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个在上海举行的开发者大会,中国面孔寥寥无几?

9月19日,上海区块链国际周正式拉开帷幕,首先以太坊主办的为期三天的开发者大会Devcon 2领跑,包括长发飘飘与拖鞋短裤的老、少爷们,逾1500名来自全球各地的技术开发者、IT极客、投资人、区块链初创公司齐聚上海外滩,共同探讨该技术的 安全发展与落地应用。

不过,令笔者不解的是,国内区块链发展看似火热朝天,几乎每天都有大小区块链峰会与论坛在讨论如何变革行业,但这样专注于技术交流的开发者大会上中国开发者或企业家寥寥无几。

也许我们不适合——一般在拒绝某个事物时是这么说的。究其原因,雷锋网(搜索“雷锋网”公众号关注)对业内人士做了一个调查。

国情不对?

“国内的区块链公司又不是基于以太坊的,不参加以太坊开发者大会很正常。”某从业者如是说。这句话对吗?

的确,比特币区块链的流行要比以太坊区块链要早,国内大部分区块链创业公司乃基于比特币。

但事实上,国内以太坊阵营并非稀缺,起码基于以太坊的区块链公司相比较之下也不在少数。此外,据今日大会论坛上某以太坊社区创始人介绍,目前国内以太坊技术爱好者经过短短一年时间已有所壮大,社区注册人数过千,各QQ群人数加起来超过两千。

“然而,更多的是关心如何挖矿。”

据论坛上的以太坊从业者表示,以太坊刚兴起不久,国内对其的关注度不高,也因为一些安全事件对其抱有一些误解和偏见。

“事实上,两种区块链技术各有优劣。相比较之下,比特币诞生时间比较长,于2009年就被发明了,对行业者来说具有相对稳定的吸引力,而且架构 容易修改,”国际区块链创业公司StoneLedger联合创始人王奇君表示,“但是其功能单一。而以太坊(Ethereum)开发门槛较低,开发应用灵 活,但是不易修改,一旦发现错误,需要从底层上进行开发。”

“如果说安全问题,比特币也不是没有发生过,但因为此前关注度不高,没有引起广泛注意,”王奇君表示,她早年属于比特币圈,“但是以太坊一开始就是开源的,容易暴露问题。”

以太坊大会主办方负责人之一向雷锋网表示:“此次之所以把大会地点选定在上海,也是希望与更多中国技术人员共享这个领域的研究。”在他们看来,中国也是不可放弃的市场。

对前沿技术不了解以致于不知道去了解

不是基于以太坊就不用了解以太坊?如果真的要区分比特币与以太坊阵营,那么现场出席的微软、德勤难道是弃暗投明?他们此前也曾关注并探索比特币区块链的应用,但他们更注重跨链。

据悉,今年6月,微软联合ConsenSys与Blockstack开发了一个开源身份平台,旨在整合比特币和以太坊区块链。微软全球商业战略 负责人Yorke Rhodes表示,这个开源区块链身份项目重要性在于它横跨所有区块链,无处不在,不受时间限制。该项目授权了一个初始解决方案和合作伙伴来证明该项目是 跨链的。

“国内懂区块链的人太少了,比如权威性的行业报告都是国外出的,国内基本很少,或者各自发白皮书自成一体。”某互联网金融公司副总表示,该公司正准备为平台接入区块链技术。

事实上,随着区块链的行业化推进,区块链已从1.0发展至2.0时代。据搜狐科技报道,“随着技术人员对技术优势的捕捉,区块链2.0开始脱离 货币领域的创新,转战涉及合约功能的其他领域。智能合约的实现也是区块链2.0的核心。”在今天的Devcon 2大会上,技术分享围绕“安全与应用”展开,各位研究者、开发者分享的技术都围绕于如何改善智能合约验证协议,提高安全信任。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智能合约,目前用来搭建智能合约的两个不同的开源区块链协议是Rootstock和以太坊(Etherum),前者致力于比 特币。但是,尽管是基于比特币区块链,Rootstock使用的是图灵虚拟机和以太坊opcode。如此在比特币侧链和以太坊区块链上都兼容也是 Rootstock的优势。

最后,能源区块链实验室曹寅表示:“这就是中国区块链行业的现状,认真开发的少。”

也有人表示,“也许国内区块链公司大部分的关注重点已经到了寻找客户与投资的阶段。”

而其他原因,大家也可以感受一下其中的开发环境:

上班请不了假

门票太贵了

茶歇时一名开发者马上演习了一遍方才一个技术分享

笔者离开会场时,已距离今天的会议结束过去近两小时,大厅外仍然站满参会者在讨论,他们来自于德国、印度、英国、法国……

余下全文(1/3)
分享这篇文章:

请关注我们: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