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业界观察
LG 第二代曲面屏手机发布,后壳可自我修复

刚刚开幕的 CES 上,LG 率先发布了旗舰机型 G Flex 2,从名字就能看出,这是沿袭自第一代 G Flex 的曲面屏手机,相比第一代,它在手感以及一些关键技术上有了提升。

苹果遭铁杆粉丝吐糟:软件水平江河日下

在研发者圈内享有很高声誉的马克•阿尔蒙特(Marco Arment)正在为苹果的未来发愁。

九张动画图回顾 Web 设计的 25 年历史

一家为web设计师制作工具的旧金山公司,用9个GIF格式动画来表现网页设计在过去25年的发展历程

iPhone 7 会是这样的吗?

当iPhone 6和6 Plus 余温仍在,肾七(或者是6S?)的问世又成为了大家新的焦点。iPhone能满足的需求是苹果创造出来的。在产品诞生前,用户不知道有什么惊喜在等着他们。但是对于肾七,我们又有什么新的白日梦呢?

创业之前问问自己,能不能做好这14件事情

如果你写的是“学习,做决定,倾听,风险,销售,努力工作,从零开始创造某个东西”,说明你已经做好了创业的准备

除了Firefox,我们为什么还需要Mozilla?

随着Mozilla的Firefox浏览器迅速失去市场份额,Mozilla基金会发现自己面临着自它成立十年时间以来,其历史上最关键的时刻。

如果没有安卓,世界将会怎样?

在 Android 出现之前,智能手机市场的主角是 RIM(黑莓)、Palm、诺基亚(Symbian)以及微软的 Windows Mobile。苹果的 iPhone 也刚刚加入竞争。

为什么说结对编程实际操作起来很难

结对编程有助于提高软件质量和加强团队成员合作。它有非常多的好处,但是,团队成员真的很容易结成对子吗?

网页越来越臃肿的原因是一个字:懒

根据HTTP Archive的报告,在调查了约50万网页后,他们发现每个网页的平均容量稍小于2Mb,达到了1953Kb,比去年上升了15%。

传红米 Note 2 下月问市, 5.5 寸屏幕、搭 64 位八核心

外传小米的大屏幕机种红米 Note 将出二代机,近来网络流传红米 Note 2 的背盖壳谍照

电影里的这些黑科技哪个将先实现?

一般来说,当前人类无法实现的技术或者产品统称为“黑科技”,而不少电影和电视中都出现过。人工智能、意识转移、时空穿越,这些从一开始都是人们想象出来的。

老不死的IE6,到底有什么幕后原因?

老而弥坚的Windows XP在国内依然占据了接近28%的市场份额。IE 6的全球市场份额也有4.15%。在中国大陆,依然有22.2%的用户在使用IE 6浏览器。

小米开发手机操作系统:噱头还是任性?

日前,有传闻称,小米正在开发自己的移动操作系统,虽然还只是传闻,但仍引起了业内不小的关注。从传闻中看,所谓MIOS是基于目前Firefox OS系统的深度定制。

为什么中国的程序员总被称为码农?

实际上IT行业在中国并不是特别差的行业,而程序员的工资也并不低,但为什么中国的程序员总被称作码农或者说是苦逼的程序员?中国的程序员生活和欧美的有什么不一样?

为什么你的设计团队中需要一名程序员?

对于一场有关产品设计的讨论中,程序员其实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互联网的两个时代:拉信息时代和推信息时代

互联网的进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话题。很多时候,从一个大视角下寻找规律反而更容易让人理解它的动向。其中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从互联网用户的两种不同的行为抽象而来:拉信息和推信息。

评测国产操作系统优麒麟:乏善可陈

小编在第一时间体验了这款国产操作系统,最终得出结论是:优麒麟实在是一个乏善可陈的桌面操作系统。

开源软件:比想象中大,也没想象中重要

对于软件结构,开源是一个利润极大的交易;但是,对于应用程序,那就不见得了。

“大数据”李鬼和李逵

今年会议上一个值得注意的方向是“伪大数据”产品的兴起,“伪大数据”产品就是加上了“大数据”这个形容词以博眼球的产品。

科技公司都是怎么开会的?

在美国,每天要开 1100 万次会议,这种非生产性活动的成本高达每年 370 亿美元。那美国最成功的企业高管是如何高效开会的?

朝鲜互联网概况:全国仅1024个IP 宽带545美元/月

朝鲜目前互联网民用化普及率还不太高,一般是比较核心的机构和人员在使用。

为什么像红帽Linux那样的开源旗手很少?

在网络领域,开源公司已经从底层慢慢向上发展,但在视野之内,还没有像RedHat那样的标志性角色。

谷歌解决问题的方式

2002年的一个周五下午,那时候谷歌还没有那么强大,创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走进公司的厨房休息室,把一张打印好的纸贴到了墙上,上面是他对谷歌AdWords引擎的看法,是几个大写的粗体字:“这广告系统很糟糕。”

动图展示16个Sublime Text快捷键用法

在我做了一次包含一些现场编码的演示后,一些观众问我是如何操作这么快。当然这里没有唯一的答案,答案是一堆简单的快捷键和大量的实践的组合。为了回应那些询问,我觉得有必要看看我每天想都不用想且使用的快捷键。

互联网思维真的是在忽悠傻瓜吗?

如果没有雷军和小米,互联网思维充其量也就是个小众词汇,更可能是几个不着调的人喝多了酒吹牛的时候说上几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