝试从UWP迁移到WinUI3,但它实际上已经死了。微软似乎没有团队在积极开发它,社区活动已经停止,最后一次构建会议也没有任何关于WinUI3的讨论,全是关于AI的内容。是的,你可以用WinUI3构建应用程序,但其开发和支持已经停滞,我无法为公司产品迁移到WinUI3找到理由。
他们并没有把所有赌注都押在WinUI3上,只有那些从未经历过自Windows 8以来所有重启的人才会相信这一点。
WPF在BUILD 2024上被移出了遗留模式,正是因为除了雷德蒙德之外,几乎没有人关心WinUI 3。
任何在该领域待得足够久的人,都见过 ASP.NET MVC 5、ASP.NET Core MVC(与 MVC 5 前身不兼容)、Razor Pages、Minimal APIs、Blazor 等。
因此,进行咨询时,根据客户团队被允许使用的 .NET 版本以及现有代码,决定使用哪些技术,这确实是一团糟。
Minimal APIs的设计初衷是吸引Python和JavaScript开发者加入.NET生态,但许多人认为这完全行不通,反而催生了大家自行构建控制器基础设施的趋势,以应对Minimal APIs泛滥的问题,甚至出现了类似MVVM的框架来解决这一需求。
Blazor 仅适用于仍停留在 WebForms 的团队,因为其构建 Web 界面的方法与 WebForms 类似,且适用于没有前端团队的 .NET 开发环境。
在分布式计算、微服务和前端团队盛行的时代,让团队采用 Blazor 并学习 C# 而不是 React、Angular 或 Vue,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至少他们已经采用了 TypeScript,这是 Anders Hejlsberg 决定重点关注的下一代语言。
Aspire 是一个已经转型的事物,现在他们试图将其打造成微软的 Pulumi,但所有人都必须用 C# 编写编排代码,因此仅对 .NET 团队相关。
Maddy Montaquila 在几个 .NET 播客采访中提到,他们正试图利用 Aspire 作为向 UNIX 环境推广 .NET 的手段,因为在传统微软环境之外,即使在开源近十年后,.NET 的采用率仍然很低。
这是我第一次在同一句话中看到“微软”和“酷”这两个词。
从技术上讲并不准确。在90年代和21世纪初,我们经常抱怨“微软,这不酷!” 🙂
> 他们似乎在各个方向上都尝试,包括GUI框架、Web、Blazor、Aspire,看看哪些能成功。
… 什么?
他们可以更好地处理原生框架,但其余这些完全无关。对于Web,MVC基本上已经过时,你可能想使用Blazor SSR。通过控制器访问Web API仍然受支持,但最小API端点才是热门。Blazor被视为一级产品。Aspire用于协助分布式应用程序的本地编排… 并且基于Blazor构建。
正是如此,现在尝试在企业项目中从所有这些选项中挑选最佳方案,这取决于他们使用的版本,而且没有预算用于更新。
关于 Wine,那还是个东西吗?
Visual Studio Code 似乎是他们除了 GitHub 之外的另一大开源项目。几乎所有人都使用它,大多数开发环境和用户体验都基于它。以前是 Atom,我记得。
虽然有些吹毛求疵,但 VS Code 与 Atom 并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尽管它确实基于 Electron 构建(而 Electron 确实最初是为 Atom 开发的)。
我的意思是 Atom 曾经是基础,现在是 VSCode
VS Code 并非基于 Atom 的代码库。
EGreg 的意思是,大多数开发环境和用户体验曾经基于 Atom,而现在基于 VS Code。
EGreg 并非想说 VS Code 曾经是 Atom,或基于 Atom,尽管我同意他的表述有些模糊,确实可能被如此解读。
我可没这么说!
我不明白 VS Code 为何被称为“开源推动力”。它在技术上是开源的,但开源似乎并非其战略重点。
并非全部都是开源软件(OSS)。核心语言服务器应该是闭源的,我认为。
> Visual Studio Code … 开源
选一个。
他们指的是 VS Code(至少部分是开源的)。
https://github.com/microsoft/vscode/blob/main/LICENSE.txt
听说过 Apple 游戏移植工具包吗?它基于 Wine 构建。
微软也已经开源了他们的一系列程序有一段时间了。大多数都无关紧要,但看到这些还是挺不错的。Linux 系统的用户对微软计算器开源感到兴奋,但这些开源项目仍然表明,那里的一些人对推动开源感兴趣。
Valve的Steam Deck运行在Linux/Wine上。Wine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受欢迎。
作为Proton/SteamOS的一部分,Wine取得了巨大成功。
Wine仍然活跃,但我认为主要是与Valve的Proton相关,如果你指的是Wine的话。
> 然后他们似乎在各个方向上尝试,包括GUI框架、Web、Blazor、Aspire,看看什么能成功。
这是微软的主要战略。有很多受害者。…
他说,在花费数月时间将一个 Win32 应用程序移植到 Silverlight 作为金级合作伙伴/微软案例研究的一部分,并大张旗鼓地宣传后,却不得不花接下来的几年时间将一切回溯到 Win32 应用程序,而该应用程序从未被取代,最终被取消,只剩下 Win32 版本。
我们计划在某个时候用Qt重写它,因为我们的部分客户使用RHEL。
我曾供职于一家公司,该公司以100万美元外包开发Silverlight应用,一年后却取消了整个项目。在这个行业,如此改变人生的巨额资金被随意挥霍,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哦,我还没提到这些创始人后来继续筹集更多资金。仿佛业绩表现与资金规模毫无关联。
无需扼杀那些能用资本无限扩展并转化为复杂系统的项目。
> .NET 现在是跨平台的,但只要不影响 VS 的销售,GUI 工作负载、性能分析器等仍主要限于 Windows。
.NET 的货币化更多是关于销售 Azure 计算等服务,而非出售 Windows 许可证。Azure 上使用的操作系统无关紧要,无论如何你都要付钱给微软。
你可以在不使用 Azure 的情况下轻松运行 .NET。我个人有 4 个用 .NET 8 和 Razor 编写的 Web 应用。几年前它们曾部署在 AWS 的 Windows 实例上,但成本对我来说过高。后来我将它们迁移到运行 Ubuntu 的小型 DigitalOcean 服务器。当初开发这些应用时,我是在 Windows 7 上为 Windows Server 编写的。大约两年前我切换了服务器。最近我将日常使用的系统从Windows切换到了Ubuntu,而不是升级到Windows 11。一切运行正常。我确实怀念Visual Studio,但现在正在逐渐适应Linux及其工具。关键是,服务器正在运行,且完全不涉及Azure。
> 你可以非常轻松地在不使用 Azure 的情况下运行 .NET
这是事实,我们都清楚这一点。我之前也为工作做过类似的事情。
然而,重点依然成立。微软免费提供了大量 .NET 工具。这是一种“损失领先”策略,旨在“吸引顾客进入商店,让他们有可能购买其他商品。”(1)
“你不能在没有Azure的情况下运行.NET”不是我说的,我说的 是.NET是免费的,但微软认为继续投资于它,会推动Azure的销售。问问自己,为什么微软要花钱开发像Aspire或YARP这样的工具。
你今天没有特意购买一些Azure服务的事实意义不大:这仍然是既定计划,而且似乎总体上运行良好。我听说微软方面也这么说,并且表示一些人在AWS等平台上运行.NET的副作用也无妨。
你真的认为微软在过去十年左右的时间里一直很“酷”吗?
先是泛滥的间谍软件,然后他们逐步将每一款软件都搞得支离破碎、充满漏洞,只为玩弄那些低俗的MBA估值游戏。
我对旧版操作系统(比如XP/7)仍怀有怀旧之情,但此后的所有产品都只是为了最大化利润提取。
别让我谈Azure
不是楼主,但我确实这么认为。
90年代/00年代人们讨厌微软并将其视为博格的时代,为10年代/20年代微软变得“友好”并发布开源和免费软件(如TypeScript、Visual Studio Code、Core.NET、WSL、Python开发等)以及没有完全搞砸收购(如GitHub或Mojang)留下了空间。
Windows变成了广告软件,Office变成了一个糟糕的在线服务,但_微软_变得更友好了,赢得了好感。
这种情况似乎在过去一年左右开始消退。
只有那些没有现实感的人才会相信这一点。剥削是微软的核心特征,自其成立以来就是如此。这就像相信一条蛇不会咬你。他们正处于对开源技术的“拥抱、扩展和消灭”循环中。
没错,这就是我想要表达的观点。
他们并没有变得酷炫,只是有些人被他们提供的免费服务所迷惑。
Windows早在Windows 98时代就是广告软件。有人记得Active Desktop吗?
没错,就是这样。
HN的记忆很短暂。大约10年前, everyone都对Satya趋之若鹜,仿佛他是耶稣的第二次降临。
看看我们现在的位置。
微软自1995年以来就不再是“酷公司”了,可能更早之前就是如此。
不仅如此,微软的声誉正因其人权记录而急剧下滑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25/aug/06/microsoft-isra…
就像四十年代的IBM。
如今,科技行业的大多数情况都是如此。你必须做出选择。
你其实不必如此。
作为开发者,你可以选择其他更复杂的替代方案,比如不使用iOS或Android。
当然,那些用“科技”一词指代其微小子集的人可能看不到这一点……
没人知道这件事,没人会想“微软,绝对不行,他们是加沙冲突的关键玩家。”
没人真的把人权与微软的声誉联系起来。那是Palantir、Meta等公司的领域。
你是在替所有人说话吗?
我对微软作为现代法西斯政权的 collaborator 持非常负面的态度,与 Meta、Palantir、X 等公司一样。
那苹果呢?向他们的神王献上黄金贡品,从而支持政权的进一步腐败。作为少数有实力/资金对抗他们的人,却像青少年选美比赛的参赛者一样跪在特朗普面前。
然而。你认为Meta是如何获得这种声誉的?
作为一名前微软员工(因某些原因辞职,远在裁员之前),我无权贬低或以负面方式描绘我的前雇主。
我只是无缘无故地提到这一点。不知为何,它突然浮现在我脑海中。
作为一名经常贬低微软的前微软员工,我问:‘你从哪里得到那个想法的?
我也是前员工,但我在美国,那里这种行为是违法的。
你在哪个国家受此类条款约束?我从未听说微软做过类似的事情。
一辈子?你怎么会被此类条款约束?除非你为了多拿一个月工资而出卖自己。
这似乎在法律上是禁止的,除非贬低言论涉及特定的机密项目。
无足轻重
[删除]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llehammer_affair https://en.wikipedia.org/wiki/USS_Liberty_incidenthttps://en.wikipedia.org/wiki/Lavon_Affair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uskegee_梅毒研究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ombing_of_Dresden
https://www.cracked.com/article_23358_the-6-ballsiest-moment…
嗯,我不明白你在暗示什么。
> 嗯,我不明白你在暗示什么。
你明白的。
我目前最深的担忧并非人工智能最终会被贬低到一文不值;因为我认为不会。而是这些公司如此害怕被以人工智能为先的竞争对手超越,以至于愿意对核心业务做出重大牺牲,只为有效地向外界展示他们是以人工智能为先且无法被超越的。
这令人深感担忧,因为所有迹象都表明现实将以讽刺的方式展开。这些大型科技公司没有利用人工智能构建任何从产品角度来看有趣的东西。他们在这方面的表现 truly 令人震惊。苹果一无所有,微软想在每台Windows电脑上安装间谍软件,并开发出市场上最糟糕的编码工具,尽管他们有权访问所有已编写的源代码。Meta在WhatsApp上放了一个聊天机器人,然后决定花1000万美元雇佣研究人员来解决问题。谷歌拥有世界一流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了令人惊叹的模型,但他们完全没有计划如何将这些模型应用到产品中,除了强行在Google Drive上添加一个聊天窗口。
他们的恐惧将使他们失去一切。这是一种令人着迷的早期互联网问题的倒置,当时那些不愿意创新的公司被竞争对手超越。每个人都吸取了这个教训,并决定“我们永远不会再不愿意创新”;但现在,他们的核心产品线正经历着持续的动荡,这让客户感到不满,并促使竞争对手抢占他们的市场份额。
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让GitHub成为托管和组织代码的最佳平台,这是一种长期而持久的美丽。这种需求永远不会消失。在后人工智能时代,确保GitHub拥有一个人工智能战略也是必要的,没有人怀疑这一点,但这是一个比例和谦逊的问题。微软/GitHub永远不会开发出引领市场的AI产品。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组织和政治问题。但这没关系,因为他们可以凭借全球最佳的代码托管平台、平均水平的人工智能战略,以及与前沿世界其他部分的集成库来主导市场。
> 谷歌拥有世界级的研究团队,他们开发出了令人惊叹的模型,但除了将聊天窗口强行植入谷歌驱动器外,他们没有任何计划将这些模型应用到产品中。
NotebookLM 是一款真正以人工智能为先的产品。
YouTube 添加了“关于这段视频提问”按钮,这是在现有产品中融入人工智能的完美示例。
虽然进展缓慢,但将 Gemini 逐步整合到 Docs 中也是另一个例子。
我认为人们低估了谷歌。他们虽然动作缓慢,但拥有如此多令人信服的迭代人工智能用例,即使是大型科技公司最终也能实现。
苹果和微软正受到批评,尤其是苹果,其表现不可原谅(但我认为当他们最终执行那个显而易见的战略举措时,他们将拥有独特的优势,而他们天生就处于有利位置)。
谷歌在过去20年中至少有10年是人工智能(此前称为“机器学习”)的绝对领导者。他们也是科技领域的绝对巨头,多年来一直位列全球最有价值公司之列,目前市值达数万亿美元。天啊,他们自研的人工智能专用ASIC芯片家族已更新至第7代,生产年限达10年。
考虑到上述情况,他们能够推动的非强制性“现代人工智能”应用,难道仅仅体现在YouTube上的一个问号按钮和Gemini在Docs上的 incremental overlaying?这留给那些没有十年先发优势、定制人工智能硬件和数万亿美元预算的公司,在产品中真正利用这项技术做些有意义的事情,还有什么空间?
我(谨慎地)乐观地认为,未来五年人工智能将再次迎来一两轮快速发展。如果没有这些发展,我认为人工智能在产品中的应用仍将局限于小众/有限的用途。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将人工智能集成到产品中还不足以成为大多数情况下合乎逻辑的选择。
> YouTube新增“关于此视频提问”按钮,这是在现有产品中巧妙融入AI的完美示例。
如果这算完美示例,那“AI”整体处于悲惨境地。我尝试过几次使用AI,每次它都自信地给出错误结果,彻底打乱了我寻找答案的进程。根据我的经验,这更像是一个反功能,因为它似乎让事情变得更糟。
> 当他们最终执行那个显而易见的战略举措时,他们本就处于有利位置
那是什么?对我来说不太明显。
推理硬件,尤其是从Mac上的设备端AI开始。我认为他们应该进一步开发服务器芯片,但目前这还不太明显。
我的猜测是本地AI。Apple Silicon凭借其共享内存特性,在这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没错。MacBook Pro 是迄今为止最适合本地大语言模型(LLM) 的消费类设备。
增强的 NPU 可以在这里提供很大的优势。
更进一步推测,苹果也是少数几家能够为特定的变压器架构营销 ASIC 的公司之一,他们可以将其用于取代 Siri。
(谷歌也有设备端推理,但其商业模式依赖于不注重隐私,且其通过安卓系统的市场策略阻碍了操作系统与硬件之间的紧密协同,而这正是将最先进模型集成到硬件所需的。)
我明白了。看看设备端模型在消费者中能有多大普及度会很有趣,毕竟设备端模型远不如服务器端模型强大。过去,普通消费者通常乐于用隐私来换取更好的产品,但也许对于大语言模型(LLMs)来说情况会有所不同。
他们处于有利地位,但过去在人工智能方面屡屡失手,希望他们这次能做对。
只有当你把人工智能视为大语言模型(LLMs)和聊天机器人时,这才成立。iPhone 相机内置的非大语言模型(LLM)人工智能几乎可以肯定是最大规模的消费类人工智能应用,但由于其性能非常出色,因此基本上未被人们注意到。
拥抱这种氛围吧,伙计们
最好的最新 Gemini Pro 模型并不是 SOTA。它唯一的好处是巨大的上下文和低廉的 API 价格。但我不得不停止使用它,因为它在生成的文本墙中不断自相矛盾。(我的付费账户被迫因价格上涨而支付AI费用,所以我尝试了几个月,看看是否能通过提示工程让它正常工作,但没有成功。)
谷歌的研究人员很棒,但工程团队正在迅速衰退,管理层则是一团糟。从他们的印度麦肯锡CEO将核心工程团队转移到印度开始。
https://www.cnbc.com/2024/05/01/google-cuts-hundreds-of-core…
它在几乎所有基准测试中都是最好的模型,直到最近。它绝对是当前最先进的技术。
每个模型都有问题,没有一个是完美的。我发现 Gemini 非常不错,但有时会陷入循环:不过,它似乎能够检测到循环并停止。它比 Claude 模型更具成本效益,而且 Gemini 定期发布预览版。我给它的评分介于 sonnet 和 opus 之间,但它比这两者更便宜、更快。
出于某种原因,某些任务在某个模型上运行效果更好,这确实令人费解。
无论上下文窗口多大,都无法阻止模型出现上下文污染。因此,当你开始感受到输出质量的糟糕时,这在某种程度上只是噱头。
这些例子虽然有趣且新颖,但远未达到下一场伟大技术革命的承诺,甚至不如互联网。我相当确定,如果一个全知全能的精灵告诉谷歌这是人工智能的极限,他们对它的兴趣会迅速下降。
我认为对大多数人来说,如果 NotebookLM 突然消失,虽然可惜但还能接受。会有少数人高度依赖它,但我不会惊讶于至少有一个人高度依赖“我感觉幸运”按钮,换句话说,xkcd 1172
最大的反例就是那个死气沉沉的AI自动翻译语音,它会吸走观看你最喜欢的创作者视频时每一丝乐趣,而且无法关闭。
> YouTube新增一个“关于这段视频提问”按钮,这是在现有产品上添加AI功能的完美示例。
我记得当我试图寻找一个 YouTube 视频时,我记得内容,但不记得名字。我尝试了谷歌搜索和包括 Gemini 在内的现有大语言模型(LLMs),但都没有找到。
这对安全也很有用:给人工智能一个录音,询问可疑人物何时出现、物品何时被盗、事件何时发生等。但遗憾的是,这对暴政也很有用……
是的,明确一点,我认为谷歌在FAANG公司中的人工智能产品开发方面是最强大的。我将它们列入列表是因为,在FAANG公司中,关于人工智能产品集成的投诉最多来自谷歌产品;Gemini聊天框在每个Workspace产品中的无休止捆绑。
如果它真的有用,你认为谷歌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取消它? 😉
> 苹果尤其不可原谅
这并不是我在为苹果辩护,但让我来设想一个情景:
“嘿,Siri,帮我订今晚比赛的门票。”
“没问题,冠军。”
<<时间流逝>>
“我已经订好了门票,现在它们在你的苹果钱包里。”
<<打开钱包,发现有一张£350的门票,用于观看“比赛”,这是一堂关于搭讪艺术的互动课程>>
你购买苹果产品是因为“它能用”(是的,其中大部分是炒作,但垂直整合确实不错,不过对开发者/爱好者来说并不理想。)人工智能只是增加了10-30%的概率,让看似简单的流程出现故障。
你不会注意到ChatGPT的问题,因为你期待它只是你口袋里的笨蛋。你不会期待苹果是垃圾。(尽管如果你在开车时尝试过请求特定的歌曲,你就知道那有多糟糕。)
我的意思是,微软在其AI Foundry中托管关键AI模型,我认为他们不会受损。
https://ai.azure.com/catalog
> YouTube新增了“关于这段视频提问”按钮,这是在现有产品中巧妙融入AI的完美示例。
> 虽然速度非常慢,但将 Gemini 添加到 Docs 中的明显增量也是另一个例子。
这些都是将大语言模型(LLMs) 引入已经正常运行的工作流程中的糟糕例子。这些是反功能。
YouTube 中的“提问”按钮为“在这段长达一个小时的视频中,哪个时间点谈到了主题 x?”的使用案例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现有的功能工作流程是什么?下载字幕,然后使用本地大语言模型(LLM)或非常模糊的关键词搜索进行查询?
如果我发现它们有用,那我猜我是在错误地使用该产品?
你描述的情况似乎是一个奇迹般积极的事情。每一代科技公司最初都令人惊叹。然后它们变得庞大,并以令人惊讶的速度坠入深渊,从此一去不返
但在现代,大型企业的规模化扩张、反垄断执法的放松,以及政府对经济数据增长的痴迷(不计成本),共同造就了当前这批企业衰亡速度远慢于预期的新局面。
如果“人工智能”是那个能推动行业向下一批公司过渡的自我毁灭的潘多拉魔盒,那么最终投入的数万亿美元投资或许也算值得!
我倾向于认为政府干预的缺失并非这一问题的关键。当标准石油公司垄断石油行业时,主要是因为他们垄断了一组特定的自然资源。科技并非如此:尤其是人工智能降低了学习和生成代码的门槛,科技行业几乎不受资源限制。我们争夺的主要资源只是那些有能力且愿意花钱的人类。
我也不认为这会以“快速”的方式发生。这些公司规模太大。这种变化是按业务单元逐步进行的。在遥远的未来,这些公司仍将存在,只是会被高度优化为少数几个仍能盈利的业务单元。
> 我倾向于认为,政府干预的缺失并非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
这取决于你是否认同somenameforme的理论,即科技公司起初令人惊叹,随后规模膨胀,最终变得糟糕。
你可能注意到,近几十年来,我们并未严格执行反垄断法。如果Facebook想收购Instagram和WhatsApp,他们可以;如果微软想收购GitHub和动视暴雪,他们可以;如果谷歌想收购YouTube、DoubleClick和Nest,他们也可以。
如果我们接受FAANG是创新死亡之地这一前提,那么25年来未执行反垄断法可能并非明智之举。
intel.com的<title>标签显示“简化您的AI之旅——英特尔”。其描述元标签称“通过全面的硬件和软件解决方案,在云、数据中心、边缘和客户端实现AI的规模化部署。” 其首页提及“AI”9次,但仅提及“处理器”3次,且未提及“CPU”。
我知道他们生产处理器,但他们确实没有让人们觉得他们是这样做的。
他们意识到无法在处理器领域竞争,因此转向更具潜力的领域。就像当年的柯达一样。
英特尔在软件质量和独立显卡领域一直处于落后地位,我怀疑他们此举是否出于绝望,因为当提到这两个话题时,没人会说“太棒了,英特尔!”
是的,我认为这些大型公司放弃他们最重要的资产——那些能够创造新产品的顶尖人才——是非常令人满意的。他们基本上是在押注自己的灭亡。
> 这是一种令人着迷的互联网早期问题的逆转,当时那些不愿意创新的公司被竞争对手超越。
真的吗?微软的JVM竞争对手之所以被称为“.NET”,是有原因的。他们曾计划推出Windows .NET Server 2003、Office.NET等产品。
我认为这不是炒作周期的逆转,只是另一个炒作周期而已。事实上,我认为两者极为相似。我记得人们曾调侃Pets.com——想象一下在线购买宠物食品?简直疯狂。人工智能也是如此。它被过度炒作,最终会出现某种调整,然后成为新常态。
> 这些大型科技公司尚未利用人工智能构建任何从产品角度看有趣的东西。
不正确。讽刺的是,我能想到的第一个例外是Github Copilot。
这些公司确实尚未收回在人工智能上投资的数万亿美元。
仅仅在下一句中,我才明确提到了Github Copilot;然而它们应该被列入清单,因为尽管拥有公司能拥有的所有优势——跨国公司的资源、全世界的源代码、小型团队的半独立性——它们仍然只生产出一个平庸且无趣的产品。
但,再次强调:我认为Copilot的这种状态对Github来说完全没问题。这种“它存在、内置且足够好用”的产品状态,是一个极具效率且极具潜力的市场。
> 在后AI时代,确保拥有AI战略也至关重要,
我认为有必要问AI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 苹果一无所有
我经常听到这种说法,但人们一直在使用Siri,我认为除了与程序员交流外,很多消费者可能认为这就是他们关心的人工智能水平。“Siri真的算人工智能吗”这个问题就像“热狗算不算三明治”一样。谁在乎呢?人们吃热狗,和Siri聊天。
苹果似乎缺少的是那些制作成本高昂、人们又不喜欢使用的大语言模型(LLM)产品。当然,他们也有一些这样的产品,去年他们的新闻摘要功能惨遭失败,AppleVision 也毫无用处,但说到“将巨额资金投入到不受欢迎的项目中”,在我看来,苹果不愿在此投入巨资可能是明智之举。他们似乎不太受炒作影响。
说实话,我希望Siri能聪明一点。
我使用Siri时需要快速、无干扰的操作。这在开车或执行其他双手忙碌且无法专注于手机屏幕的任务时非常完美。
苹果与ChatGPT的结合方式有些别扭。系统会提示你是否要使用Siri或ChatGPT,这会造成干扰。
我希望Siri足够智能,能够区分以下情况:
– 自动化请求。例如设置闹钟或拨打联系人。这种交互不适合交给第三方处理,但也不需要大量训练数据。
– 开放式问题。例如“Oasis乐队今晚在伦敦的演出时间是什么时候?”“德国第23任总统是谁?”“躲避球的规则是什么?”这类问题涉及的隐私较少,且无需将手机控制权交给第三方。
我希望Siri能在识别出ChatGPT(或其他类似服务)时,自动将本地AI任务转移给后者。这应该是一个可选功能,但一旦选择启用,就应该自动进行。我不想在每次启用后都必须再次同意。
我不确定你所在的国家是否已经收到了某些升级,但在欧洲,Siri被视为一个有趣的电子宠物,有时会误解并认为自己被需要,然后很快被要求闭嘴。
我记得上次和别人谈论 Siri 时,我们都在想,既然已经有了大语言模型(LLMs),为什么它还是这么差劲。
除了抱怨它有多糟糕之外,我从未见过欧洲人经常使用 Siri。我非常想看看欧洲与其他地区相比的 Siri 秘密使用统计数据。
这里有其他Duolingo用户吗?
我知道他们多年来一直受到批评,说它不会让你流利等等
但我一直为他们辩护,因为它至少是一个很好的起点,而且能让你每天保持学习的习惯。只要你努力学习,我发现它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有助于提高我的西班牙语水平。
直到大约一个月或两个月前,他们才彻底用AI技术对课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些故事最多只能算平淡无奇,初看时甚至令人困惑,问题简单得令人发指,其中包含的句子和问题我已与母语者确认过,确实存在模糊或错误之处,错误遍布其中,更糟糕的是,他们甚至搞砸了语音合成系统,导致发音错误。其中一个角色声音始终无法正确发音几个字母,比如把所有的“d”都发成“v”之类的。我简直不敢相信他们居然以这种状态发布了产品,他们一夜之间就彻底搞砸了。如果到我年度订阅到期续费时仍未修复,我将取消订阅。
这是我使用过的所有产品中人工智能最糟糕的粗制滥造,CEO和所有推动发布的人都应该被解雇。
是的,我已经在這裡記錄Duolingo的衰落多年(如下)。但與Github/CoreAI不同,Duolingo依賴於單一(且岌岌可危)的收入來源,來自單一產品,再加上他們在2021年7月新冠疫情高峰期進行了IPO,因此他們在訂閱市場中擁有大量現金。与其他曾拥有活跃社区和论坛的网站类似,他们通过从用户社区的帖子中提取价值,然后通过AI进行版权洗白,最后试图将这些内容重新推销给用户(“Duolingo Max = Super Duolingo + 功能如AI驱动的‘解释我的答案’和‘角色扮演’选项,用于更高级的练习”)。与此同时,他们解雇了数千名承包商和翻译人员。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165464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165398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102081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35287456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35297240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35679783
我要在这里推荐一下ClozeMaster,因为我是在Hacker News上第一次了解到它的。我一直讨厌Duolingo——它的游戏化设计让我感到不安。
ClozeMaster虽然功能较为基础,但我喜欢他们对AI的运用——有一个按钮可以生成AI语法摘要,指出目标语言与母语之间的习语或语法差异。
我购买了终身许可证,但它可以免费使用,只是每天能使用的闪卡数量有限。如果你等到圣诞节,终身许可证通常会有大幅折扣。
>我要在这里推荐一下ClozeMaster,因为我是在Hacker News上第一次了解到它的。我一直讨厌Duolingo——它的游戏化设计让我感到不安。
Duolingo一直瞄准的是休闲应用用户(而非严肃语言学习者,想想让14-30岁的休闲用户每天花10分钟从玩休闲游戏或消费社交媒体转向学习),并且公开承认他们是围绕游戏化和社交获取新用户(付费、非免费增值用户)来设计产品和指标的。所以要根据这一点来评判他们的行为。此外,你可以关闭一些但不是所有的默认游戏化+社交功能。
> 这些大型科技公司都没有利用人工智能从产品角度打造出任何有趣的东西。
编码代理、CC、Cursor 等都相当不错且有用。
我明确提到的是“大型科技公司”,即FAANG,不包括OpenAI、Anthropic、Anysphere及其同类公司。
以$5000亿的估值来看,我认为OpenAI现在可以被归类为“大型科技公司”
虽然不符合传统定义,但我肯定会在它们上市后承认它们的地位。
> 这些大型科技公司都没有利用人工智能开发出任何从产品角度看有趣的东西。它们在这方面的表现真是令人震惊。
天啊,跟我说说吧。我们的高管层被所有供应商灌输了关于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他们业务的胡说八道。每隔几周我都要问“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哦,嗯,代理人工智能和工作流程之类的。”
好吧?你想用聊天机器人吗?没问题,我们还在构建状态机。大语言模型(LLMs)最多只是进行昂贵的自然语言处理来对选项进行分类。
对支持票进行分类?好吧,但我们仍然只是进行关键词搜索,大语言模型(LLMs)实际上根本没必要。
我喜欢大语言模型(LLMs),并在编码中大量使用它们,但我仍然看不到它们在核心业务功能中的应用。任何提议的事情都可以、也应该在没有大语言模型的情况下完成。在我看来,除非它们真正成为通用人工智能(AGI),否则它们无法发挥任何作用。在此之前,它们只是昂贵的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
很有趣的是,对于几乎所有的大语言模型(LLMs)的应用案例来说,它们要么太昂贵,要么能力太弱,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也许有一些应用是有意义的,但似乎很难找到平衡点。
让我震惊的是,竟有如此多计算领域的专业人士真的认为这是事实。无需科技博主就能通过过去2.5年的技术进步趋势线看出我们正走向何方。行业边缘充斥着投机分子,这恰恰表明这一意外突破具有革命性重要性,而非意味着整个领域都是骗局。
从心理角度分析,我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人类对稳定的天然倾向(对于像我们这样的软件工程师,这种倾向尤为强烈)。明知相信A会导致抵押贷款面临风险、退休计划被颠覆、整个职业生涯在象征性的奇点之后彻底蒙蔽,因此相信~A便成为极具吸引力的选择……
> 无需科技博主也能通过过去2.5年的技术进步绘制趋势线,并预见我们未来的方向。
人们曾在60年代对飞机技术做出类似预测,按此轨迹我们本应已探索太阳系边缘。但事实是,超音速喷气机的市场规模过于狭小,而太空探索的成本与风险仍极高。
每条 sigmoid 曲线在进入线性阶段时都看起来像指数曲线。但最终曲线会发生拐点,这可能是由于技术限制、技术边际成本,或缺乏进一步商业化的明确途径。
我不确定人工智能是否已达到这一阶段,但我确实知道,从趋势线外推存在巨大风险。
我最近经常想起《辛普森一家》中那张迪斯科唱片销量图表……
你的证据在哪里?非凡的论断需要非凡的证据。
区别在于,我无法在我的公司推销 elasticsearch,但我可以推销大语言模型(LLM)。
是的,别问了…
为什么你的公司不接受 Elasticsearch 的用例?
是因为你试图用 CTO 的论点来推销它,而不是用 COO/CFO 的论点,比如“将永久取代 N 名人类”吗?
不,他们理解。他们只是不想投入时间,所以只能通过第三方。
但人工智能很吸引人,所以大语言模型(LLMs)可以进行文档搜索吗?是的,请让一些团队投入时间和精力来自己开发。
这是因为通用人工智能(AGI)即将到来,你知道的,所以如果我们现在投资,它们就可以用人工智能取代所有人
当他们告诉我这一点时,你笑得和我一样开心吗?
我认为市面上已有许多非常有趣(且盈利)的人工智能产品。而且:还有更多产品可以开发。我们目前只是触及了行业已发明技术能力的表面。并非以“AGI不可避免”的视角;而是基于当前技术,通过更深入的上下文工程、更优质的用户界面、更具深度的人工智能优先设计理念等手段。
我的观点更倾向于:FAANG 甚至还没触及表面;他们正用拳头猛击它,大喊“看看我们拥有多少人工智能,爸爸,我们不会被颠覆,我们才是颠覆者,我们才是颠覆者”。
这让我想起了过去六年的Xbox,以至于我认为Xbox是这些公司未来五年内许多业务部门将呈现的状态的先兆。
有很多“有前途”和“有趣”的东西,但我还没有看到任何真正可靠的东西。
迟早(主要是迟)会发现,这一切不过是匆匆忙忙地将一个聊天机器人堆砌在现有API之上,而集成效果几乎无法正常工作。
技术演示中,你的AI编码代理可以在一次提示下编写整个网页应用。但现实中,一个包含7个连续制表符的文件就会彻底破坏它。
是的,是的,大公司不好,初创公司好,我非常喜欢我的 Cursor 代理。
我曾经历过三种不同的情况,为大型母公司旗下的独立公司工作。在这三种情况下,领导层都离开了或被解雇了,公司剩余部分被合并到母公司的一个部门。
在所有三个情景中,产品质量都一落千丈。虽然每个情景都有不同的原因和细节,但所有三个情景都归结于一个共同因素。他们不再遵循客户的需求,而是不得不将这些需求硬塞进母公司的整体业务目标中。
这导致领导层陷入政治斗争,产品团队士气低落,而工程师只要乐于执行指令就能保住工作。对客户而言,一切陷入停滞。直到数年后政治博弈尘埃落定,人们选择去留,最终由能平衡各方利益且不受合并包袱影响的产品领导层接手。
作为GitHub的客户,这并不会让我惊慌失措。我们不会失去功能。但我们也不会获得真正渴望的东西——我们将看到与微软愿景相关的新功能推出,而非我们自己的愿景。从战略层面而言,我建议团队确保不被GitHub的任何功能锁定,并至少在概念层面制定迁移计划。这样一旦我们看清事情的走向,就能根据微软未来几年的具体举措,做好留或走的准备。
> 他们不再遵循客户的需求,而是将这些需求强行纳入母公司的更大业务目标中。
GitHub多年来一直忽视客户对IPv6支持的需求[0], 而微软早在1998年就在Windows NT 4.0上实现了IPv6支持[1], 因此这里可能存在一丝希望。
[0] https://github.com/orgs/community/discussions/10539 [1] https://www.oreilly.com/library/view/ipv6-essentials/0596001…
别指望那会很快实现,Azure的IPv6支持仍然不稳定
从产品角度看,GitHub似乎已经是一个成熟的解决方案。过去十多年间,它凭借现有功能集运行良好,许多公司都基于其技术栈构建了自己的系统。如果他们陷入微软的官僚主义但仍能维持推送/拉取/PR功能,这可能对大多数人来说已经足够,直到软件开发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
问题是,在 GitHub 工作的人仍需打磨简历(即简历驱动开发),因此他们实际上正在让 GitHub 变得更糟:
为什么GitHub的用户界面越来越慢? –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799861 – 2025年8月(113条评论)
亲爱的 GitHub,这并不是很久以前的事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10904671
我认为 GitHub 也没有像其他公司那样存在供应商锁定问题。我对他们的服务非常满意,也不想离开。但同时,市场上存在众多替代方案,切换起来并不困难。因为,正如你所说,这是一个已经解决的问题,因此目前已有几家竞争对手提供了功能相当的解决方案。
目前你面临的困境是,“没人会因为购买微软产品而被解雇。”市场上确实存在可行替代方案,但 GitHub 作为已知选项,使用其他平台需要进行沟通协调。
是的,这很有道理。
我还想补充一点,有一些大型行业非常喜欢微软,也喜欢Azure/365的供应商锁定。这次企业合并可能会为这些客户提供额外价值。(Azure有自己的GitHub,叫做Azure DevOps,从我看到的情况来看,它相当糟糕,但与Azure的其他服务深度集成)
ADO只是Visual Studio Team Services的重新品牌化,而Visual Studio Team Services本身是Team Foundation Service的重新品牌化(Team Foundation Service是ADO/VST/TF _Server_的云版本)。它与Azure的集成仅限于命名,其设计更倾向于替代Jira/Bitbucket等工具,而非GitHub。
我记得在那里进行的每项操作都需要在 Azure Active Directory 中获得批准
Azure DevOps ……还行。它功能齐全,但并没有什么独特或创新之处;它从未真正努力成为那样。它最初是 Team Foundation Server 的在线服务版本,显然被培养成“集成到 Azure 生态系统的 GitHub”,但当微软收购了真正的 GitHub 后,这一战略需求就消失了。
Azure DevOps 在收购完成的同一天就进入了僵尸模式;我认为自 2018 年以来它就没有收到过任何新功能。
我听过这个故事很多次。
为什么人们会坚决捍卫民主作为国家层面的唯一公正治理体系,却对公司层面的独裁统治毫无异议?
工人合作社是存在的,并且在人们聚在一起为共同目标努力时,它应该成为默认选择。
我完全同意你的观点。
我能给出的最佳答案是两方面的:- 科技公司似乎需要数以百万计的资金才能启动,尽管科技公司实际上不需要任何资产(除了几台工作站和互联网连接?)。风险投资时代本质上造成了巨大扭曲,使得不向那些希望你与他人完全相同的投资者出卖灵魂,几乎不可能启动任何项目。如果你试图从银行获得信贷,你会被嘲笑出局。由于科技经济本质上是金融投机的代理,建立一个不以IPO和“增长”为唯一目标的可持续业务,是一个无法获得任何资金的想法。所有这些都意味着,如果今天的工人想资助一个合作社,就像我想要的那样,他们需要等到他们有足够的钱来自己启动它。——直到现在,而且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科技工人的就业市场一直相当舒适,福利和高薪。形势显然在发生变化,2021年后的裁员潮已充分证明这一点。对于一个工会化程度低且企业极力削弱员工话语权的行业而言,我认为未来5至10年,科技岗位将逐渐与普通办公室工作趋同。一旦这种情况发生,在大公司(或更大组织)中做一份毫无意义的工作——我们中许多人都在做这样的工作,开发那些无用甚至有害、毫无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动力将不复存在,我希望更多人会选择合作组织等替代路径,开发具有不同目标的产品。
>为什么人们会坚决捍卫民主作为国家层面的唯一公正治理体系,却对公司层面的独裁统治毫无异议?
你问得真巧。上周五晚餐时,一位同事不带任何讽刺意味地赞美君主制,并向我推荐了一些书籍。我感到恶心,说实话。但不要低估人们渴望被统治、被告诉如何思考和行动的欲望。
当我遇到这种情况时,通常是因为人们相信需要一个强大且隐含着善意的领导者,这样他就能以某种方式清除/惩罚所有坏人。
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是:
– 真正善良的人极其罕见。- 那些倾向于滥用权力的人,只有在真正获得权力时才会显露出真实面目。- 权力会腐蚀人心,这一点大家都知道。但它也会吸引那些本就腐败的人。当然,他们会说谎并假装善良以获得权力。- 继承问题呢?即使他们推崇的领袖确实善良且“纯洁”到只生下善良的子女(大多数此类主张者假设领袖是男性),每一代人继承的“善良基因”都会减半(假设没有哈布斯堡近亲结婚)。
—
我认为原因在于人们深知自己在宏大格局中几乎毫无力量(除却自我牺牲和暴力,而他们正日益被灌输反对这些行为),但这种习得性无助感已深深内化,以至于他们无法想象比进一步放弃权力更好的解决方案。
我已经看够了:作为公认的权威和指定的负责人 😉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7525256 我正式宣布这是2010年代酷炫微软的终结。
> 74分,由leoc于2014年4月3日发表 | 父级 | 上下文 | 收藏 | 主题:微软开源C#编译器
> 嗯,现在我们到了这一步。这现在正式成为曾经主导计算机平台的 firms 在陷入困境后采取的标准策略:曾经以强硬和专有为荣,现在公开转变立场,以一家全新、更友善、更温和的公司形象示人,完全理解开放的重要性。经典案例:路易斯·格斯纳执掌下的IBM(我们热爱Linux和开放平台!)、收购NeXT后但iPhone问世前的苹果(看看我们的新PowerMac有多么可扩展;在软件方面,我们现在是一家热爱开放系统的Unix供应商,甚至会开源我们的内核!)、可怜的SGI (我们现在热爱Linux!或者,等等……实际上是WinNT,随它去吧。)Sun当然也曾在这两者之间摇摆不定,时而表现得随和开明,时而显得更加直率强硬。在这种情况下,问题在于“公开透明”的新时代在实质上能走多远(IBM法律部门的专利巨兽在整个温和时期悄然壮大)以及能持续多久(这些时代往往以公司逐渐走向边缘化,或重新获得成功后回归旧习而告终)。
历史辩论现在可以开始了。
GitHub 将归入微软的 CoreAI 团队,这表明 GitHub 未来的目的和方向。
你是说微软的整个方向吗?看看 VSCode 的更新日志是如何从编辑功能转变为 90% 的 AI。
感谢分享,这个问题在HN上讨论得不够多。我过去会期待VSCode的每月更新,并仔细阅读更新日志以查看有哪些新功能或改进可以利用。如今我只是匆匆一瞥就完全忽略了——几乎所有内容都是Copilot、MCP之类的。真是令人失望。
你可能会以为,有了这么多的 AI 魔法,他们会提供更多的“核心编辑器”功能/增强。不,只是更多的 Copilot。
天啊,这让我想起了 Edge 的早期日子,微软曾经做了一个不错的浏览器,持续了几个月,然后就塞满了冗余软件、广告、加密钱包 (!),现在又加上了 AI(甚至不是好的 AI 功能)。
你真的觉得VS Code的核心编辑器缺少什么功能吗?我的意思是,仔细想想,VS Code感觉已经“功能齐全”了,我还没在其他编辑器中找到那些让我觉得“希望VS Code也有这个功能”的特性。不是要为整个更新日志都围绕 Copilot 辩护(它不是应该作为独立扩展吗?),但我想要么是这样,要么就是一段时间内没有更新,要么就是一些你可能不会注意到的微小改动
只需查看按点赞数排序的待解决问题:
https://github.com/microsoft/vscode/issues?q=is%3Aissue%20st…
我感兴趣的一个是树坐标语法高亮支持:https://github.com/microsoft/vscode/issues/50140
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你个人不需要更多功能并不意味着它已经“功能齐全”。差得远了。你只是在你的工作流程中没有遇到这些痛点。
此外,看看2024年5月的更改日志是什么样子的 https://code.visualstudio.com/updates/v1_90
与最新版本的对比 https://code.visualstudio.com/updates/v1_103
太棒了,这为新的文本编辑器创造了机会。不要在敌人犯错时打断他。
我刚切换到Zed,因为每次VSCode更新都会带来更多问题而非解决问题。
当我对VSCode感到厌倦时,我会运行Emacs并感到快乐,直到我开始处理其他可以在VSCode上借助可用扩展程序稍快完成的任务。
我感觉我们几乎需要政府干预来保持 GitHub 作为开放的公共资源,但我是一个自由主义者,我对政府的不信任可能甚至超过对科技行业的——这对我来说仍然是一个开放的问题。
大型企业对技术的锁定和控制几乎总是弊大于利。我接受了《隐私即力量》《科技政变》和《监视资本主义》等经典著作的观点,因此在需要时使用谷歌的Gemini API,并尽可能依赖运行在Ollama和LM Studio上的开源模型。还有一些小技巧,比如不安装应用程序,直接使用网页应用。
回到测试编辑器:这个用Common Lisp编写的类似Lem Emacs的编辑器是一个有趣的项目https://github.com/lem-project/lem
GitHub 从来都不是,也从未成为过一个开放的公共资源。一直以来都有服务条款,GitHub 也可以随意删除账户和仓库。
此外,Git 本身就是去中心化的。让政府接管一家公司以维持一个中心化的源代码库,这简直是荒谬至极。
是的,重新阅读我的评论后,我接受你的观点。
Zed 已经变成了 AI 懒汉
我并不反对 AI 功能。我只是不希望它们只专注于 AI 功能。还有很多与编辑器相关的事情需要做。例如,在编辑器中显示图像的能力。那该有多酷啊?
我可以自信地预测,未来几年内,突破性的开发工具将具备大语言模型(LLM)功能,但不会忘记编辑功能等其他功能。正如 Claude Code 已经证明的那样,您甚至不需要编辑器就能实现良好的 LLM 集成。
还有更多迹象表明:
> “就像比尔·盖茨(Bill Gates)曾设想微软是一群软件开发者构建大量软件一样,我希望我们的平台能让任何企业或组织将其转化为自己的代理工厂,”帕里克(Parikh,CoreAI团队负责人)说道。
不过,这个比尔·盖茨的类比似乎有些牵强。
我不得不读了几遍这句话——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可能是Verge在报道时曲解了原意
这段引语实际上似乎是引用自Verge的一篇早期文章[0]:
> 帕里克,这位曾改造Facebook工程团队的负责人,如今正领导一项他描述为为微软客户构建AI“代理工厂”的转型。
> “我向比尔[盖茨]描述了这个代理工厂的构想,却不知道他和保罗[艾伦]50年前曾将微软描述为‘软件工厂’,”帕里克说,“就像比尔曾设想微软是一群软件开发者打造大量软件一样,我希望我们的平台能让任何企业或组织将其转化为自己的代理工厂。”
[0] https://www.theverge.com/notepad-microsoft-newsletter/672598…
这意味着微软曾经是一家软件公司,现在应该成为一家软件工厂公司,也就是说,它生产工厂(=代理)来生产软件。这对他们来说似乎是一个很好的目标。
不。杰伊是个白痴。
这听起来糟糕透顶。谁会想要这样?
那些期望通过出售这些代理赚取大量利润的人。
这听起来像是Xbox部门会提出的计划。
而运行这些代理的工程师将位于班加罗尔。或许会被外包给Infosys。
盖茨时代的微软至少生产了实实在在的产品。我好奇苹果何时会聘请印度CEO来推动外包。
正是美国CEO蒂姆·库克在中国的培训投资达到了约2500亿美元,这一数额超过了马歇尔计划(按通胀调整后)或芯片法案,目的是将工厂外包至中国以生产其产品。
但这2500亿美元为他们带来了3万亿美元的市值,因此这是一笔绝佳的投资。
严重脑退化的证据
让我们想想90年代的微软。当时没有所谓的“代理工厂”,但非程序员们正在使用Visual Basic、Excel和Access来编写自己的软件。也许还可以加入一些ASP。(如果当年有ClippyGPT会怎样?)所以想想看,如果你忽略那些流行词汇,眯着眼看,这似乎有点眼熟。
当然,这一切都与GitHub无关。他们会把Visual Source Safe也“代理化”成一团糟吗?
对……这是什么鬼
我们在上次审核中几乎无法说服审核员使用 GitHub 是可以接受的,只要我们采取一些额外措施。我想我们应该为下次审核准备切换到其他平台。
审核员?
审计员?
是的,是安全审计的审计员
你几乎无法说服审计员使用 GitHub 没问题?好吧,我对安全审计的看法再次得到证实了。
安全审计只是做做样子罢了。如果不是这样,你根本无法说服他们,将未经许可的源代码(包括显然来自私人存储库的源代码)输入到他们的商业大语言模型(LLM)中是可行的。
> 安全审计不过是走过场。
这真的取决于你的审计员、审计方法和目标。
有很多审计公司都有“暗箱操作”的声誉,他们不会认真审查,而且很容易被说服认为你是安全的,当然,审计成本会高于平均水平(顺便说一句,对于显示符合行业标准的证书也是如此,但情况更糟)。
因此,如果审计是由公司自行支付的,那么你根本不能相信它(这并不意味着公司想隐瞒什么,这些“不靠谱”的审计公司也倾向于快速完成审计。因此,有时公司会选择这种方式,即使他们没有什么可隐瞒的)。
类似地,有时审计公司会询问是否可以对你进行审计,这是为了利用你的名字来提升他们的知名度。这很容易演变成一种“互相帮助”的情况,即他们不会忽视重大问题,但仍会对问题做出宽容的判断。
最后还有一些自动化的部分审计服务,会扫描你的公共API/网站等。现实中这类服务往往质量较差,可能会告诉你发现了一个中等严重的问题,因为(说真的)你的REST API允许PUT和DELETE操作(1)。不过在他们指出一个Web网关的配置错误导致安全头部缺失后,我开始对这类服务更加重视。
(1: 这里有一些历史背景,但对于90%的REST API来说,这仍然是低效的)
无论如何,到目前为止,这些安全审计至少有50%是走过场。但是,如果一个大型客户完全支付了一家声誉良好且严格的审计公司,那么这通常就不是安全走过场,如果你的公司没有准备好(因为你需要修复很多问题),这可能会带来相当大的惊喜。此类审查不仅关注你的部署或代码,还涵盖整个软件生命周期,包括诸如“如果你的一名开发人员试图发起供应链攻击,你采取了哪些措施”之类的问题(需要明确的是,这些问题不需要完美答案,只需足够好,最重要的是清晰且有详细记录)。
来自一家长期存在私密数据泄露问题的公司……据我所知,他们甚至从未声称已修复与SolarWinds事件相关的自身问题……
来自私有仓库?他们明确表示不这样做
https://www.copilot.live/blog/does-github-copilot-use-your-c…
纯粹的走过场。他们根本不验证你是否符合所追求的ISO认证标准。他们让你在MacBook上安装根证书,并声称这足以确保合规。你只需声明自己不会做些愚蠢的事情,比如直接向主分支提交代码或在生产环境中进行测试,他们就会相信你
> 符合你所追求的ISO认证标准
ISO认证兼容性审核与真正的安全审核有很大不同。
他们是否会检查取决于你选择的审核机构,许多稍贵一些的机构以“快速”和“忽略大多数问题”而闻名。
但这并不适用于所有安全审核(但大多数ISO兼容性审核确实很糟糕)。
无论如何,请参阅我对兄弟评论的冗长回答。
我确信市面上存在一些优质的审计机构,他们会提供真实的审计报告并提出改进建议。但如果客户本身对安全问题不感兴趣,总会有不择手段的机构以极低成本出售ISO认证。根据我的经验,大多数中型及小型企业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较低
人们经常通过金丝雀发布在生产环境中进行测试。
我们是欧盟公司,除了其他律师客户外。
《云法案》以及美国对盟友进行工业间谍活动的案例(1)使得使用美国公司的服务(即使是在欧盟且为欧盟子公司)存在高法律风险。
在 GitHub 上,我们仅存放部分代码,这些代码在进入生产环境前始终会经过额外测试和分析,因此勉强可接受。GitHub 上的代码不会直接部署到生产环境。
我们曾使用 GitHub 的唯一原因是过去并未涉及敏感客户,且切换持续集成(CI)流程始终是一项繁琐工作。
所以我不知道是暗示他们允许使用GitHub是不称职,还是不允许使用GitHub是不称职,但两者都有非常充分的理由。
(1):我指的是特朗普之前的情况,美国(指的是政府高层,而不是普通民众)一直是一个高度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的盟友,当涉及经济利益时,他们从不犹豫会损害盟友的利益。主要区别在于,过去美国非常重视维护“传统”价值观的形象,如诚实、正直和可靠性。尤其是在涉及贸易路线时。
他们已经加入了CoreAI团队。《The Verge》在文章中添加了脚注更正,指出这一点。
这简直荒谬至极。
难道GitHub的整个可见性和普及度完全得益于开源软件(OSS)吗?
那么,现在他们基本上是在对OSS说:“再见,感谢你们带来的所有鱼”?
似乎继续使用GitHub的人都愿意为微软提供免费劳动力。虽然这种情况之前就存在,但现在显得尤为明显。“开源”如今不过是企业福利罢了。
作为平台本身,GitHub并非开源。
整个行业已经集体决定人工智能是软件开发未来的趋势,因此这一举措并不令人意外。
我刚刚从GitHub切换到GitLab。对于那些有兴趣但因担心迁移难度而犹豫不决的人:GitLab提供了一个相当不错的迁移工具。你只需使用GitHub账户进行身份验证,GitLab就会为你导入所有仓库。我们在工作中使用 GitLab 有一段时间了,CI/CD 需要一些时间适应,但总体上对 GitLab 感到满意。
有些人认为 GitHub 存在对个人作品集/职业发展很重要,但我个人从未见过任何证据表明招聘人员或其他人曾实际查看过我的 GitHub 个人资料。而且现在我只需将 GitLab 放在那里即可
我曾在使用 GitLab 的公司工作过,我真的很喜欢它。我需要将大约十几个仓库放在 GitHub 上,因为它们与第三方集成,但大多数仓库在 GitLab 上运行得很好。
编辑:刚刚查看,GitLab 似乎也卷入了 AI 代理的热潮,他们的价格是否上涨了?
事情没那么简单;它们的CI工作流架构完全不同。项目和权限的运作方式也完全不同。GitLab组织分类体系的方式也与众不同。
当然,对于需要大量CI/CD的组织来说,这很重要。但对于主要将GitHub作为个人项目代码仓库、且部署需求不高的个人用户来说,这其实很简单
GitLab似乎也正走向“AI乱象”的方向,可惜核心CI/CD功能被边缘化了……
Forgejo/Codeberg看起来挺有意思
你的意思是?我不会仅仅因为一家公司提供 AI 服务就对其有意见。GitHub/微软的问题在于他们强行推销 AI 功能。GitHub Copilot 现在已成为 Visual Studio 的默认 UI 元素,每次打开时都会提示“使用 GitHub Copilot,它是免费的!”。每次 Visual Studio 更新都围绕他们的 AI 功能展开,而真正的 IDE 功能总是被列在最后。
此外,GitHub还试图转型为社交媒体平台,但我从未真正欣赏过这一点。我最初作为个人用户使用GitHub的唯一原因,是因为这是简历上 everyone else 都使用的工具。但现在我不再在简历上列出个人项目,所以不再觉得使用GitHub有必要。我们在工作中使用GitLab,效果很好。
虽然其他提供商看起来也不错。我并不是在贬低它们。不过 Codeberg 似乎需要订阅费,而我目前使用的 Git 服务商功能还不够多,无法 justify 支付订阅费。
当所有公开代码(包括 GPL 和 AGPL 许可的代码)已被盗用和剽窃,而传说中的人工智能仍无影无踪时,盗用所有私有和专有代码无疑会带来巨大差异。
这可能不会发生,但将代码转售给其所有者仍然是一笔好生意。说服人们相信对受版权保护作品的统计模型(可以原封不动或伪装成其他形式复制该受版权保护作品)是“人工智能”,遗憾的是,不知何故,大多数人似乎对此表示接受。
将你的补充商品化。
我是不是唯一一个觉得Dohmke的沟通风格……过于追求流行术语的人?对于一家根植于务实工程的公司,我总觉得最近的每一次公开声明中都夹杂着过多的炒作成分,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领域。然而,尽管有如此多的宣传和GitHub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他们还是未能抢占当前的人工智能编辑器市场。
从结构上看,GitHub成为微软的一部分似乎合乎逻辑。
或许这是个积极的转变。
(附注:尽管他们“未能”赢得人心,但我还是建议大家最近再看看 VSCode 中的 Copilot。它的代理模式非常不错,并且正在迅速改进;我认为它与 Claude Code 相当,尤其是与强大的模型搭配使用时。关于结构:我从未完全理解 GitHub 制作的部分与 vscode 及相关微软团队制作的部分之间的界限。
虽然不否认纳德拉执掌微软期间取得的诸多成就,但他的沟通风格过于追求流行术语,因此其中可能存在某种“协同效应”
大型企业CEO无法坦率地交流。这正是他们的职责所在,也是他们能够达到当前地位的原因。
Visual Studio Code 中的 Copilot 简直一团糟。差异比较速度慢得令人发指,就像两年前的技术演示一样。
这并不令人意外,毕竟 GitHub 在生成式编程领域曾遥遥领先,却在过去几年里将这一优势拱手让给多家不同公司。高管层的重组早已迫在眉睫。
对微软来说,这可能很有意义。但作为一名 GitHub 用户,我根本不需要 GitHub 提供的“生成式编程领域”服务。多年来我使用 GitHub 的目的并非如此,未来也不打算为此使用它。我的意思是,Copilot虽然不错且有用,但与GitHub本身几乎毫无关联——如果它不提“GitHub”这个名字,我根本不会觉得两者有任何关系。代码生成属于集成开发环境(IDE),而GitHub不是IDE——GitHub是IDE前后发生的事情,保持两者分离完全没问题。不过我担心微软会试图将两者强行结合,结果只会比起点更糟糕。
问题是:这原本是一家以开发为主、附带人工智能业务的公司,但现在微软已明确表示,它想要一个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附带开发业务的GitHub。
未来优先发展的功能将是 AI 而非 Git 改进
Git 还有改进的空间吗?这似乎是个已解决的问题,就像文字处理器或电子表格一样……对这些工具的“改进”大多是边际效益递减。
我不是在为微软辩护,顺便说一句。我早就预料并希望看到GitHub被收购后用户大量流向GitLab或其他平台——我属于“微软时代”的一代。
他们可以添加堆叠差异功能、大型单仓库功能(允许用户查看仓库的某个片段)、更好的子模块支持(为什么我不能一次提交多个仓库的PR?)。一个比缓慢的网络客户端更快的优秀桌面应用程序。
堆叠差异是一个巨大的功能,也是改进 git 也会改进 LLM 工作流程的地方。代码生成后的瓶颈是 PR 审查,堆叠差异有助于将大型 PR 分解成更易于消化的部分。
如果你帮助人类更好地协作,你就帮助 LLM 更好地协作。
那不如重新思考工作流程,而不是不断堆叠分支?
因为我可以在进行一轮审查的时间内生成5个干净、大小适中的提交,所以它们必须被堆叠。每个提交都必须独立运行CI,且每个提交都基于前一个提交的工作。
> 大型单仓库功能(允许用户查看仓库的一部分)
这让我想起了13年前Facebook开发者与Git开发者之间的讨论:
https://public-inbox.org/git/CB5074CF.3AD7A%25joshua.redston…
自那次讨论以来,Git确实有所改进,例如:
https://graphite.dev/guides/git-monorepo#tools-and-strategie…
但对于真正庞大的代码库来说,它仍然有改进的空间。可能不值得吗?我不知道。也许随着大语言模型(LLM)生成的代码的出现,它突然变得值得了?哈哈。
当前的桌面客户端也缺少对许多重要功能的支持,比如签名提交。
仅举几例,我希望看到改进的项目管理工具、更好的代码审查界面/用户体验,以及与Vercel类似的成本竞争力的集成无服务器托管。GitHub只需再打磨一下,就能成为真正的“一站式商店”。
他们有Azure,也有GitHub,成为Cloudflare或Vercel的竞争对手应该是默认且容易实现的
说实话,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没有这样做,所有必要条件都已经具备
这或许正是将GH纳入旗下更有意义的原因。Azure集成应该早就该实现了。未来是全栈式、内置电池的低代码平台,易于启动,然后只需一键即可访问Azure产品套件。更紧密的集成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途径,因为它具有固有的分发优势。
是的,微软过于专注于桌面办公和Azure企业客户
他们本应推出一个类似Firebase的轻量级服务和类似Next.js的完整Web框架,以将这些用户转化为长期Azure客户,这本是显而易见的决策,但他们却选择继续依赖Teams。
游戏开发领域也存在类似问题。虽然微软在桌面开发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但在游戏开发领域除Xbox游戏工作室外几乎没有存在感。他们本可以利用现有资源自主开发游戏引擎。他们可以将这些资源用于自身庞大的工作室,同时强化从代码、游戏引擎到Azure的开发管道
> Git还有哪些改进空间?
GitHub 的叠加式 PR 工作流程仍然非常糟糕。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修复跨组织“允许维护者进行编辑”功能 #5634
https://github.com/orgs/community/discussions/5634
4 年过去了……
因此,如果你创建一个组织来托管你的项目,现在你无法启用维护者对 incoming Pull Requests 进行修改;而对于那些以普通用户名托管的项目,这一功能非常有用且完全可用。
GitHub 个人访问令牌可以做得更好。如果能在团队级别分配令牌,或者对令牌权限有更精细的控制,那就太好了。
是的,我知道“精细令牌”存在,但它们似乎几乎无法在任何地方使用,而且控制的精细程度实际上并不精细,所以它们有点糟糕。
GitHub Pages 至今仍未提供任何内置分析功能。当微软和 GitHub 显然一直在追踪这些数据时,我本不应需要依赖 Google Analytics 或其他工具来追踪基本网站指标。用户为此问题提出请求已长达数年。
对于 Git 来说,可能不需要。对于 GitHub 来说,IPv6 支持肯定会很棒:https://github.com/orgs/community/discussions/10539
GitHub应该具备Atlassian的产品成熟度/复杂性,同时拥有微软的分销优势。任何低于此标准的都算是执行失败,我认为。
甚至不提AI,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 Git还有哪些改进空间?
当然有——数据收集和广告收入流方面还有很大改进空间!
我刚从 TFS Git(Azure DevOps?)迁移到 GitHub。
PR 界面需要一段时间适应。
开发人员在我的评论附近修改代码?评论会被标记为“过时”并隐藏。如果我打开它,能否看到他们修改的内容?不行,我必须手动查找!
它在文件列表中将X.Y排序在X.Y.A、X.Y.B等之后。
当我选择列表中的文件时,我希望直接打开该文件,而不是在所有更改列表中滚动到它。
我做的第一个PR显示了大量已从共同历史中合并的更改。我可以看到你创建的合并提交,GitHub,我知道你清楚这些更改实际上并未被合并。
不关心所需操作是否已自动运行。没有“运行”选项,甚至没有“这永远不会运行”的提示,只是“等待结果”。
奇怪的是,在源分支上显示操作结果,而该操作需要传递到合并提交。
我尚未弄清楚如何为不同分支设置不同的审批人,尽管这可能与我的组织设置有关。是代码所有者文件中的人员,还是任何贡献者?
无法允许规则集被绕过,同时仍需审批人手动绕过。我希望知道自己是否理解错误,同时也希望阻止初级开发人员犯错。
在 PR 中发现两个分支之间的冲突,如果我本地合并,这些分支可以干净地合并。
如果源分支受保护,则不允许在 UI 中解决冲突,尽管 UI 允许你将解决冲突的提交到新分支,如果源分支未受保护。
如果你选择执行上述操作,PR中的源分支会自动更新——这是你无法自行操作的!
不以目录路径形式显示分支层次结构
如果微软愿意将Magit功能移植到GitHub,将能创造数十亿美元的生产力提升。
也许不再需要太多改进?也许它可以成为一个可行的业务,而无需成为“增长”领域?
不……
问题管理(例如 bug 跟踪)真的应该成为 Git 的一部分,而不是 GitHub 的专有插件。
冲突解决和合并流程/堆叠合并还有很多改进空间。参见https://pijul.org了解Git中尚未实现的可能功能
Git已经足够好了。
不过有一个想法,他们可以打造一个类似SourceHut的优质网站,用于托管仓库并浏览其中内容。
我的意思是,微软有这个带有贴纸和AI的GitHub社交媒体网站,但专为程序员设计的严肃平台也挺不错。
不是针对“Git”,而是针对仓库/项目管理,这里有巨大的机会。过去几年他们一直在构建这些功能。
整合Jujitsu和基于代码的CI。YAML太糟糕了 %^#0
> Git还有哪些改进空间?
这绝对是值得提出的问题。如果微软放任GitHub不管,开源项目在未来几年内都会运转良好。企业端的情况则有所不同,他们还需要做大量工作来完善一些高级功能。
让我担心的是,他们不是停止投资,而是主动破坏当前项目,将其变成人工智能垃圾。
你是指Git还是GitHub?
他们的CI/脚本运行工具仍然一团糟。从遍布的安全漏洞开始(哦,确保你通过哈希值固定所有使用的组件,而实际上几乎没有人这样做;那关于“默认安全而非通过额外努力实现安全”的说法又是什么呢?),接着是测试它的唯一方法就是反复部署。
虽然 Git 本身可以改进,但 GitHub 并不是 Git;多年来,人们一直要求对 GitHub 进行许多改进。此外,他们甚至可以不让它变得更糟,这将是对他们近期策略的欢迎改变
GitHub Actions 基本上到处都是垃圾。来自 GitLab 的我讨厌处理 GH Actions 的每一分钟。
Git?可能不是。更快的 front-end 會是不错的改进。
GitHub 作为 CoreAI 的一部分,未来优先级尚不明确,也不清楚它是否会成为 AI 代码生成领域的潜移默化营销工具/内容来源。
GitHub的直接收入仅为$20亿(2024年;订阅费+预计按使用量计费的功能如GitHub Actions),但其收入还来自Copilot、Marketplace(销售工具和集成)。
微软CoreAI的收入是多少?肯定远超GitHub的直接收入。因此,GitHub很可能成为向用户推送各种AI收入流的平台。我好奇微软是如何按业务板块看待这一情况的。
这并不令人意外,但这是一个糟糕的决策。
GitHub 本质上是一款软件生命周期管理产品。要维持其运行所需的技能与生成式 AI/机器学习等领域所需的技能截然不同。我很难将此视为除内部政治博弈之外的其他行为,而非对用户或社区最有利的举措。我预计大量“传统GitHub”团队成员将逐步离职,被微软/Azure团队取代(令人作呕)。短期至中期内,这可能影响系统稳定性(目前已相当糟糕,每月多次停机,包括无预警停机)。
> 我很难将此视为除公司内部政治博弈之外的其他任何事情,而非真正符合用户或社区利益的举措。
我很难将微软的任何举措视为除公司内部政治博弈之外的其他任何事情。
Forgejo 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自托管 GitHub 替代方案。
如果你曾考虑过自行搭建 GitHub 版本但担心配置太过复杂,我建议你花几分钟时间用 Docker Compose 搭建一个实例并探索一番。
https://forgejo.org/docs/latest/admin/installation/docker/
GitLab真的很棒。无需将代码库放在“云端”。
GitLab很棒——但非常占资源。如果不为其提供所需资源(你能找到的所有内存,哈哈),性能会大幅下降。
如果你只需要 Git 加上项目跟踪功能,Gitea 已经非常成熟。它可以在小型 VPS 上愉快地运行。
我更喜欢 Forgejo,但它和 Gitea 都支持类似 GitHub 的动作。你可以拥有一个 100% 在内部运行的 CI/CD 管道,而且是免费的。我非常喜欢它用于个人项目。
> 你可以搭建一个完全在内部运行的CI/CD管道,而且是免费的。
感兴趣!关于如何实现免费运行的细节会很有帮助。
> Gitea支持类似GitHub的动作
需要引用。nektos/act肯定不是“类似GitHub的”
这是 Gitea 自身与 GitHub Actions 的对比:https://docs.gitea.com/usage/actions/comparison
当然,它并不完全相同,也没有人声称它完全相同。但我认为它可以被合理地认为是“类似”的。
是的,它确实如此。它并不完全相同,但它是“类似”的。
我的大部分构建配置可以在两个平台(Gitea 和 GitHub)上互换使用。
我们已经运行 Gitea 动作(并在某些地方做过贡献)有几年了,与 Github 并行运行。我们在 Gitea 侧使用容器进行托管,因此在任务中可以运行的内容上存在一些微小差异,但我们的体验非常积极。
Gitea 设计简洁,且与 Actions 的兼容性令人期待。不过我建议使用分支版本 Forgejo:https://forgejo.org/compare-to-gitea/
我想重点强调上述链接中的以下内容:
> Forgejo 于 2022 年 10 月在一家营利性公司接管 Gitea 项目后创建。它在非营利组织 Codeberg e.V. 的 umbrella 下运作,并以公众利益为导向进行开发。在接下来的这一年里,这种治理差异导致了选择,使 Forgejo 与 Gitea 显著且持久地不同。
若仅从字面理解(需谨慎),Gitea 即将开始走向衰落,而 Forgejo 则不会。我个人认为,这种说法是可信的。
难道 GitLab 不是营利性公司吗?
他们一直都是。不过我们可能已经习惯了,而且知道他们至少不会在CE版本上搞什么花招。我猜Codeberg在决定分叉时没有像Gitea那样信任GitLab,但正因如此,Forgejo作为非营利组织会更具可持续性。
GitLab 并未被指控或涉嫌劫持一个现有的开源品牌作为其核心产品。
感谢推荐。
我将在未来的一次私人基础设施重建中迁移到那个分支。
我放弃了Gitea,因为他们(上次我检查时)没有OIDC。我开始[0]尝试恢复并推进一个之前的PR[1]来添加它,但测试失败超出了我调查和解决的动力。
[0] https://github.com/go-gitea/gitea/pull/33945
[1] https://github.com/go-gitea/gitea/pull/25664
OIDC = OpenID Connect,一种开放的身份验证协议
Gitea 的用户界面很丑陋。
尽管 GitHub 和 GitLab 拥有专门的设计和前端团队来改进其用户界面和用户体验,但 Gitea 和 Forgejo 规模尚不足以达到那种水平,即使 Gitea 已成为一家公司。
例如,看看 GitLab 上标记为 “UX” [0] 或 “UX Paper Cut” [1] 的问题数量。其数量级远超其他任何开源软件选项。
[0]: https://gitlab.com/gitlab-org/gitlab/-/issues/?label_name%5B…
[1]: https://gitlab.com/gitlab-org/gitlab/-/issues/?label_name%5B…
抱歉,但 GitLab 的用户界面很糟糕,使用起来笨拙且缓慢,所有内容都嵌套在一起。相比之下,Gitea 简单、直观且易于使用,就像早期的 GitHub 一样。我也不确定大量用户体验问题是否是个好兆头?
根据我的经验,“真正优秀”之处在于它自带完整功能:
– 完全基于 Docker 的 CI/CD,这使得理解它将要做什么比“阅读一些随机生成的压缩 .js 文件”更容易
– 他们确实提供了类似 GitHub Actions 市场的地方可组合 CI/CD,但我还没有在实际使用中充分测试过,无法判断其价值是“竞争性功能”还是真正有用
– 内置 Terraform 状态管理,无需再使用 S3 + DynamoDB
– 高度可配置的 JWT 声明管理,便于从管道中进行 OIDC 基于的访问
– 平台与多个 Kubernetes 集群之间有良好的集成
– 与之相关的是,有一个强大的“审查环境”设置
– 他们还暗示可以替代 Sentry,但遗憾的是,在我切换回 GitHub 之前,该功能尚未脱离预览阶段,因此我目前不清楚其进展情况
GitLab 没有与 GitHub Actions 相当的功能(除了一个 alpha 质量的原型)。
GitHub Actions 可以共享运行时环境,这使得它们易于组合。GitLab 组件是单独启动的 Docker 容器,这使得它们重量级且不适合处理小任务(例如,CI 组件无法安装依赖项或为构建设置配置,因为构建不会在该容器中运行)。
这些组件甚至不是真正的组件。它们只是将 YAML 模板与其他 YAML 文件拼接,然后将行追加到 Bash 脚本中。这意味着您无法编写智能集成来引用诸如“构建组件的输出路径”之类的内容,因为不存在这样的实体。它只是一个带有环境变量的 Bash 脚本。
我可以映射列表中的大部分内容,但不记得“审查环境设置”指的是什么。您指的是什么?
严格来说,我认为GLCI对_所有_环境都一视同仁,但当我提到“审查环境”时,我的意思是“可丢弃的应用程序副本,以便在合并请求审查期间与之交互”,例如 https://mr-8675.example.com 对应于 /example/-/merge_request/8675,该环境会在合并请求打开时创建,并在合并请求合并或关闭时销毁
<https://docs.gitlab.com/ci/yaml/#environment> 以及 <https://docs.gitlab.com/ci/yaml/#dynamic-environments> 等
我认为这与 GitHub 中的行为一致:<https://docs.github.com/en/actions/how-tos/deploy/configure-…> 的区别在于,根据 GitHub 文档,他们认为这需要管理员批准,而 GLCI 则认为,如果管道具有运行配置的权限,就可以直接开始,因为名称是自由的
GitLab 引入“部署层级”功能,我认为这是为了向其他用户传达环境的重要性,但对 CI/CD 可用凭证的控制始终通过 <https://docs.gitlab.com/ci/environments/#limit-the-environme…> 这部分解释了为何唯一需要涉及仓库管理员的情况是安装或更新部署所需的密钥
—
秉承“他们真的、真的在喝自己的香槟”的精神,可以查看 GitLab 自身使用的环境 https://gitlab.com/gitlab-org/gitlab/-/environments
“真的很棒”是基于哪个指标?因为它很慢,而且在可怕的侧边栏重新设计后更加混乱,引用一位著名作者的话,它的使用并没有带来任何喜悦。
Codeberg 和 Gitea 则感觉很好,就像早期的 GitHub。快速且简单,而不是一个在半成品功能上添加更多功能以吸引企业资金的产品。
如果按照功能清单来评判,可能确实不错。但它只是一个功能繁杂、参差不齐的集合,只是为了满足企业需求。
我不得不认同。我最近加入了一家使用 GitLab 的公司,之前一直使用 GitHub。我对弱势群体有偏好,但已经发现许多功能存在 bug(尤其是与层次结构和继承相关的问题),让人感到“一般般”。
我觉得所有新的 AI 工具都只与 GitHub 集成,比如 Claude Code。实际上,我们正考虑从 GitLab 迁移到 GitHub,原因就在于此。
在某些行业,你真正需要的所有工具(比如 MISRA 检查)都可与 GitLab 直接配合使用。
我们尚未离开 GitHub 的原因也是如此。
大多数 SaaS 工具只能与 GitHub 集成,这太糟糕了。
Claude 与 forgejo/gitea 配合得很好。毕竟,这只是 git 而已。
还行。但许多真正有用的功能都是付费的。例如合并列车或强制审查。
我也不认为“它是开源的!”是一个巨大的差异化因素,因为它体积庞大,从源代码部署困难,且用 Ruby 编写,因此实际修改它以实现你想要的功能的可能性接近于零。
我认为目前Forgejo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即使它不够成熟。它用Go语言编写,部署和修改都容易得多。而且所有功能都是免费的。
我喜欢GitLab,但……它并不惊艳。我更喜欢Phabricator(除了它缺乏集成CI)。
> 使用 Ruby 编写,因此实际上修改它以实现某些功能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这是个愚蠢的说法。
并非如此。Ruby缺乏静态类型,而Rails大量使用生成的标识符,这意味着除非你全职从事此工作(或运气极佳),否则在Gitlab这样庞大的代码库中导航几乎不可能。我尝试过。我不断发现一些方法——根据grep搜索——从未在任何地方被调用,而且没有IDE支持类似“查找所有引用”的功能。
我确信如果你把它当作全职工作,最终会熟悉代码库,但除非你真的坚持不懈,否则你无法随意跳进去添加功能。
但我还是设法为gitlab-runner(用于CI)添加了几个功能——因为它是用Go编写的,而Go具有静态类型和如今相当不错的IDE支持。天壤之别。
我还为VSCode添加了几个功能,这是一个同样庞大的代码库。同样,它使用TypeScript编写,TypeScript具有静态类型和良好的IDE支持。如果没有这些特性,这将几乎不可能实现。
这与我的实际经验完全不符,我认为你所谓的“近乎零”的说法纯属胡说八道。
> 从源代码部署较为困难
我不会在此与你争论。Rails 部署涉及众多复杂环节。这与大多数 Web 应用框架并无本质区别,但确实较为困难。
不过,我从未参与过任何一个Rails应用的部署比执行`bin/deploy v123 production`更复杂的项目,因为我亲自编写了这个脚本,它100%可靠。
> 而且是用 Ruby 编写的,因此你几乎不可能修改它来实现你想要的某个功能
但这仍然是愚蠢的。你只是不了解 Rails 或 Ruby,也不愿意学习它们。没关系,但如果你没有做出这个决定,你会发现解决方案足够简单。没有评判的意思——不同的框架/语言范式适合不同的人。
Rails 还拥有出色的 IDE 支持。静态类型可以是一个有用的语言特性,但在我看来,缺乏静态类型从未让理解实际代码变得更加困难。
Go 也有很多值得喜欢的地方,别误会我的意思。但我猜,能够立即在 Ruby/Rails 应用中投入工作并产出成果的随机开发者数量,与在 Go 网页应用中投入工作的数量,基本上是相当的。两者都非常适合的项目重叠部分相对较少。
[我经常招聘 Ruby/Rails 岗位。我常招聘没有 Ruby/Rails 背景的高级开发者,但不会招聘那些不愿学习的人。对于来自 C/Algol 家族的高级开发者,学习 Ruby 只需一天,而对于有 web 开发背景的人,学习 Rails 只需一周或更少时间。我从未见过失败的案例。
我几乎同样频繁地招聘Go开发人员。招聘标准略有不同(对Web意识的重视程度较低),但我发现教Ruby开发人员学习Go比教Go开发人员学习Ruby更容易。你自行判断吧。
我并非想挑起争端或引发激烈辩论,但我想说我的经历与楼主一致,且我同样来自静态类型背景,这或许解释了为何我有类似的经历和预期。我确实使用了 RubyMine 尝试进行更改,所以不是“vim 和 yolo”,而是使用世界级的工具,试图弄清楚任何随机符号的来源非常困难
这甚至没有涉及尝试使用他们的“最佳实践”<https://gitlab.com/gitlab-org/gitlab/-/blob/v18.2.1-ee/.gitp…> -> https://gitlab.com/gitlab-org/gitlab-development-kit#local我发现要让它使用我自己的仓库副本简直难如登天。但就像每次讨论一样,自从我上次尝试已经过去好几年了,也许现在已经好多了
我也不信! 🙂
但我是在回应“在 Ruby 中,实际上修改它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这句话,而这并未解决核心问题。
用 Ruby(以及 Rails!)编写简单明了的代码是完全可能的,但我承认 GitLab 并不是最好的例子。
如果 OP 说的是 ~“… GitLab 的代码库庞大,难以导航和进行即插即用的贡献 … 而且我对动态类型语言有抵触情绪” 🙂 ……那么我本不会费心评论。
我对动态类型语言的反感正是源于这些问题。这并非随意的偏好。
> 你不想学习 Ruby 或 Rails
学习 Ruby 或 Rails 并不是问题。Ruby 语言本身相当简单。问题在于缺乏静态类型,而且你甚至无法使用 grep 进行搜索。
我对 Python 非常熟悉,但编辑没有类型提示的大型 Python 代码库几乎同样困难。(情况稍好一些,因为大多数 Python 代码都可以通过 grep 搜索。)
Ruby 和 Rails 对许多人来说运作得非常完美,而你选择不成为其中一员。这是一个有效的选择,但仅此而已。这真的与 Ruby 或 Rails 关系不大。
我经常通过 grep 搜索 Rails 代码库。这是我首选的探索方法。在极少数情况下,如果立即搜索无效,我会设置断点并从REPL运行。这从未失败过,即使在GitLab代码库中也是如此。
我对Ruby和Rails也有批评。但你的“近乎零”评论是一种肤浅的否定,它反映了你的偏见,并将其呈现为某种有根据的真理。它不是。
无论在哪里编写代码,我都使用管理员安装的类似 GitHub 的工具。它们都足够好用。
在家中我更倾向于使用 Fossil。它并非完美无缺,但对于我这类小型开发团队的工作而言,它相当出色。
我再推荐一个选项 Gitpatch,不过它目前还处于早期测试阶段,尚未开源,但很可能未来会采用 AGPL 许可证。它内置了补丁堆栈(即堆叠的 PR)功能,而且很可能比其他任何 Git 托管服务都更快。披露:我是该项目的作者。
GitLab 提供了大量功能,但我发现其用户界面略显复杂,让人有些不知所措。它确实需要一位用户体验(UX)负责人来简化界面并优化信息架构。
每年花费几千美元,无需担心升级、备份、托管成本等问题,这绝对物有所值。
有传言称 GitLab 即将被收购。收购后它可能不再是开源软件。
我去年转用 GitLab 是因为微软对 GitHub 的破坏。
而且,如果你不喜欢某些东西,很有可能你能成为你想要看到的改变——他们有着非常开放的贡献文化。即使你不想改变某些东西,能够阅读其源代码也能大大帮助你理解其行为,这并不是对他们通常不错的文档的贬低。
GitLab很棒,但没有AI工具支持它,而且它很昂贵。
没有AI工具支持它
我认为这是个特点
> 没有必要将你的代码库放在“云”中。
是的,也不完全是。如果你_只想_使用远程 Git 服务器,那么不需要。但使用 GitHub 这样的 SaaS 工具是有正当理由的。
GitLab 就像 Git 界的 SAP,适合臃肿的大型企业。我从未在那里见过任何开源仓库。
是的,谁听说过这家奇怪的公司名为nvidia <https://gitlab.com/nvidia>,或者inkscape <https://gitlab.com/inkscape/inkscape>, 或者F-Droid <https://gitlab.com/fdroid/fdroidclient>
在什么世界里,nvidia属于开源软件而不是大型企业?这似乎是一个奇怪的例子。
开源软件(FOSS)和“大型企业”并非反义词。如今,许多最大的开源软件贡献者正是大型企业。
整个 KDE 生态系统都托管在 GitLab 上
https://community.kde.org/Infrastructure/GitLab
我对 GitLab 也没什么好感,但例如 Inkscape 就托管在那里
https://gitlab.com/inkscape/inkscape
难道没人告诉过你“永远不要说永远”吗?
Knot DNS[1]够用吗?GPL许可证。
[1] https://gitlab.nic.cz/knot/knot-dns
https://gitlab.freedesktop.org/ – Freedesktop(许多项目如Wayland的组织)使用GitLab
https://gitlab.gnome.org/ – GNOME使用GitLab
https://gitlab.com/kicad/ – KiCad 使用 GitLab
以及 https://salsa.debian.org/public – Debian 使用 GitLab。
对于希望避免使用 GitHub 的开发者而言,这似乎颇受欢迎。GNOME 和 KiCAD 也使用它。
这本是必然趋势,但看到 CoreAI 部门的这一部分令人遗憾。Copilot 及其他 AI 计划不应成为 GitHub 愿景的主要驱动力。
GitHub 作为全球最大的软件训练数据集可能比作为付费版本控制系统更有价值,而微软可以独特地利用这一点,因为他们将拥有不受速率限制的内部 API 和/或数据导出用于训练。
我假设他们已经拥有这些 API——GitHub 已经归微软所有。通过优先发展 AI 功能而非核心体验,GitHub 未来可能不再是最大的软件训练数据集。
我假设他们会让其他大型公司默认集成 GitHub
这样它就能从“开发者生态”中自我滋养,并围绕 AI 工具生成一个独特的数据集
这——GitHub的未来将是作为微软人工智能产品的训练数据源,以及收集更多训练数据的诱饵。
你从开发者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你的目标是打造一个能帮助你工作的优质产品。
微软的目标是通过开发软件或
出售租赁服务来赚钱。你是成本中心。而管理者对成本中心会做什么?他们会将它们外包,无论是交给人工智能还是实际的印度人。
通过剽窃盗取的代码,無視其原始许可证,他们希望让前者真正发挥作用。
CoreAI 团队是今年早些时候 DevDiv 进行重组后成立的:https://www.theverge.com/2025/1/13/24342793/microsoft-ai-eng…
DevDiv 或许就是 GitHub 早些时候若被整合后会归属的部门,因此它最终落户于此也合乎情理。
不难想象一个平行世界,其中 GitHub 成为 Git 和代码审查流程的创新守护者;可惜,这不是我们所处的世界。
我开始真正厌恶“AI 无处不在”的趋势。你开始在各个领域感受到它——优质产品为了迎合炒作而变得糟糕。
> 你开始在任何地方都能感受到这种现象
开始?几个月来,HN首页 30-50% 的内容都是关于大语言模型(LLMs)的文章,以至于一个隐藏所有人工智能文章的用户脚本大大改善了用户体验。
这里很多评论让我想起微软收购GitHub的时候。那时候人们都觉得GitHub要完蛋了。但事实上情况变好了:GitHub Actions(一个很棒的CI系统)是在微软收购后推出的。免费私有仓库也是在微软收购后推出的。
这次情况可能不同。但上次其实没那么糟糕,我认为。
微软通过用React重写一切,显著恶化了GitHub的用户界面。现在它变得缓慢且臃肿。从文件查看器复制文本是一场噩梦。而且千万不要去研究GitHub Actions的底层工作原理,你会后悔自己成为开发者。
GitLab几年前就推出了CI/CD,GitHub别无选择。至于哪个平台更高效,这取决于个人偏好,对我来说 GitLab 的选项显然更成熟。
GitHub Actions 于 2018 年 10 月宣布,收购交易的完成几天后便公布。
有没有关于 GitHub 是否真正盈利的报道?
我认为只要微软的估值上涨,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我们正生活在风险投资经济中:D
GitHub 是人工智能的训练材料。它是一种资源,而非用来赚钱的產品。
有证据表明 GitHub 成功阻止了其他人工智能公司克隆开源项目吗?
是的: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3936992
微软没有披露太多信息,但2022年的头条新闻称他们现在每年有$10亿的经常性收入。
现在有了Copilot,我敢肯定他们已经盈利了
市场可以保持非理性状态的时间比你保持 solvability 的时间更长,等等,等等。
情况并未完全好转;有些方面可能有所改善,有些方面可能变得更糟。
私有仓库并非我使用的功能(如果我想让文件保持私密,我不会将其发送给微软或其他任何人,除非他们是预期的接收者)。
我使用 GitHub Actions 自动将问题分配给自己,
我认为他们以许多更糟糕的方式更改了 HTML;某些功能需要 JavaScript 等。他们还强制要求使用双因素认证(2FA),而设置过程并不正常工作。(目前我可以通过 API 绕过这两个问题。)
相关持续讨论:
再见,GitHub –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864929 – 2025年8月(66条评论)
几个月前我决定全面转向自建服务器和自有基础设施。每周至少会遇到一件事让我意识到这个决定是正确的。又到了每周的这个时刻。
你用什么管理 Git 仓库?
Forgejo
我大约一年前迁移到了 GitLab。使用体验很棒,我实际上更喜欢 GitLab CI
我也是!唯一的问题是,人们习惯性地用“GitHub”来指代“云端远程 Git 仓库”。
我预计这种情况会持续下去,直到该产品沦为一个AI训练数据集和通用商标,就像我们工作中使用的Xerox复印机实际上是由Brother制造的,而Xerox这个品牌已经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并未使用GitHub和GitLab提供的CI/CD、问题跟踪、维基等功能。我确信这些工具各自有其独特特性,迁移时可能带来麻烦并需要重新学习。我更倾向于将这些工具分离,让 Git 仓库几乎专用于 Git 功能,并根据需要启动其他工具。
我们使用GitLab CI、问题跟踪、依赖项扫描等所有功能,效果非常出色。所有服务均自行托管,从未出现过任何问题。我已通过GitLab CI完整搭建了整个部署流程,运行非常稳定。最高级别的订阅价格为$150/月/用户,但对我们来说绝对物有所值。
GitLab是否也面临同样的AI推广问题?他们拥有众多AI功能,并自诩为“最全面的AI驱动型DevSecOps平台”。
我没有使用任何AI功能,甚至不知道有这些功能,但我在他们的官网上也看到了,这让我有点担心。我希望这只是他们目前不得不说的宣传语,而不是战略方向。否则我一定会切换到自建服务器,尽管云端的托管CI/CD对我来说一直运行得很好。
正如年轻人所说,GitLab CI是最佳选择。
没想到会拖这么久。我在新工作中与GitHub销售团队合作整理我们的GitHub组织,结果收到了一家已加入微软近10年的公司发来的Zoom会议邀请,这让人感到奇怪。
如果 Teams 不是这么一团糟,可能会有帮助。如果你在桌面客户端上使用的是微软的独立云服务,那可就麻烦了。
七年。因为他们不想像对待其他收购项目那样去动它。
>微软的 CoreAI 团队是一个由前 Meta 高管 Jay Parikh 领导的新工程团队。它包括微软的平台和工具部门以及开发部门团队,专注于为微软及其客户构建人工智能平台和工具。
这太令人困惑了。“CoreAI”团队显然在做一切事情,除了人工智能的核心——大语言模型(LLMs)。
微软的软件质量很差。Azure 极其臃肿且难以使用,我怀疑它仅因捆绑销售/反竞争策略才获得市场份额。微软在其操作系统中插入小报新闻。
GitHub 是他们最受信任的“科技”品牌,也是他们唯一成功的 AI 产品 Co-Pilot 的载体。
未来5年内,随着越来越多的产品借助GitHub品牌发展,GitHub及其所有产品几乎不可避免地会被微软的臃肿所吞噬。
不久后,GitHub产品中可能会出现小报新闻。
我并不认为GitHub主要是一个人工智能产品或服务。微软这样做确实令人担忧。
我仍然觉得没有其他竞争对手让我如此喜欢。但这可能并不重要。
我对East River Source Control [0]在jujutsu上构建的内容感兴趣。虽然与之无关,但很期待看到一个GitHub竞争对手能够规模化并被广泛采用。
0. https://ersc.io/
我们需要一个像Linear之于Jira那样的颠覆者来对抗GitHub。
我认为许多担忧是合理的,但我不确定是否应过分解读吸收该组织的名称。微软的组织名称经常与实际业务不符且缺乏直观性。
虽然这可能是真的,但我认为微软吸收GitHub的团队具体名称并不是让用户担忧的原因。我无法想象在这种情况下,微软的哪个团队不会成为红旗。
我敢肯定,正是因为这是AI团队,这才是关键因素。如果换成例如Azure团队,至少还能说得通。
放弃GitHub https://sfconservancy.org/GiveUpGitHub/
我一直使用自托管的 https://scm-manager.org 进行个人项目,从未觉得有必要切换到其他平台。这是一款令人惊讶的好软件,但不知为何并不太受欢迎。
有点相关,我最近在想:经过过去几年对GitHub糟糕的PR审核性能的亲身经历,以及最近关于GitHub各项功能性能糟糕的博客文章,我突然想起GitHub现在是微软的产品。
因此,我预计 GitHub 的整体体验将退化到(糟糕、缓慢、设计不良)的 Teams/Outlook 水平,因为微软并不真正关心你的体验,只要你被锁定在平台上,并且最终能够完成工作要求即可。
这并不令人意外。OpenAI的合作关系正在消退。整体而言,生成式AI作为产品领域显得有些泡沫化且脆弱。GitHub作为一款强大的产品,正处于引入生成式AI功能以提升其吸引力的最佳时机。
无论喜欢与否,这作为商业决策都合乎逻辑。微软正在为当前AI热潮周期的下一阶段做准备,届时独立的AI产品将面临困境,而“这是功能而非产品”的阶段将占据主导地位。
GitHub 难道不能专注于核心业务,而不是急于涉足人工智能领域吗?如果他们继续专注于核心业务,那么 vibe 编码的增长绝对会对 GitHub 带来好处。
如果他们因为急于涉足人工智能而搞砸了核心业务,那么他们很可能会被其他做得更好的东西取代,对吧?
更不用说人们对他们阅读私人代码库来训练没有人要求的人工智能的担忧了。
你可能会认为,作为许多关键代码库的可信数据源,这已经“足够”了
是时候迁移到 Forgio[1] 了。遗憾的是,我目前仍不得不使用 GitLab,直到 Forgio 在 URI 中添加项目/文件夹功能。
[1] https://forgejo.org/
将所有内容从GitHub迁移出来肯定会很痛苦,因为代码腐化正缓慢蔓延。死链接带来的永恒的挫败感,大语言模型(LLM)不断制造的伪装成你想要的东西的恶意软件,希望在随机用户的帐户中偶然发现一个分叉。
将东西转移到人工智能团队,让我想起了谷歌当年将谷歌+塞进一切的东西。结果并不理想。
辞职信表明它已经不再独立很长时间了。
此外,并购意味着收购方拥有被收购实体的独立性。当一家公司被他人拥有时,任何独立性都无法存在。
这家公司在十年前就已经功能齐全,现在只是在并购后自然衰落为无关紧要的状态。
几个月前迁移到Codeberg。一切正常。
当GitHub要求使用Microsoft登录时,我们就知道一切结束了。
我惊讶于新用户仍未遇到这种情况。
这是一个被低估的评论,让人联想到Skype的遭遇(对此仍感到遗憾…)
GitHub网站体验已因强行将Copilot整合到一切功能而混乱。但随后又要求用户反馈关于问题的新设置选项,却拒绝任何关于用户默认设置的请求。
这显然不是个好方向。接下来会在提交中插入广告吗?
不是提交,而是查看你的仓库时,会看到你使用的包的所有付费层级服务的广告。
我甚至无法使用GitHub网站而不触发速率限制。
而热门观点是,Azure DevOps(包括Git和管道)实际上更好。GitHub的YAML垃圾文件简直令人头疼。
我感觉GitHub最近变得更糟了。
* 动作变得更挑剔,无论是私有(付费)还是公共,都更容易崩溃和卡顿。
* 发布更改时未进行测试:https://github.com/actions/toolkit/pull/2106
* GitHub 移动应用加载时间超过 5 秒
* 到处都是 AI 按钮(管理员可以为 CoPilot 付费)
* 发布 Node24,完全跳过 Node22 的操作:https://github.com/actions/runner/releases/tag/v2.327.1
他们构建的最令人作呕的功能之一是允许管理员查看用户接受 CoPilot 建议的频率。
我正准备抱怨他们仍然没有 YAML 锚点,但似乎这个功能在 7 天前已经合并:https://github.com/actions/runner/issues/1182#issuecomment-3…
许多动作仓库已停止积极开发,包括actions/checkout和actions/cache:https://mastodon.social/@hugovk/114987592399377240
> 更正,8月11日:GitHub 已经成为 CoreAI 的一部分,但其领导层将不再由单一 CEO 领导。
因此,实际上没有组织结构的改变,只是 CEO 离职,而他们并未立即任命新 CEO。
我们需要一个像Linear之于Gira那样的颠覆者来改变GitHub。
GitHub已经让人失望了一段时间。
1. GitHub本身并非开源,尽管它是开源平台。
2. 微软(所有公司中)收购了它。
3. 微软推广VSCode并淘汰了GitHub的Atom。
4. GitHub 员工非常政治化(主分支重命名、ICE 抗议辞职等)。
5. GitHub 删除存储库和用户帐户(俄罗斯开发人员 yt-dlp 等)。
6. 大语言模型(LLMs) 在未经同意或选择加入的情况下,对公共和私人代码进行训练。
7. GitHub 在拉取请求和 GitHub 的各个页面中强制使用 AI 代理。
8. GitHub 首席执行官辞职,现在更多地受到微软 AI 的控制。
我离开 GitHub 时,它刚被微软收购。我曾怀疑离开是否是个错误,但……我至今未后悔。
> GitHub 员工相当政治化(主分支重命名、ICE 抗议辞职等)。
啊,好吧,那么权力政治对你来说并不感兴趣。
> 大语言模型(LLMs)在未经同意或选择的情况下,对公共和私人代码进行了训练。
啊,好吧,那么权力政治对你来说还是感兴趣的。
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让Skype化开始吧!我迫不及待地想看看他们如何整合Internet Explorer,或者要求使用微软账户。
我好奇微软要多久才会开始推动使用GitHub的人进入微软生态系统——微软登录、强行向用户展示微软AI、推动“在Azure上运行,其他不管”等行为?
GitHub登录已经就是微软登录了,而且正在被广泛推广使用。
GitHub文档已经主要推广Azure,例如https://docs.github.com/en/actions/how-tos/deploy/deploy-to-… 页面开头有 8 个 Azure 链接,然后是 1 个 AWS 链接、1 个 Google 链接和 1 个关于 Apple 的链接。
别忘了 NPM 也是微软的资产,https://docs.github.com/en/actions/tutorials/publish-package… 没有类似的文档,例如 JSR。
又一次陷入“拥抱”的陷阱……
一切都有可能被整合到人工智能中,人工智能的期望值如此之高,就连谷歌也试图将人工智能整合到搜索引擎中。因此,GitHub成为微软进军人工智能道路上的绊脚石也就不足为奇了。
他们能做的唯一好事就是删除那些只注册了酷炫用户名却从未再出现的账户
是的,GitHub已经完了。现在是考虑迁移到其他代码托管平台的好时机,比如Tangled(https://tangled.sh; 虽然有点自我宣传,但我承认我是联合创始人)。我们拥有更先进的PR流程、支持jujutsu变更ID,并且刚刚推出了内部CI!https://blog.tangled.sh/ci
长期来看,我们旨在成为新的开源协作平台,由社区共同构建。
Tangled 确实是个很酷的想法,但很遗憾,我希望 Gerrit 能重新崛起。
它符合我“专注一件事,做好它”的理念,因为它对持续集成、问题跟踪器甚至在线查看代码的方式都没有明确立场。
我得承认,要正确配置它确实是个麻烦事,而且在未与代码审查系统(如 Gitea、GitHub 和 GitLab)捆绑时,查看仓库的选项普遍糟糕。唉。
Gerrit有.rpm/.deb包,使安装/升级相当简单。
它将所有内容存储在磁盘文件中(除了可再生成的缓存外没有数据库),这使得备份/恢复和复制与许多其他更复杂的系统相比轻松得多。
没错,说得有道理。Gerrit是可靠的软件,但它本质上只是一个代码审查工具,而非我们所追求的替代性代码仓库。
你说“代码仓库”和“公开协作开发”之类的话?你认为仓库是“公开的”、“私有的”还是其他类型?
你们有一份非常简短的隐私政策 [https://tangled.sh/privacy],但没有关于防止 AI 机器人抓取的保障。用户对仓库隐私的期望是什么,尤其是针对第三方,包括恶意第三方?你们真的需要在隐私政策中明确说明这一点。
我不太明白你的第一个评论。目前仓库仅限公开,因为我们基于AT协议构建,该协议尚未支持私有数据(正在开发中!)。
感谢你对隐私政策的反馈。该政策仍在积极改进中,我们投入了大量努力来防范AI爬虫。我会更新政策措辞以包含相关内容。
您建议GitHub用户迁移至贵平台,而GitHub的历史核心功能之一便是私有仓库。且至少在历史阶段,GitHub的私有仓库曾声称能提供防范未经授权访问/爬虫的保护措施。
但AT协议无法做到这一点。
因此目前贵平台仅适合非商业用户。(能否列举任何使用Tangled.sh进行源代码管理的商业组织?)
AT Protocol 是否有关于私有数据的粗略里程碑(日期?)?
> 我们投入大量努力来防范 AI 爬虫.
抱歉,这并非对任何事的保证,而是一种无法量化的愿景。我问的是你向用户保证什么。IP 访问日志?警报?响应时间?封禁?IP 白名单?
无论是否插入,这都与主题相关。+1 以抵消这种不必要的投票行为。
Github Pages 也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正在努力!
该死,为什么这么多负面投票?
可能是“有点无耻的广告,我承认。我是联合创始人”。很多HN用户不喜欢被广告轰炸的感觉。
我觉得还是坦率一点比较好——这样大家就知道可以提问了。
(我没有给你点赞。)我认为坦率一点总是好的。更好的做法是在第一句就说明白,确保你的整个评论不是广告,除非是那种“你在做什么”类型的帖子。这只是我的个人观点,并非指南等文件中明确规定的内容。
除了广告,称一家收入超过$20亿的公司为“虚假”是令人讨厌的。
我理解为什么GitHub是CoreAI的核心资产,但令人遗憾的是,GitHub并未被视为一家独立运营的公司而受到尊重。
这是常见现象。大公司收购小公司后,小公司高管会留任并强调独立性。最终小公司高管离职,大公司用自家员工填补空缺。没什么阴谋,就是这样运作的。
太多公关话术。归根结底,GitHub在人工智能编程竞赛中失利(或惨败)是令人尴尬的。
太疯狂了。他上周刚在《解码者》播客中露面。https://www.theverge.com/decoder-podcast-with-nilay-patel/72…
好吧,这就是我的退场方式……我已经将GitHub的使用降到了最低限度…… 对于通过我的业务合作的任何客户,我建议他们自行托管自己的Git仓库,仅将GitHub和GitLab用于展示目的,而非作为实际存储其代码的服务。
这进一步证明了这笔合并/收购从一开始就不应被允许。
无论你喜欢与否,并购都是关于金钱的问题,而非你是否喜欢产品。事实上,所有企业都必须以盈利为首要目标,而非打造最佳产品。通常,最赚钱的产品正是那些不断催促你投入更多资金的产品,而这正是大家所厌恶的。
今天我观看了WHY2025关于XS4ALL(一家荷兰黑客伦理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演讲。以下是摘要:"我们以高价将这家盈利的小型独立初创公司(拥有反企业文化)出售给了一家大型企业,因为我们以为他们会继续保持这种反企业文化,但他们做的只是向我们的客户索要更多钱,裁掉所有员工,然后将客户转移到企业自有品牌下。我们在法庭上与他们抗争,但法院明确裁定他们有权这么做,因为他们拥有我们,而且他们雇佣了昂贵的律师,处理了所有文件并拉动了正确的线,让我们看起来像坏人。”就像,这不是开玩笑吧?你期待会发生什么?这个故事听起来熟悉吗?
每个人都必须明白,“蝎子与青蛙”的故事其实是在讲企业。无论如何,为了金钱出卖灵魂并不违法。事实上,这几乎是必然的。
我仍然震惊于谷歌没有预见性地收购GitHub……
或许这没什么,但:
> “GitHub及其领导团队将作为微软CoreAI组织的一部分继续其使命,更多细节将很快公布,”Dohmke在今天致GitHub员工的备忘录中表示。“我将留任至2025年底以协助过渡,并以作为一家全球远程优先组织所取得的成就而深感自豪。”
这让我感到有趣。关于微软明年将回归办公室的传言不少。这段话中“远程优先”的突出强调,可能表明此类担忧在此发挥了作用……
微软明天就能无视后果地关闭 GitHub
因此GitHub已进入微软收购周期的第三阶段
我属于一个火箭研究小组,想知道在涉及ITAR限制代码等敏感数据的培训是否会成为问题?有什么想法吗?
> 将独立运营
— 萨蒂亚·纳德拉,2018
在收购公告中 https://blogs.microsoft.com/blog/2018/06/04/microsoft-github…
我的意思是,自那以后已经过去了7年多。我认为没有人会合理地认为这意味着它将永远独立运营。
等等,那不是两周前说我们应该拥抱人工智能或退出该行业的那个人吗?
– 2025年8月2日GitHub首席执行官向开发者发出严厉警告: “拥抱人工智能,否则就退出这个行业”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github-ceo-developers-embrac…
– 2025年8月11日 GitHub首席执行官辞职 https://www.theverge.com/news/757461/microsoft-github-thomas…
这简直难以置信 🙂 也许他没有足够重视人工智能,所以才选择离开这个行业?
它曾经“独立”过吗?GitHub的单一文化从一开始就令人担忧
该死。我记得在Reddit上说这是不可避免的结果时,我被大量点赞和攻击。
永远假设为大型企业代言的人是托儿、机器人或两者的结合。
同感。现在 everyone 都像 惊讶的皮卡丘表情,我只能说“我早就说过”。
不要与魔鬼交易。
有趣的是,他们总是更关注AI,而他们的产品却越来越难以使用。我想要一个可用且高效的拉取请求页面,而不是无用的AI功能。似乎优先级完全错了。GitHub的衰落绝对是戏剧性的。
看起来目标是将GitHub变成一个“代理工厂”。而他们甚至还无法支持IPv6。
这很正常,因为OpenAI的API接口也不支持。;)
> GitHub加入核心AI团队
一方面,这可能意味着它获得了继续发展的资金支持。
另一方面,我担心这意味着 GitHub 将专注于开发 AI 功能,而核心产品可能会变得陈旧或被放弃。
GitHub 真的有资金问题吗?去年他们的收入翻了一番,其中 40% 来自 GitHub Copilot。我预计 2025 年的增长率将远高于此。
我认为微软试图解决的问题是,人们可以无缝使用GitHub而无需绑定到Azure和Power Platform
> GitHub是否存在资金问题?
我不这么认为,我也没有这个意思。只是如果他们是“核心AI”组织的一部分,那么他们很可能仍将是微软投资的优先领域……至少目前是这样。
> 核心产品变得陈旧/被放弃
我更担心随机故障。当组织压力要求快速添加功能时,系统就会出问题。陈旧可能是最好的情况。
是Bob还是Clippy?
$ git commit
Git命令已更改为Bob,请输入'bob commit'进行提交。
天啊
我震惊了!震惊了!不过也没那么震惊。
我仍然记得Atom。
依我之见,这本在预料之中。我曾向行业内几位人士阐述过这一论点,并建议他们为未来 GitHub 可能进行重组时,预留一条迁移路径。
每当有人承诺某子公司或产品将保持不变(通常是因为客户/用户更倾向于此),有必要询问该承诺是否具备法律约束力,以防止公司在组织或市场环境变化时违背承诺。
几乎不存在阻止组织改变主意的障碍,这意味着该承诺充其量只是一个软性承诺,即在短期内他们不打算做出太大或太快的改变。
GitHub曾是那个时代如此酷炫的产品,是硅谷科技公司荒诞不经的完美缩影。椭圆形办公室。威士忌图书馆。满是周边商品的房间。一个在湾区乃至全球每个极客心中家喻户晓的产品。我从未在那里工作过,但当时在旧金山能与之为邻已令人羡慕。看到它崩溃总是令人难过(是的,我知道这已经发生很久了)
随着微软对 GitHub 的成熟,它变得越来越腐败。最糟糕的是来自机器人的虚假星标和互动。然后,大型科技公司的守门人会优先处理你的求职申请,只要他们看到你有数百个星标(他们不在乎这些星标是否是假的)。
来自:
https://www.theverge.com/news/757461/microsoft-github-thomas…
>自微软收购以来,GitHub一直作为一家独立公司运营。
是啊,对吧。
弗吉尼亚,圣诞老人是存在的。
本世纪的矛盾修辞法……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oxymoron+meaning
啊,现在我们进入“消灭”阶段了吗?
在将公司出售给微软后,所谓的“独立性”一直只是表面文章。即使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微软收购前后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真糟糕,他们利用我们的数据和努力成果进行训练,而我们只是想有一个地方存放代码并让他人查看。
微软触碰的一切都会被他们搞砸。他们很快就会找到办法搞砸GitHub。
任何发布从GitHub迁移到其他平台的详细步骤指南的人,都会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博客流量。
你真的没有预料到他们在收购GitHub时会这样做吗?他们的整个意图就是获得对软件领域最顶尖人才的完全访问权限……所有人都应该在收购后立即退出……如果你无法控制托管你代码的服务器,那么这段代码就不再属于你,至少你需要与托管服务商共享。但,每个人都急于跳入市场,而不是花时间构建自己的服务器、定制开发环境等。因此,因为 everyone 跟随潮流,现在 everyone 都被牵着鼻子走……这是出于懒惰、便利、虚假的必要性、贪婪等原因做出的集体选择……我们只能怪自己,因为如果我们没有选择它,它就不会发生……
它从一开始就从未独立过,因为它注定会被卖给微软或其他公司。
现在我们知道为什么GH变成了垃圾。他们很久以前就停止了对GH的开发。
市值越高,收入增长压力越大,被推送的垃圾内容就越多
现在所有代码都归属于MSCodeLLMTrainer.exe
哈哈,GitHub在此次事件前就从未以任何形式“独立”过。
科技博主们缺乏技术素养令人极其失望。我本想说这令人震惊,但事实并非如此。
[重复] 更多讨论: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864929
我希望 GitHub 能够保持自主性,远离 Azure 那个垃圾堆。
我希望 GitHub 消失。微软不应该对开源软件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
永远不要信任微软,当他们靠近时,就是该离开的时候
看来我做出了正确的决定
拥抱,(勾选)吞噬,(勾选)
… 熄灭?
也许是时候购买GTLB了?
https://robinhood.com/stocks/GTLB
Rails难以维护,这就是为什么GitHub创新缓慢。
哎呀
这是否意味着源代码可能会被合成并匿名化,以便 AI 编码代理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训练?
预计 GitHub 会变得更糟。糟糕得多。
这没花多少时间。现在似乎出现了某种故障,我到处都能看到彩虹。我甚至从 githubstatus.com 获得了 403 错误。
为什么?
微软的客户体验通常很糟糕。
除了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用所有代码训练 AI 之外,他们还能造成什么更大的损害?哦,等等,我想他们可能会把广告硬塞进别人的代码里……
一个经久不衰的经典做法是删除旧代码,而GitHub上有大量旧代码……几年后有人会计算出能节省的成本。
谁知道呢?或许有一天会废弃手动编写代码?“您正试图提交一些代码,先生,但微软防御者© Git 版™ 通过遥测数据确定该代码并非由我们的工具生成,因此为您的便利、安全和最终福祉,已阻止相关更改。自 2029 年 9 月起,我们仅接受来自微软产品的命令,例如 Visual Studio Autocode©、Cortana AGI 版™ 和 Microsoft Office 2028 Clippy©。请联系微软詹姆斯·邦德®采取行动,他将为您解决问题[可能产生费用])。我们还将逐步淘汰git push、pull等命令,因为微软工具在安全性、优化和便利性方面远胜于这些过时的命令,没有人愿意再使用它们了。
这是微软。看看他们是如何管理不善当前资产的。
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匿名克隆仓库。
他们可能会用低质量的 AI(但我重复了自己)提交 PR。也许还会添加一些看似合理但完全错误的 bug 报告。
看看AI处理的一些垃圾交易——https://daniel.haxx.se/blog/2025/07/14/death-by-a-thousand-s… —— 想象你的问题列表被这些内容填满。
我设想的是 VSCode Vibe Server 2026 版。
它被称为“CoPilot代理模式”
https://learn.microsoft.com/en-us/visualstudio/ide/copilot-a…
> 除了用所有代码训练AI,他们还能造成什么损害
那是GitHub代码 -> AI。
损害将是AI代码 -> GitHub
CoPilot已经在GitHub PR上提供(糟糕的)代码审查。
抱歉,难道有人会感到惊讶吗?这始终是微软的一贯做法。
我们大多数人似乎完全误解了资本主义游戏的本质——它不是竞争,而是垄断租金。所有大型企业一再试图垄断市场,这是制胜之道。
我惊讶的是,至今还没有人呼吁抵制GitHub,仅仅因为微软参与了加沙的种族灭绝。
在荷兰,我们曾在微软的屋顶上抗议: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25/aug/10/activists-in-n…
但确实,GitHub 基本上未受影响。
两年前,我提出了一个 PR,要求添加大语言模型(LLM)提交功能,但他们直接拒绝了。与此同时,Cursor 却抢走了他们的饭碗,而且遥遥领先。我简直不敢相信他们竟然如此自满和脱离现实——这只是以“专注于产品”为幌子的纯粹懒惰。更不用说他们积压中那些陈年旧虫,他们拒绝修复。这就像他们根本不在乎用户。
这解释了为什么它是核心 AI 的一部分。未来所有代码都将由 AI 编写,因此从类别上来说是相关的。
如果你想打造更好的版本控制服务,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 提供免费公共仓库和免费API访问权限。
– 采用相互TLS认证。利用X.509扩展实现授权部分委托,以便用户可为自己或他人签发权限受限的证书。
– 在多个独立服务上进行镜像备份。
– 允许使用SHA-1(以兼容大量现有使用该算法的仓库,以及使用不支持其他哈希算法的软件的用户),同时允许使用其他更安全的哈希算法,以防你不想使用SHA-1。
– 确保HTML在不依赖CSS和JavaScript的情况下也能正常工作(即使它们能提供增强功能,也不应强制要求使用)。
– 支持 GitHub API 的部分功能,以便现有使用 GitHub API 的软件能够与之兼容。
– 若同时开发新 API,可采用 DER 格式,该格式可更好地处理二进制数据、非 Unicode 文本数据等。
– 读取公共数据时无需强制使用 TLS(但仍允许在此情况下使用 T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