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编程技术
开源 Java 性能分析器比较:VisualVM、JMC 和 async-profiler

开源Java性能分析器比较:VisualVM、JMC和async-profiler

基于Rust的高性能编辑器Zed,在玩一种很新的 “开源”

Zed 是 Atom 编辑器原作者主导的新项目 —— 一款支持多人协作的代码编辑器。

这将是一场灾难?37年历史的PostgreSQL数据库将进行重大架构变更

今年 6 月初,Heikki Linnakangas 在经过一系列线下讨论之后,发布了将 PostgreSQL 转为线程模型的提案。

AI之下没有秘密:网友诱骗ChatGPT激活 Windows 11,ChatGPT落入陷阱!

前段时间,媒体发现 ChatGPT 实例能够提供 Windows 95 密钥。现如今,实证表明这款人气爆棚的 AI 平台也会共享 Windows 10 Pro 和 Windows 11 Pro 的可用密钥

红帽“背叛”开源:限制RHEL源码访问,突袭下游发行版

从现在开始,CentOS Stream 将成为公共 RHEL 相关源代码发布的唯一仓库,付费客户和合作伙伴可通过 Red Hat Customer Portal 访问到源代码。

Google在一个函数中放入2万个变量,引发Firefox大崩溃

崩溃事件也并不是随机发生,而是能够 100% 复现。用户只要在 Google 上搜索图片 Firefox 就会出现崩溃

JDK 21 中的结构化并发:并发编程的一次飞跃

JDK 21中的结构化并发:并发编程的一次飞跃

加薪未果,独挑5600万美元项目的研发工程师果断离职!

令人不解的是,在项目创收了 5600 万美元后,George Patterson Sibble 多次提出了涨薪的要求,却遭到了拒绝。

前端容易出神话?从高中辍学到价值 10 亿美元的初创公司

现年 30 岁的 Guillermo Rauch 本人更是一个传奇,他来自阿根廷,小时候通过阅读软件手册学习英语,克服了语言障碍。十一岁时,他自学了 Web 开发,

也许只有Python之父才能救得了Rust

此前老是闹幺蛾子的 Rust 核心团队和临时领导者职位都将被取消,此后将由 Rust 理事承担顶级治理问题的责任。

Rust内部大乱斗不休止

虽然语言本身具有非常多的优势,并且受到了越来越多开发者的青睐,但 Rust 内部的混乱反而一直在拖累这个语言的发展。

Wing:人工智能时代的云开发编程语言

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并接管了更多编码任务的今天,为什么还要投入时间和精力来开发一种新的编程语言(面向人类的)呢?

低质量软件的最大“祸根”:虚构问题!

软件质量的好坏与很多因素有关,例如开发者的投入水平,采取测试手段的标准,都有可能成为低质量的诱因。

国外云数据库时代和对中国软件发展的思考

Snowflake 上市后,BAT 等大厂的大佬们纷纷选择了离职创业,拿着大量融资打造中国版的 Snowflake。

“从开发 GitHub Copilot 到上线,我拿到了 2 万美元的奖金!”

显然,只给 20k 明显是不尊重人的。而是需要某种形式的内部奖赏或以一种新机制来极大地奖励您的顶级员工。”

CSS 的持续悲剧:2023 年 CSS Day 的思考

今年感觉情况完全相反。事实上,在休息期间,我听到有人抱怨现在 CSS 的特性太多了。

为什么不用Go开发操作系统?

本文整理自 GoLand 官方博客的一篇文章:《OS in Go? Why Not?》,探讨了为什么像 C 这样的编程语言在 OS 开发中占据优势,以及是否可以使用 Go 编写 OS。

取代C++!3.6万行Rust代码改写Windows内核,这门语言最早竟用来修电梯

微软已经用3.6万行Rust代码改写了Windows内核。

ECMAScript 2023:为 JavaScript 带来新的数组复制方法

ECMAScript 2023:为JavaScript带来新的数组复制方法

不要再用 C/C++ 的这种说法了!

尽管 C++ 最初是基于 C 创建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种语言已经越来越不相似,并且在许多方面也存在差异。

字节跳动:将持续投入Rust,期待更多Rust生态合作和建设

Rust 语言解决了 Go 语言 GC 所导致的不可预测的抖动问题,帮助其业务大大降低了超时率 / 错误率,降低了 P99 延迟,提升了业务的 SLA。

Elm + React:入门容易,坚持难

Elm + React:入门容易,坚持难

23岁美国女网红用AI分身交1000多男友!月入500万美元,谈恋爱按分钟计费

这位23岁的女网红用GPT-4复刻了一个自己后,已经周入7万多美元了。不仅如此,短短几天内,候补名单上就排了差不多1万名男施主

为什么大型工程团队要在 Kubernetes 上进行测试?

虽然并非所有团队最终都选择使用共享的 Kubernetes 集群,但他们都试图用类似的方法解决类似的问题,而且都面临着共同的困难。

经历多次重写,苹果平台最强科学计算器PCalc背后的故事

PCalc 开发者 James Thomson 表示,只要还能编写代码,我就会一次又一次地重写 PCalc。
