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1到Win11历届Windows图形界面:优劣与丑陋(排名)
Windows诞生于遥远的1985年,那时我还在用Commodore 64,个人电脑才刚满四岁——简直还是个襁褓中的婴儿。图形用户界面(GUI)历经多年演变,我突发奇想:从1985年的Windows 1.0到2023年的Windows 11,为所有主要版本的Windows GUI进行排名,想必会既有趣又令人毛骨悚然。
评分标准并非基于系统当时的视觉效果(毕竟CGA/EGA图形技术终究有限),而是以如今的视觉体验为准。这样公平吗?或许不尽然,但规则向来由我制定!
评分采用1至10分制(满分10分),以Clippy形象为单位。
注:本文将跳过所有Windows NT版本,因其界面风格与下文提及的其他版本一致。
综合排名:
- Windows 11
- Windows 2000
- Windows 95/98/Vista/7
- Windows 10
- Windows 3.0/3.1/XP
- Windows 8.1
- Windows 8
- Windows 2.0
- Windows 1.0
Windows 1.0 (1985)
评分:1 颗Clippy星
1985年问世的Windows运行于DOS系统之上,具备下拉菜单、固定窗口和CGA图形界面。某种程度上,极其有限的调色板反而使其色彩更丰富——或许过于丰富了。整体观感相当丑陋。若你钟爱此系统,大概会毫不自嘲地佩戴格子领结。

Windows 2.0 (1987)
评分:2.5个Clippy
Windows由此从丑陋不堪进化为仅是欠美观。菜单栏和箭头略有优化,窗口支持调整大小。它像台彩色Macintosh,却被丑陋之棒狠狠敲过。仍需在DOS系统上运行。

Windows 3.0 (1990)
评分:6个Clippy
微软凭借Windows 3实现重大飞跃,这是首个提供完整GUI的版本,按钮和滚动条采用伪3D元素。对VGA显卡的支持也让卡通风格消失,显得更专业。它仍需DOS支持,并保留了奇怪的文件管理器/程序管理器分离设计。对了,还有扫雷游戏。

Windows 3.1 (1992)
评分:6个剪贴板图标
Windows迎来爆发期。此版本明确昭示Windows代表未来,DOS已成过去。不过Windows 3.1的外观其实与3.0差异不大,因此评分相同。

Windows 95 (1995)
评分:7.5个Clippy
Windows 95的问世令苹果公司惊慌失措,最终促使他们重新启用史蒂夫·乔布斯及其开发的NeXTSTEP操作系统。Windows 95 引入了任务栏、开始按钮(甚至标注着“开始”字样,多么古朴!)、真正的桌面环境,并延续了3D斜面效果的视觉优化。图形界面在某些方面也得到简化,标题栏控件全部移至右上角。图标细节更丰富,整体配色更显沉稳。
尽管在2023年的视角看来略显陈旧,但这个界面至今仍保持着28年前(!)同样清晰实用的特性。

Windows 98 (1998)
评分:7.5分(Clippy评分制)
Windows 98与Windows 95界面基本相同,但微软为标题栏增添了时尚的渐变效果。不过这不足以改变其评分超越95版——抱歉了微软!
注:本文省略Windows Millennium Edition(Me)的评述,因其虽有底层改进,但视觉上基本等同于Windows 98第三版。

Windows 2000 (2000)
评分:8个Clippy
我承认这里存在偏见。首先,这本质上是Windows NT的版本,而我曾声明不会为NT系统打分。其次,它只是将95/98的界面风格移植到了NT架构上。但它却是首个尝试弥合消费版与企业版鸿沟的Windows系统——且基本成功(前提是能像我当年那样以折扣价购入)。我略微倾向它,因为部分图标经过改良(在我看来更出色),整体也更显精致——这是多年间最后一个真正采用这种设计理念的Windows版本。

Windows XP (2001)
评分:6 颗Clippy图标
我们的首次退化!Windows XP为我们带来了精美的壁纸(或许是史上最著名的操作系统壁纸),其按钮和多数图标的设计也令我颇为赏心悦目。然而斜面效果与更鲜艳的色彩相结合,却让整个系统显得不那么严肃。我不确定微软当时的意图,但“卡通化”绝非他们所追求的效果。倒也不算彻底失败,但回过头看确实有些滑稽。
Windows Vista (2006)
评分:7.5 分 Clippys
Vista系统中,微软试图摒弃XP明亮简洁的配色,转而采用光泽感十足的3D效果。总体而言效果尚可,只是透明效果有时略显夸张。我喜欢新版开始按钮更具按钮形态的设计,图标也更简洁精致。这彰显了微软宣示Windows系统已臻成熟的姿态。可惜驱动兼容问题频发且系统配置要求过高。

Windows 7 (2009)
评分:7.5 分
如图所示,Windows 7 基本延续了 Vista 的架构,只是降低了透明度。这一改进值得肯定,但不足以改变其相对于 Vista 的评分。

Windows 8 (2012)
评分:5分(克利普评分)
此处可谓重大倒退。微软竟预言2012年所有人都会使用平板设备进行滑动手势操作,并据此设计了Windows 8的图形界面。他们还放弃精细图标,转而采用单色方块和简易小工具。但这些磁贴可呈现多种颜色(和尺寸),最终导致界面呈现出拼布般的混乱效果(下图截图为典型示例)。他们移除了开始菜单和开始按钮。这简直丑陋至极。若你喜欢Windows 8的界面,那你就是个坏人。你正是史蒂夫·乔布斯所指的“微软毫无品味”的那类人。

Windows 8.1 (2013)
评分:5.5 分 Clippys
Windows 8.1 虽做了些改动,比如恢复开始按钮并提供直接启动桌面的选项,但图形界面基本维持原样,依然丑陋不堪。

Windows 10 (2015)
评分:6.5 分
Windows 10 的核心使命是修正 Windows 8 的缺陷。它重新引入开始菜单,让桌面回归用户界面核心,并驯服了部分磁贴体验——尽管扁平化风格依然延续。这种拼凑式操作系统设计使其呈现出Windows 7与8的混合体。虽非劣作,但显然是将Windows界面强行拖拽至全新且未经规划方向的产物。

Windows 11 (2021)
评分:8分(Clippys评分体系)
Windows 11确实存在值得批评之处——其安全要求、近乎强制性的微软账户认证、以及对开始菜单过度简化的倾向。但在图形界面方面,这可能是自2000年以来最精炼的操作系统。它还恢复了自2009年Windows 7以来缺失的系统视觉统一性。诚然某些设计明显借鉴macOS,例如窗口圆角处理,但整体视觉效果极为清爽。就美学而言,我甚至认为此版本略胜当前macOS(撰稿时为Monterey)一筹——尽管优势并不显著。最大的缺点在于:部分功能定制性不足(例如任务栏无法移至屏幕其他边缘)、功能削减,以及微软令人烦躁的习惯——不断添加更具侵入性的臃肿软件、弹窗和其他干扰元素。不过就视觉效果而言,确实相当出色!

总体而言,我认为微软做得正确(并持续迭代)的版本包括:
- Windows 3.0
- Windows 95
- Windows Vista
- Windows 11
而令人失望的版本则是:
- Windows XP
- Windows 8
早期版本(1.0和2.0)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而Windows 10则不得不收拾Windows 8留下的烂摊子。
有传言称微软正在开发Windows 12。若属实,我预计其视觉风格不会脱离Windows 11的框架,但一切皆有可能。


Windows 11?一个在开始菜单里塞广告的操作系统,还用React框架开发的。右键菜单就更别提了,基本只有两种界面:打开后看到一堆毫无用处的工具,想用真正实用的功能还得打开旧版本(带着旧设计,破坏界面一致性)。Windows XP万岁!
但本文仅评价操作系统GUI元素的样式设计,而非系统本身的功能(或功能缺失)。
观点合理,但文章称赞Windows 11的“统一性”,而右键菜单实际存在两种视觉风格,许多系统应用仍沿用旧版界面。即便纯粹从美学角度评判,这也缺乏一致性。
表面上看,Windows 11的资源管理器更显现代。但实际使用时能“感受到”它仍基于旧版Win32 API,只是表面刷了层新漆。
我认为这是好事。相比新版本卡顿的上下文菜单和选项,它的手感更舒适。
不过Windows 11在这方面远非最佳。
它甚至不够美观。
我知道审美因人而异,但更合理的比较对象应是同时代产品,或至少退一步审视整体美学。
若真如此,讽刺的是我认为Vista更胜一筹。
转向React或其他基于网页的怪兽架构后,它丧失了多年精心打磨的用户体验。
不仅预装系统应用运行迟缓,还破坏了快捷键和常规操作逻辑。
不是网页架构而是React Native。
按下Print Screen键时,系统会截取屏幕,然后在明显可见的帧数延迟期间,任由你继续输入文字或屏幕内容持续变化,最终通过叠加已过时的截图来倒转时间,让你选择目标区域。
按Esc键有时能取消覆盖层(误触Print Screen时可用)。但有时无效——因为这层 覆盖所有界面的全屏覆盖层 竟会失去键盘焦点,必须先点击它才能响应键盘输入。
这系统简直垃圾透顶,可恨我被迫用它工作。
个人认为如今的右键菜单有所改进,至少能找到“用代码打开”或“在终端中打开”等选项。只是偶尔需要创建桌面快捷方式时,还是得用老菜单。
但我希望退出这个功能。我经常用7-Zip,而这个菜单无法支持7-Zip…
直接用NanaZip不就得了
就个人感受而言,Windows 2000堪称最后一个——或许也是唯一一个——保持界面一致性的版本。后续所有版本都在此基础上堆砌所谓改进,却从未彻底重构用户界面。
Windows XP在家庭市场表现相当出色,让系统对广大用户显得友好易用(且风格一致性较强)。
更重要的是,XP允许用户切换回经典9x界面,既能获得更专业的视觉体验,又能提升性能。
> 切换回经典9x界面
若我没记错,这其实是Windows 2000的界面风格。
我们都对。Windows XP实际包含两种经典主题:“Windows标准”风格类似Windows 2000,而“Windows经典”则延续了Windows 9x的视觉特征。
完全赞同!
虽然我长期使用Mac,但仍记得当年用Windows 2000高效完成工作的日子。
若能恢复这种UI的生产力,我愿意购买许可证重回Windows阵营。
现在用iOS系统搭配Liquid Glass键盘输入简直抓狂
Windows 8确实是次重大改版。但同意作者观点,这是最不受欢迎的改版。
没错,但许多“高级”设置仍会弹出Windows 95风格的界面。这些反而是系统最友好的部分。
令人惊讶的是竟无人察觉:两张标注为Windows 8.1的截图实则并非该系统,而是Windows 10开发阶段的代号“Threshold”。
他们展示的具体截图是为Threshold拼凑出的首个开始菜单,该设计后来又被重新改版才最终作为Windows 10发布。截图还展示了早期适配的Windows 8应用在可移动窗口中的运行效果——在此之前这些应用只能全屏或分屏运行!
请重新审视Windows 2界面,并忽略截图中醒目的彩色“GAME”字样。
其实这是相当“优雅”的设计:以黑白灰为基调,辅以深蓝与浅蓝/青色两种主色调,再用互补色橙色标记活动选区。青色足够浅以搭配黑色文字,蓝色则足够深以衬托白色文字。配色方案堪称精妙。
请记住这仅有16种CGA色彩,其中仅少数能呈现出足够精致的UI组件效果。
微小的分辨率导致画面显得粗糙,但若能拥有SVGA分辨率的更大空间,效果会相当出色。
我敢说,考虑到技术限制,这可能是其中设计感最强的界面。
–
该界面有趣之处在于每个窗口的菜单栏高亮设计:
如今菜单高亮已显古怪,但当时因界面空间局促,菜单的重要性必然远高于现在。它们本质上兼具“导航”与操作菜单功能。如今我们常用侧边栏和标签页,但这些元素在当时难以容纳。此外应用程序本身也更为简洁。
我同意。在我看来,这是文章中唯一不公的评价。Windows 2基于IBM与微软共同开发的Presentation Manager标准,该标准同样应用于OS/2系统,更重要的是CDE+Motif界面。正因如此,当年许多Unix桌面都呈现出类似3D版微软Windows的视觉效果——它们本质上都遵循相同的图形标准。
我从Win 7时期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键盘导航,此后这项功能确实持续改进。记得Win 8的Win键搜索相当出色——只要你能忽略开始菜单的设计…
这还让我想起Windows至今仍残留的多层UI版本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27556754
> 凭借Windows 95,微软打造出令苹果惊慌失措的操作系统,迫使他们重新启用史蒂夫·乔布斯及其自主开发的NeXTSTEP系统
有趣的是,Windows 95承袭了代号“Windows Cairo”的雄心勃勃项目——该项目旨在复刻NextSTEP的诸多理念。Cairo虽未面世,但其灰调立方体3D界面、Windows 95右上角的“X”关闭按钮,皆是NextSTEP的标志性特征。
Windows 95最具原创性的GUI设计当属开始菜单。
Windows 11
<Windows 10?单论开始菜单设计,实在想不出11版为何能领先排名
作为Vista时代的成长见证者(没错,我年轻),我始终钟爱那种视觉风格。或许怀旧情结占了很大比重,但对当年连文件管理都生疏的我而言,那界面总是如此炫酷有趣!
至今还保留着当年用的笔记本,那个几乎失效的充电口让开机成了考验手感的操作。
他们声称“跳过所有Windows NT版本”,却接连评分XP、Vista、7、8、8.1、10和11。
* 其实还包括2000版,不过至少他们意识到这同样属于Windows NT系列。
记得在95到7系统里,我曾把“开始”按钮改成显示“哇哦!”。幼稚又傻气,但我就是喜欢。怀念能搞这种小改动的日子。
我的按钮显示的是“超赞”,不知为何当时觉得特别机智。
我认为Windows XP本该预装水彩主题,尽管Luna主题确实比旧版更具辨识度
我喜欢“这是进步还是退步”的视角。
若说在苹果世界里,液态玻璃界面若非首次退步,也绝对是最糟糕的退步,希望这话不会引发争议。若认同楼主对Vista的评价,这种退步本可预见。
液态玻璃真是可怕的退步。我暂时保留红杉主题(之后可能转投Linux)。
我认为macOS最优秀的版本是High Sierra。此后系统开始变得臃肿且缺乏一致性。
我无法接受对Windows XP的这种诽谤。
单论外观,这绝对是微软最丑陋的界面设计之一。我永远无法理解人们如何忍受它,更别说公开为它辩护了。可耻,彻底可耻!
那本就是当时的主流风格。那个年代许多程序都采用笨拙臃肿的非标准界面,相比之下Windows XP反而算得上克制。当时计算机性能刚足以支持大尺寸位图界面,设计师们便像往常那样沉迷于新获得的创作自由。如今我们推崇的“超扁平化”设计,或许正是对当年浮夸风格的本能反噬。我预计几年后潮流将再度转向——新一代设计师怀念XP时代的青春岁月时,这种风格必将卷土重来。
是也不是。XP的默认主题即便在当时也堪称灾难。银色和橄榄绿主题尚可,但那抹蓝色实在令人作呕。
不过它确实是时代的产物。那个年代的媒体播放器也普遍采用完全定制的皮肤,多数界面设计(至少从现在看来)都相当糟糕。
当时我也讨厌XP的风格,切换成了经典界面。Vista和7的外观同样让我反感,不过这些已不再是我的问题——因为我转投Linux阵营了。
深色主题,右侧菜单栏,纯图标显示,自动隐藏。眼不见心不烦。
蓝色主题简直不堪忍受,但换成灰色主题还算能接受。
这纯属主观评价。我个人觉得它很棒。
当然是主观的。审美判断除了主观还能是什么?
现在回想起来,我真的很喜欢Vista的外观。虽然我从未把它当作日常系统使用(我记得是从家里的XP电脑直接跳到了Win7笔记本),但那种玻璃质感的透明效果确实别具一格。
我完全同意,除了小工具系统外,我从未觉得它不够美——尤其是终极版搭配黑色磨砂效果和动态背景时,简直惊艳。只是当时系统过于臃肿。
甚至可以说它比苹果现在的设计更出色,这并非怀旧情结作祟,而是Vista在视觉层次感和易用性设计上更具分量感。
多数人只见过Vista的非透明窗口:毕竟全透明模式实在太耗性能。尤其在集成显卡的笔记本上:那时候英特尔GMA950(4条像素管线,166MHz频率)可是最先进的配置了。:|
我至今仍认为Windows 2000的界面是计算机交互设计的巅峰之作,其日常操作的流畅性与清晰度至今无人能及。
从98/ME升级到Windows 2000简直如获至宝。相较前代系统,它的稳定性堪称奇迹。虽然传闻它比98/ME更不兼容游戏和其他应用,但我的实际体验并非如此。
外观设计不错,功能性更是大幅提升。
11确实相当美观。一旦用过它,10就显得笨拙不堪。
11代系统为Windows现代统一界面迈出了正确步伐。
但仍有漫长路要走:至今仍未能将所有系统设置整合到单一应用中。更令人怀疑的是控制面板能否被彻底淘汰——太多传统应用仍依赖它。
省略Windows Me应该有其考量。
原文说明:
别忘了经典主题爱好者依然存在。9x/2k才是最佳主题。
Windows 1就采用了汉堡菜单,其设计源自施乐Star系统。
挺酷的
我实在厌恶Windows 95/98/NT/2000/Me那种压抑的灰色界面。就像在灰蒙蒙的混凝土办公室里,戴着灰色领带,面对灰色电脑和灰色显示器工作。我明白XP和8对很多人来说色彩过于鲜艳(我倒是喜欢),但Vista及其后续版本采用玻璃设计时,既避免了过度用色,又没有让界面沦为单调的灰色调。
我其实挺喜欢它的,不过这可能源于Windows 2000本身就是个优秀的操作系统。相较于Unix厂商搞砸的CDE/Motif界面,2000的界面显得更专业。
个人认为2000的桌面背景蓝调相当雅致。
这引出了根本性疑问:为何个人电脑(及显示器、键盘、鼠标等)数十年来始终以丑陋的灰色为主打?直到最终妥协改用黑色?
让硬件重现2000年代的透明风潮!透明手机(当然是诺基亚3310)、透明电脑、透明一切!
观点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