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输入法何去何从
电脑出现后,如何处理中文一直是个难题,早年有人做出削足适履的提议,主张汉字罗马化以迁就电脑,但提不出一个完整的方案,拟议胎死腹中。也幸亏不成功,否则的话,可真是一场中华文化的大浩劫。
万一汉字真的罗马化,唐诗三百首都成了汉语拼音,汉语拼音的《史记》,谁读得了?长此以往,再没有人能读懂汉字古书。
英文等拼音文字,靠键盘输入,问题不大,汉字则成千上万个,最先出现的是拼音输入法,接着出现较高层次的字形输入法,计有仓颉、大易、五笔字型、郑码等,业界笑称之为万码奔腾时代。
有人拼音不灵光,按部首偏旁和字根的笔形输入法不易掌握,于是出现手写输入法,但需手写板额外器材,显得累赘,因而流行不起来,及至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出现,手写输入法才咸鱼翻生。
目前在桌面电脑上流行的是拼音输入法,在便携式智能器材上,许多人是手写与拼音并用,写不出的字就拼音,加上词组和联想功能,倒也相得益彰。
中文电脑从1980年代至今,已经历了一个世代有余,输入法方面是各个开发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中国作为中文宗主国,没有明确表态,比如推荐一个规范的输入法之类的。拼音输入大体上无需什么规范,倒是字形输入法问题多着,仓颉和大易是台湾开发,难受认可,郑码是后来集大成者。但从完美度来说,因为汉字本身笔画错综,字型输入法有时是老鼠拉龟,无从下手,有时甚至生吞活剥地腰斩汉字,造成输入法欠缺科学性。
目前的电脑字库有2万8000个汉字,包括繁简体和日本韩国的一些异体字,使用拼音输入,试问你能念多少个字,一些日韩字没有中文读音,面对古文时,生字更多,一般的字典只收录约1万字,故此,拼音以外的另类输入法就显得重要。
电脑处理中文汉字面对瓶颈,错不在语文,而是电脑功能不济。中国兴盛,中文汉字风行,越来越多人会以电脑处理中文,但是,如何输入中文,始终没个突破。
本文文字及图片出自 www.zaobao.com
你也许感兴趣的:
- 浅析如何用Python从头开始实现一个中文拼音输入法?
- Let’s Encrypt:准备开始签发IP地址证书
- 谷歌浏览器将提供内置翻译和语言检测 API
- OpenAI 将用 Rust 重建 Codex CLI,放弃之前的 TypeScript 版本
- 用 AI 生成的安卓 App:优点、缺点与令人震惊之处
- 为什么所有浏览器的用户代理(User-Agent)都以“Mozilla/”开头?
- 新发现的 Linux udisks 漏洞使攻击者能够在主要 Linux 发行版上获得 root 权限
- 没错,没人关心 Linux 上的使用友好性
- Git Notes:Git 最酷但最不受欢迎的功能
- Kubernetes 2.0 将会是什么样子
未来?手写输入呗,哇卡卡
只有中文有输入法问题,其它都是拼音文字,这确实让我们显得很另类,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